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周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周老师,教育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省校级课题15项;国(境外)内教育类期刊发表、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等论文1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45篇。
1)理论创立型,就是我们的论文要提出新的假设,并在论文当中对这种新的假设进行很好地演绎和推理。不是说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说它需要在严谨的、深入的逻辑分析思考的基础之上,提出假设得到结论。这个时候,它就有深度,它强调的是一种思辨性,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从归纳到演绎、从演绎到归纳,这两种的论证方式在这种类型的论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换言之,就是我们在论文中间提出新的研究内容,这个内容它不是一两句话,很有可能产生出来的结果是学术界从没有出现的,这叫填补空白。这类论文是具有开拓性的。它的难度非常高,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位。2)理论检测型,就是在论文中间经常使用一些证据来研究、验证、评价现在所有的理论。无非是采用了我们自己的样本分析和研究案例。这一类的论文往往比较倾向于去验证国外的一些理论。比如说国外流行的人格特质理论,那么我们一般来讲就是默认它的存在,然后选取我们国内某个区域,找一些样本、一些分析、一些实证、一些访谈、一些调查等等,对西方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论证或者是做一些注解,这种就是理论检测型的。比如说心理学当中,这几年国内比较流行一个理论叫“具身认知”,进而引入到教育学的研究中,也叫“具身研究”。我们会发现套用了一个新的理论,但这个理论确认后,它并不是中国的理论,它是西方的理论。这个时候,要结合我们自身的具体情况,用实证、案例等方式检测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再比如,我们非常崇拜的北京大学的陈晓明教授,他从哈佛大学引进的质性的这些相关系列的研究。这些质性研究中间理论的分析、维度、框架,以及包括我们华东师范大学提出的课堂行为的观察,有多少量表、多少维度,这些研究都是西方的理论在我们中国本土上做了深度地应用。如果做好了,一样可以发表高水平的论文。3)文献评估型,它类似于我们说的国内的叫文献综述类的研究,但是它又不同于文献综述类的研究,它是基于研究者个体对某个主题现有的理论文献和经验文献进行高度的横纵向的总结和评论。我们会看到2019年,国内诸多的中文期刊,他们相继都发表了一些高水平的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学科类别方面总结的主题研究。只要我们的研究是在理论文献和经验分析两个高度上认真地梳理和总结的,这种文章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基本都能够得以刊载。因为有一个前提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需要这类的文章来系统性地深刻反思这些主题研究的进展。而写这类带有文献评估类文章的,往往是学术界中间是比较有名气的,就是一些大咖们,一些前辈们,他们在这个领域中间已经研究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多年。他们写这类文章,一是对这个领域的理论文献非常熟悉。二是他们本身从一开始到现在,始终都参与在这个主题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的实践非常丰富,所以这一类的文章对他们来讲,表发非常容易。如果对于初学者或者是刚研究这些主题的青年教师、同行们来说,可能难度就比较大,难度大是因为占有文献的程度不够,是有缺陷的。4)政策评估型,就是在我们研究领域当中,对现行的和未来的国家相关类的公共政策或政策建议进行评估,它讲究一个时效性。比如说国家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方案以后,我们陆续会发现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大学,特别是部属类的这些师范大学,他们对综合改革的评价,写出政策的评价或者解读之后,都是发表在一些权威的、核心的期刊上。我们说政策评估型或者政策处方型的这类文章,它往往具有社会的实现性,实现性就是时政的热点。比如说,前几天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义务教育,加强学科校内的培训,对校外培训机构整顿等相关的信息,那么从教育学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管理学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的研究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去产生这个时段内最热门、最时髦的文章,但是这些政策性的文章,它前提也是要求我们研究者有相关的积累,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积累,难度也是比较大的。这是前面4种类型,后面的就不一一详细讲了,只做简单列举。5)历史解释型,就是运用理论,然后从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来解释阐述,去进行论证。6)历史评估型,就是对指导官方或非官方的政策行为主体的事实和理论信念进行评估,这一类需要有占有大量的纵向类的材料。7)预测型,从应用理论的角度,对当前或者现在存在发展中来推测,这种就是预测型的。我们发现今年国内有一些研究生,甚至有一些博士,他们的毕业论文写的是国家二胎的研究,国家放开计划生育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国家人口动态变化的研究,推测出来国家在现有的水平面上还要进一步地放开计划生育这种政策。刚把这些研究论文写完,国家就正式发布了三胎政策,这类就是预测型的。研究的领域,研究的选题,具体的题目,这三者之间是有差异性的。比如说农民工问题,它是一个研究的领域,然后这个领域有了以后,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去研究,那么研究的选题是选什么呢?是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呢?还是农民工子女的流动问题呢?还是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呢?也就是说研究领域、研究范畴我们找到了,还要再进一步地追问自己,从自己的这个领域中间找到一个选题,但是找到这个选题是不是就是我们的题目呢,那可不一定。因为从选题到具体的题目,它是有变化的。举例来说,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现象——“老师跳槽”。无论是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还是大学老师,从这个学校跳到另一个学校,从这个区域跳到另一个区域,从这个省份跳另外一个省份,这个现象假设就是我们研究的领域,比如说我研究的是教师教育领域,我看到教师跳槽,我就要思考我的研究边界是什么呢?教育。然后我再思考我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教师教育。那这个现象在我的研究方向上怎么产生选题呢?这个时候就要找一个问题,它是真实存在的,就是我研究的方面是什么呢?教师的流动变化,从a学校到b学校,从a地区到b地区,从a省到b省,从东南沿海到西部,从西部到中部,从中部到东南沿海,这是流动的。比如说我很熟悉的是基础教育的,那研究的对象就是中小学老师,我现在就要探寻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比如湖南的老师他到广东来,说广东的工资高,但不一定只是因为工资。广东的老师也有到西藏去教书的,有人说那是支教,但是我们经过访谈、调查之后会发现,广东有的老师他到西藏去不是支教,他是真在那里工作结婚安家了,然后生活得很幸福。比如还有山东的老师他们很喜欢跑到北京去,但其实最后发现有北京的老师,他们到山东来了,到青岛工作了。如果我们从这些角度去研究,很难再出新意了,那我就采用了一个新的视角切入,叫“教师社会学”。所以这个时候,我就来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做中小学老师,他们又是怎样的一种流动,我找了一个切入点叫“组成结构”,接下来我就要采用研究方法,这个研究方法是什么呢?我不可能全国到处跑,那我就从纵向的角度来思考,研究的方法采用了方法论思辨范式,具体选用文献分析法。经过一步步地推进,我的题目就出来了——《谁在做中小学教师:来自教师社会学的新透视——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小学教师组成结构演进的考察》。最后当这个题目出来以后,也很幸运,获得了国家项目的立项。这就是一个从研究领域到研究问题再到研究题目的动态过程。首先要对自己研究的方向有一定的把握。举例来说,不管是研究教育学的,研究教育史的,还是研究职业教育的,研究比较教育的,研究成人教育的,还是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教育管理的,研究德育的等等,这些都是某个具体的研究领域或者说研究方向。接下来就是要从这里面找到选题,就得先回到刚才前面讲的,我们的论文大概是个怎样的类型。估摸一下我们是写理论创立型的,还是写历史解释型的,还是写政策评估型的等等,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才是我们的路径、渠道从哪里来?我们要从什么地方来研究?结合我自身来说,我读的是教育学的学术型研究生。有一次跟导师一起到基础教育中间去听课,在课堂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讲完课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因为时间有限,而其中一个学生的发言又与这节课的关系不大,所以被老师批评了。但是在我看来,他的发言很有道理,当时我就把这个学生记下来,然后课下同他进一步讨论。之后我回来就查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的全文目录索引。查完我发现那个学生提到的问题确实很有意义,他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而不是微观的角度。所以我又查看了很多的书籍、资料,之后在图书馆一气呵成,用了两天的时间完成了大概8000字左右的初稿。然后又按照论文投稿的形式把它重新整理、校对,最后写完是6800多字,我把它装到信封里投出去。两个月以后,我就收到了杂志编辑的书面回信,说我的论文要被录用,在哪一期发表,请勿他投并且做了一个说明。等到论文发表出来之后,我把论文复印好寄给了当时的学生,也寄给了上课的老师。我想说的是,这篇已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它的选题路径就来源于我在某次听课中的发现及深入思考。后来我读博士,三年期间一共发表了12篇CSSCI的期刊论文,我仔细总结和思考这些论文的选题过程,就发现学术界里的大咖前辈们,他们的文章也会给我很大启发。在读他们文章的过程中,一方面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还有必要再说一下。于是,我就到学校图书馆,把他们的论文都下载打印出来,装订好拿回宿舍,仔细认真研读。记录下他们探讨的所有问题,之后再对这些问题进行新的思考,然后在电脑上开始写,写到晚上2点多,有14000字左右。第二天再重新把顺序进行调整,然后润色、校对都做完之后是15000字,以正式论文投稿的形式投到了CSSCI的期刊上去。一个星期以后,编辑部邮件回复这篇论文被录用,并提出修改要求:将现在的15000字的文章,压缩在14000字以内。我按要求修改完,回复邮箱。之后论文表发,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这一篇论文的选题,它来源于自己专业领域中,国内大咖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个人的一些思考。把这些思考作为选题,也就是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做研究。还有一种,就是把某一讨论问题落实到文章中。读博士期间,我们的博士生导师经常跟我们讨论问题,讨论问题之后会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把讨论问题中认为有意义的点记下来,然后写成书面作业。当时我们每个人都发言了,然后课下我针对我自己的发言又做了进一步的梳理,还去查了中国知网。查后发现,整个国内的研究,包括香港的研究、包括澳门的研究、包括台湾的研究,从来没有说到这种新的提法。所以这个时候,我就想用一个新的学术概念把我的思考写出来,然后论证解释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个新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个思考和研究。整篇文章写完以后是7000多字,给博导交作业的同时,我也把它投稿出去,结果一个月以后来信息说我的这篇文章被录用了,也是核心期刊。这种选题路径就是把课上对问题的看法、讨论进行了梳理,落实到文字上。再有,我的选题路径和渠道还来源于参加工作后,结合实践对自身专业领域的思考。国家现在倡导“金课”,强调一流本科教育必须要有一流本科教学,包括世界一流的大学,也是非常强调本科教学的。今天我们的博士、博士后、海归的博士,拥有很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但是教育教学的水平能力上,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提高或者说改变呢?高水平科研人员,一定想方设法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转化为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呈现给我们的学生们来进行学习。那么,我就把整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的情况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英文文献,基本上全部找到,前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这篇论文写出来,大概是17000字左右,投出去大概一个半月之后收到回复,缩减完字数之后就发表了。在2020年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一共18个PDF的版面。这篇核心期刊论文,它的选题路径就来源于我对现实教学的一种思考。还有一些选题路径和渠道,来源于一些比较重大的主题。比如“建党百年”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一个思考和回顾,然后把它梳理出来,做完做好,被核心期刊采稿也是非常快的。以上是基于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和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下一节,我们再谈谈核心期刊论文选题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