LPR报价连续7个月“原地踏步”,符合市场预期却透露三大信号
央行再次授权发布11月份LPR,与市场预期一致,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这不仅意味着本月的LPR维持上月水平不动,而且已经是自5月以来已连续7个月LPR报价“原地踏步”。
虽然说11月份的LPR水平维持不动符合市场预期,但这一利率水平的公布仍然透露出三大信号:
一是LPR利率水平与中期借贷便利(MLF)始终保持同步调整,预示着LPR报价的参与基准保持不变,未来需要更多关注MLF的报价变化
为什么说11月LPR维持不变是符合市场预期的呢?因为人们更多地观察分析LPR报价与MLF报价的关系做出的判断。因为自去年9月份以来,1年期LPR报价与1年期MLF招标利率始终保持同步调整,两者的利率点差固定在90个基点,即当MLF报价1年期中标利率为2.95%时,一般情况下LPR报价1年期为3.85%。
现实也正是如此,11月16日央行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8000亿元,当时的中标利率为2.95%,与10月持平。当时市场就已经预计,11月份LPR报价最大可能将会保持不变。从而LPR报价连续7个月不动而“原地踏步”就真的成为了现实。
因此,密切关注MLF报价的变化是观察和分析未来LPR报价变化的风向标和提前信号。
二是LPR报价连续7个月保持不动,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的稳定信号
今年疫情以来,世界性的货币政策形成了“大水漫灌”的态势,过度的流动性虽然对刺激经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容易形成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而导致资产价格快速上扬。美国疫情以来大量投放流动性,今年3月以后27周内释放16万亿美元流动性;今年3月份以来,欧洲央行为强化货币政策刺激力度,已出台包括扩大量化宽松、实施长期再融资操作等,为欧元区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支持。
虽然大量的流动性释放对缓解流动性压力、稳定宏观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资产价格的上扬、货币的贬值以及低利率和负利率的金融市场环境。目前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已超16万亿美元,占全球政府债比重高达25%,一些传统的高风险债券的收益率也降低至历史低点。
我国虽然货币政策上在疫情发生之初扩大了流动性,但仍然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央行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化操作,在为经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又谨慎调控以避免了货币政策的‘大水漫灌’以造成通货膨胀推升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扬,从而保持LPR报价的稳定是十分必要的。未来仍然预示着LPR将在一定的时间内大概率保持不变。
三是LPR报价连续7个月保持不动,根本原因仍然在于我国宏观经济出现“V型反转”。
保持利率稳定体现了央行认为当前政策利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基本适应的判断。
疫情以来,中国经济的复工复产中虽然面临各种困难但在缓慢启动恢复,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则仍然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中两难选择和摇摆。
根据我国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示,我国GDP呈现出三个季度持续上升的势头,三季度GDP增长4.9%,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实现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
自从今年8月份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都出现正增长以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不仅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正增长主要经济体,更率先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的增长幅度表明我国经济的修复能力和疫情以后的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并预示着我国经济复苏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这样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应该保持一个相对均衡的水平,既无需通过下调政策利率为经济复苏继续注入大量的流动性支持,也不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银行体系提供多余的流动性,通过超额续作MLF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常规工具即可满足维护流动性的目的。
无论是从长期、短期、中期流动性来看,银行体系流动性都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央行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根据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及时调节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将更加强调要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好平衡,这时LPR报价的稳定既符合市场预期,也符合对未来经济的风险控制。可以预见,未来几个月最大的可能性仍然是LPR报价相对稳定。(麒鉴)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