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丫头,有缘杰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感谢您关注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投稿微信:CZJ690430
文学照亮生活!
作者简介
慧丫头,原名崔慧明,女,80后,爱好文学,喜欢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细碎而朴素的美。
人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
——读《红楼梦》有感
文/慧丫头
2020年的春节,如此特殊;“新冠肺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响彻中国,让人促不及防。不过,居家的闲暇时光正好让我再次捧读经典之作《红楼梦》。“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月10日,《红楼梦(程乙本)》,全篇读完。掩卷,遐想,提笔,写下所思所感所惑所悟。
在中国,《红楼梦》是一部畅销书,流行书,大众书。中国人提到它,犹如意大利人提到但丁的《神曲》,英国人提到莎士比亚的戏剧,法国人提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人提到托尔斯泰的《战争和和平》一样,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在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中,《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那颗最璀璨的文学明珠。何因呢?不必说它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清朝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也不必说作者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写作,展示的人物特点,单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曲折的爱情故事就征服了无数读者,让人爱不释手。
爱情,是人类所有情感中最高贵的情感。她稀缺、珍贵,可遇而不可求。林黛玉和贾宝玉,一个是良苑仙葩,一个美玉无瑕,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用一生捍卫自己的爱情,却终抵不过封建礼教的桎梏,悲惨收场。一个焚断稿,含恨而别;一个斩断俗缘,出家为僧。回想当年大观园里,他们一个扛花锄,轻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个扫花、兜花,颔首感叹;嘻笑打闹中,皆是情。一个终日在湘湘馆临风洒泪,一个时常在怡红院长吁短叹,虽身两处,却情发一心。然而,因“金玉良缘”之说,在贾母的操控下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妻。贾宝玉成亲那日,林黛玉香消玉殒。两个为爱情执著、坚定的年轻人最终还是是未在一起。因此,大多数读者不喜欢薛宝钗,认为她是拆散宝黛爱情的第三者;殊不知,她也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即便没有她,在贾母、王夫人、贾政等封建势力的强烈压制下,宝黛爱情也注定是场悲剧。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封建观念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婚姻正道。
倘若《红楼梦》仅以宝黛的爱情悲剧称著于世,那么顶多也只能算一部爱情小说。如何能让古中外的那么多人,包括当时的王公贵族,下里巴人和现代的政要权,平民百姓所喜爱,同时又被许多专家学者对其内容的寓意往高深里研究考证,以至把它探索得深不底,形成了一门学问——红学。
《红楼梦》,究竟具有何种独特的魅力,让它每个中国人生命中不容错过的文学经典呢?我想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见解。
在中国,没有一部作品能像《红楼梦》这样把爱情悲剧写得既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又深刻全面地揭示了它的社会根源,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最深有力的批判。《红楼梦》不仅的是一出爱情悲剧,同时也是一出人生大悲剧。当然,《红楼梦》还以它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娴熟精湛的艺术征服了无数读者。我认为,作者“于无声处听惊雷”人物塑造和渗透文中的“于无色处见繁华”的处世哲学,也为文章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于无声处听惊雷”出自鲁迅的《无题》,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之笔,意指在黎明前最暗的年代,沉寂中会突然响起惊需,遍地燃起武装反抗的怒火。这不正和《红楼梦》想要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处吗?穿越千百年封建思想、观念、道德、礼教的黑暗和压迫,贾宝玉就是作者笔下响起的那声“惊雷”。
他不通世务,怕读文章,骨子里讨厌四书五经,不愿在走任途进官场;
他离经叛道,“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
他爱吃胭脂,最喜女儿,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他的形象颠覆了传统理想男性形象,为此,有些读者把他当作纨绔好色之徒。殊不知,他乖僻邪性不近人情之态都是他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的一种形式,这正是他最可贵之处。他聪慧英俊、尊重女性、讲究平等、执著爱情,具有反抗精神。他是《红楼梦》的灵魂人物,他的塑造让《红楼梦》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人物塑造也成就了《红楼梦》“平地响惊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应。
“于无色处见繁华”是指能从苍茫寥落的地方看见世间的繁华,能从最平凡最普通的地方感受到不平凡的东西。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于1724年,于1764年,在他短的40年人生中经历了曹家由盛到衰的全过程。13岁以前,他过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生活;13岁以,曹家急剧衰落,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这种大起大落的不平常经历,使他目睹了世态炎凉,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为此,有人说《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生活的真实写照。《石头记》开篇,诗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应该是作者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发出的感叹吧!
我想,经历灾难,除了感慨之外,更重要的是反思灾难。曹雪芹倾其一生所写的《红楼梦》也承载了这个使命。他知道繁华落尽一场空,他知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勤兴家,奢败家”,他知道荣国府的衰败是封建统治没落的必然。为此,刘姥姥这一人物就在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农家生活是贾府之外的另一种生活;她纯朴、善良、乐观的品质是贾府人虚伪、浮华之外的另一种处世哲学;她也是“于无色处见繁华”最鲜活的例子。
刘姥姥,一个贫苦农民出身的村妇,因女婿祖上和王家有联系,进而结识了贾府。她的地位极为卑贱,就连荣国府地位最低的仆人,都要比她高;家境也极为贫寒。她是最平凡、最普通、最底层的人物,但她身上却展现了太多的人性光辉。
她天性乐观、知足常乐、懂得感恩,还拥有解决生活危机的智慧、能力和魄力。
她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从奢糜繁华到破落衰败;而她自己却凭借庄稼人的机智乐观、勤劳朴实完成了从贫穷到富足的大反转,成为了人生赢家。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生活中,我们要有“平地响惊雷”的人物,那需要远见、才干,勇气和魄力。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更需要有“于无色处见繁华”的生活智慧、心态和境界。就和《道德经》中所讲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一个道理。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不论高下、对错也,读《红楼梦》所得所感所悟而已。
疫情当前,考验人性,不如捧一卷书,沏一壶茶,偏安一隅,静待桃花芳菲时。
作者简介
微信名字(有缘结)笔名;有缘杰,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特约作家!喜欢诗歌,散文,音乐,旅游。格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写一首甜蜜的小诗
记录甜美的爱情伴随我们的人生
写一首欢快的歌曲
唱响我们生活旅途
在生活里绘画出一朵云
在天空中飘舞,
舞动我们人生的色彩
伴随着你
爱情的方向
你是一树花开绽放人生
你是我心中的一缕阳光
在我心里时刻照耀着我
你是一片落叶
我是一缕清风
把你吹到我的身边
陪我度过漫长的人生岁月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
版权归 华夏思归客所有
主编:思归
关注微信公众号!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