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记】煮粥杂记
大家都笑了,高说,不想到外面吃。有朋友私下说,这鸟人就是孤寒。我说,没什么孤寒不孤寒的,能煮到一锅粥吃多好,我也喜欢在家里喝粥,喝粥舒服。
有一回,到朋友家去聊天,聊着聊着,都说饿了。朋友说,我们在家煮点粥吃吧,冰箱里有肉。朋友洗好米,弄好就把米放电饭煲煮粥。一边喝茶,一边等粥沸再放牛肉。过了二十多分钟,朋友端着一锅粥不像粥,干饭不像干饭的“粥”出来,我问,这是粥?朋友笑着说,第一次煮粥,将就吧。
前段时间,感冒了,没什么胃口,就想喝粥。对煮粥,有一种恐惧感,无论我怎么按照家人所说的煮粥“葵花宝典”去煮,到最后煮出来的既不是粥又不是饭。
有一天晚上,又把粥煮成饭时,心里有些泄气,这时母亲打电话过来,母亲听说我又把粥煮成饭就笑着说:“乞食仔,小时候你能把粥煮得那么好,到现在就煮不好了。你小时候那么聪明,到现在就变蠢了呢?”,母亲在电话里传授煮粥秘方,等母亲说完电话,我无力地坐在厨房的椅子上,迷糊中,儿时煮粥的事就如幕幕电影…….
记得十一岁时,就会煮粥了,母亲天没亮就去田地里忙了,我第一个早起,母亲把米淘洗好,用一个大铝煲装了,拿起椰子壳做的水瓢从装水的瓦缸盛水,放满了那大铝煲。
以前的厨房是烧柴火的,有十几平方大小,很宽敞的,有大灶和小灶。大灶是放大锅的,大灶是使用“土角”(注:以前,乡下人建房屋砌墙用的一种泥块,乡下人叫“土角”。长六十公分,宽有三十公分,厚约十公分)垒砌成灶墙,大灶的洞门大多都是向南,有五、六十公分高,宽约有四十公分,高约一米,宽和长根本都差不多是一米五左右。
“土角”围砌的大灶,中间就是一个约一米二左右的洞,靠烟囱边角有一个小洞,乡下人叫灶尾,平时里放着一个小瓦煲的,灶墙用泥浆抚平,就完成了解大灶的垒叠工作。小灶的位置一般都是垒在大灶右边,是连灶,用“土角”边角料垒成的一大一小二个灶洞,大的约有六十公分,小的约有四十公分,是放铝煲用的,小灶高度只有四十公分高,长约有一米左右,灶门洞朝南。
厨房可以放干柴草的,有稻草和枯干的竹叶,还有一种“硬柴”,“硬柴”就乡下人从山上砍下来的杂灌木,或是自己种的树木,砍下来后,切成一截截的,长度大约五十公分左右,晒干后用斧头劈开成一片片的,这就是用来煮饭炒菜用的“硬柴”。
母亲淘洗好米后,放到小灶,我就负责放火,放火也讲究技术的,不能一次塞得太多柴,用一把稻草放底下,再把几块细薄的“硬柴”放面上,点了稻草,“硬柴”着火了,小灶灶膛里也明亮起来,有火苗从后面的灶洞窜出来,我们老家管它叫“阉鸡代”。母亲看到生火了,就拿别的铝煲到储存蕃薯的房屋装了蕃薯,端到天井的水井边取水洗干净后,端进来放在另一个小灶洞上,再对我嘱咐一番,就去田地忙农活了。
粥沸腾了,蒸气就会把铝煲盖顶起来,冒着热气的饭波溅泼到灶膛里,发出“唏唏”的声音。此时,把盖拿起来,有些烫手,再拿一个勺子,放进粥里搅动,搅拌了几分钟后,把粥煲端下来,将后面煲蕃薯的煲换到前面,粥煲端到后灶,柴火往外移动,尽量让柴火靠前。大约过十分钟左右,蕃薯也熟了,熄了火,早餐和中午的饭就这样做成了。
电话再次响起,把我从记忆中惊醒过来,是堂弟阿标打过来的,他说,哥,你朋友圈发的图片,煮的粥好像饭一样,从小煮粥煮到现在了,还没会煮吗?要不你买包米回乡下,我教你。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一看朋友圈,很多朋友在教我煮粥,有的提议放少点米,水放多点。有的说,你就是吃饭的命。有一个朋友说,再这样你就用那饭里加水,就成粥了。
往饭里加水,那也叫粥?不煮了,到外面喝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