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明清景泰蓝
与历史上任何一种手工业的发展相同,景泰蓝工艺的发展也与当下政治格局有着亲密的依存关系,历经了晚明民不聊生的黑暗政治,景泰蓝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景泰蓝,中国的著 名特种瓷器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瓷器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 峰。
中国的著 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 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 名,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
据说,铜胎掐丝珐琅始于元朝,一直都是宫中使用精美摆件,阶 级制度明确的封建社会是不准在百姓家留存此物的。直到明朝,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日渐成熟,也越发的精美绝伦。更是受到景泰帝的青睐,尤以蓝色为最。因此,为迎合当权者的喜好,铜胎掐丝珐琅尤其前注重蓝色器件的烧制,逐渐的铜胎掐丝珐琅的蓝色烧制工艺日趋成熟并成为景泰时期的代表。从此,铜胎掐丝珐琅的名字就逐渐被景泰蓝所取代,甚至很多人在提到景泰蓝的时候总会认为这种器物只有蓝色的制品,但在存世的其他颜色景泰蓝中同样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景泰蓝的诞生,开创了继夏商青铜器之后又一世界性的伟大壮举,无论是做为景泰蓝的母体艺术的青铜器,还是瓷器,或者是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传入中国的“佛朗嵌”(外镶珐琅、有丝珐琅),都为中国景泰蓝的诞生创造了雄厚的基础,更重要的一点,是多民族的中国人的睿智,聪惠和机敏,也就是说,景泰蓝这一中国传统手工艺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性,这一民族性一贯支撑并不断延展,这也成了景泰蓝工艺的标识。
景泰蓝仿品较多,淡化藏家只要仔细观察,便能分辨真伪。伪造的一般方法是先制成铜胎,并用铜丝掐成各种图案,接着将普通颜料研磨后填入灼烧,烧成后镀金,再用细石将表面的硬棱磨掉。各道工序完成后还要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杏干粥,使其生锈。数十天后把表面的锈除去,再用胭脂油擦一遍,其颜色和光润程度可与旧器物相混淆。”
不管什么文化,一旦进入中国,它就一定要起个中国名字。掐丝珐琅也不例外,也有个中国名字景泰蓝。明代很多工艺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这些名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一般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比如我讲过的宣德炉、成化杯、万历柜,这些都是当朝出现并流行的。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一朝出现,而是在元代就进入了中国。到了景泰年间,由于皇 家的重视,使它发扬光大,声名鹊起,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