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回忆黄埔岁月:和胡宗南吵架,和李仙洲抡凳子打架

01

 黄埔风云

陈赓是黄埔学生的代表人物,他与蒋先云、贺衷寒一起被称为“黄埔三杰”

黄埔是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产物,本身并不纯粹,所以,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黄埔内部也迅速形成了两个观点争锋现对的派别,即由左派学生组成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和由右派学生组成的“孙文学会”。前者的代表人物是陈赓、蒋先云,后者的代表为胡宗南、贺衷寒。两排人虽然是同窗同学,却常常因为观点不同而发生争论,有时候甚至会动起武来。

1947年2月,莱芜战役胜利之后,时任济南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被俘,李仙洲也是黄埔一期的学生,当年他和陈赓等人在中山大学因为某事争吵了起来,大家最后都动了手,陈赓回忆说,李仙洲是个人高马大的山东大汉,自己个子低打不过,只能抡起凳子和他打……

李仙洲被俘后,还专门给陈赓发去了一封电报,可见两人都没有把那件事放在心里。

陈赓不光和李仙洲打过架,还胡宗南进行过尖锐的斗争。胡宗南也是黄埔一期,人称“天子门生第一人”,一生备受蒋介石的宠爱,他在黄埔期间,就是孙文学会的骨干人物,而陈赓没少和他争吵,但是两人的私谊却并没有因此被破坏,陈赓说私下里他们“照常往来,不伤私交”。

02

 相逢一笑

黄埔内的同窗相斗,实际上就是后来国共兄弟阋墙的缩影。那个年代各种思潮风云激荡,很多东西都处在新生和懵懂的状态,并不只是黄埔,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类似的左右派之争,比如粟裕大将就回忆过当年自己在常德二师时,左派以滕代远为代表的“救国义勇队”和右派以黄均德为代表的“体育会”之间发生的一场械斗事件。

事实上,争论并不只是在学生中间,那时候的军界、政界、学界,哪里又不是如此呢?

无论在黄埔还是在二师,都是以右派学生获得了胜利而告终,这实际上是国民党右派在接下来的斗争中获得胜利的预演。当年那些朝夕相伴的同学,不顾一切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最后或者为了信念,或者为了利益,不得不分道扬镳。

比如和陈赓一起报考黄埔的宋希濂,两人当初的关系很要好,但是却不得不在战场上刀枪相对,十年内战之后,时任西安警备司令的宋希濂在西安请陈赓吃了一顿饭,随后两人一起走向了抗日的战场。两人再次相见已经是13年后,此时的宋希濂成了解放军的俘虏,这次轮到陈赓请他吃饭了……

1960年4月,陈赓专门在北京民族饭店宴请了6位黄埔出身的校友,他们分别是一期的杜聿明、宋希濂和周振强,三期的王耀武、五期的周庭笈、七期的杨伯涛。陈赓见到他们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又走到一起来了。”在敬酒时陈赓又说:“从此以后,我们应该团结走到底,永远不再分开了。”

03

 救蒋往事

陈赓在黄埔军校期间,发生的最著名的事就是他救了蒋介石一命。

当时是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总指挥蒋介石率领第三师和陈炯明主力部队遭遇后被击败,当时负责指挥部安全的陈赓,被蒋介石点名去代理谭曙卿的师长职务,结果还是难以挽回局势。

蒋介石羞愧难当,欲拔枪自裁,陈赓以第三师不是黄埔嫡系为由将他劝下,但蒋已经浑身哆嗦无法走路,陈赓就背着他跑到了一条河边,乘船离开了——陈赓的脚在惠州战役时受伤,背蒋时伤口还未完全长好。

此事震动黄埔,大家说“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都灵不过陈赓的腿”。此后陈赓被调任为蒋介石的侍从参谋,进出不受限制。

根据《陈赓传》记载,不久后,陈赓在整理黄埔军官学生花名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名字上被画了个圈,后面一行批注:此人是X,不可让他带兵。陈赓因此识破蒋并非国民党左派,遂在请示组织之后,以母亲病重为由,离开了蒋去了汕头。

作者

  上弦月,深度历史爱好者,多年来专注于近现代史的研究与发掘。愿与你一起,穿透历史的迷雾,洞察世间百态,寻味人生真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