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王小波活着,他会说什么
读王小波
读了王小波的一本杂文集和半本小说,我仿佛看见了新天地。通俗的作品我读过很多,但没见过这么通俗的,幸亏中文是我的母语,否则我会担心是否能真正领会他那通俗的富有魅力的所谓黑色幽默的文字。
有的人写的东西,你读了以后会想和他做朋友,想马上给他打电话,跟他聊天,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他自称黑色幽默,他很有自知之明。他是个太明白的人,对他自己,对这个社会,都是如此;他是个太聪明的人,他广闻博见,思路清晰,是个理性占思维上风的人。他的理智与果决让我想起昆德拉和傅雷。但这三个人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是思辨精辟的作家,一个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另一个啊,是被国家主流文化拒绝了一辈子的混皮儿。
说王小波是混皮儿,若他本人不知道我是个既没他有才华又涉世尚浅毫无修为的混小子的话,想必还会觉得有点道理并自嘲地认可下来。但这个称号的确有它的道理。他的文字追求有趣,同时显现出通俗且可耐推敲的魅力。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不论他再怎么胡乱瞎写(只要不是八股文式的套话伪话),都能折射出他的人格。
写得好,或者说本人本就足够优秀,他的文字就能冒出一股可称为“人格魅力”的热气来,这股热气又像熏香,慢慢地缭绕在眼前、耳边,直至你深深地被其折服。王小波的文字就是这样,缓缓地渗漏出他的才思,他的受人瞻仰的人格魅力,黑色幽默。
他是个国际的人才。有的人去遍欧洲,美国,甚至说看遍世界文化,可回到国内发表的东西,却还是原有的那几套,只是换了身行头。思想局限了,脚步迈得再宽,也于事无补。王小波呢,是这一现象的反面。他的眼光可以说是世界性的。理科出生的人,除了理性超人,这也是一个优点。他曾说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会把眼前的事业看作是超越人类的,而人文科学工作者却很少能有这样的领悟。这是句实话。所以理科出生的人,先天地具备这一优点,高瞻远瞩,系人类发展于己任。这话听来虽然像大话,可对于有才能的人来说,这是使命。
王小波偏爱罗素,这是我看出来的;他喜欢《鱼王》,这是他自己说的;他是个热爱科学的人,这是他反复强调的。我对他的眼界阔大,眼光高远表示钦佩,但更使我顶礼膜拜的,是他可以把一身的见识,才思,融入到如此通俗幽默,不拘小节的文字中。他是个有气概的人。
他注定不被国内主流文化界所接纳(至少现阶段是这样的),即使有很多倍受推崇的主流作家在他面前都显得有点儿小家子气。从他和妻子李银河致力于中国同性恋问题研究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他乐于发掘主流以外的,默默无闻但却真实存在的一部分现实世界,他的《沉默的大多数》就能反映出来。
他一生追求有趣,是因为现世有太多无趣之事,所以有趣在这里也不是主流。这样一个处处不待见主流,只想着挖掘有趣的作家,的确很难被主流所接受。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被大众所宠爱。他之所以是成功的,就是因为这一点;如果他是被主流文化所推崇,而大众却对他熟视无睹,那才是最大的失败。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王小波
他的语言文字通俗而接近生活,甚至有很多口语化的成分,常常让人惊讶原来文章还可以这么“出格”地写,但他同时格调甚高,让人想模仿都模仿不来。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也是他的有趣之处。他是个有趣的人,他追求有趣的生活境界,他的才思不被世俗所扰乱,他是个热情如火的人。
我时常想,如果王小波没有那么早去世,看到今天的中国,他会说出怎样犀利的令人期待的话呢?
姚佳怡
2018-8-18
【王小波简介】
王小波(1952-1997),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于北京。他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美国各地,1986年暑假又游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