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武术与文化
唐才良
有人问:我们经常提到文化,可文化究竟是什么?具体地说,太极拳的文化是什么?
答:文化是什么,答案可长可短,但可举一例子来说明,太极推手强调不丢不顶,舍己从人,沾粘连随,这是技术,更是文化。
这些推手技术,或者说这些道理,为什么中国人容易懂,西方人却不容易懂,是因为中西文化的不同。
太极拳博大精深,并不只是技术的博大精深,其实推手的技术并不复杂,而推手承载的文化却非常精深,道释儒兵医艺,都融合在推手的理论中。所以吸引外国人的并不是怎么推、怎么拿、怎么发的技术上,而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我们有些人把太极推手只看作是技术,有的人甚至只当作师兄弟之间的游戏,那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太低估了太极拳所承载的文化。
太极拳要走向世界,希望在太极推手上,推手更多的代表了中华文化。
太极拳是以道释儒学说为基干,融合农耕与游牧多元文化,并最终成为磅礴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象征、名片。
刘火财(金陵太极会馆)
我昨天跟奥运击剑冠军仲满的教练开玩笑说,太极拳进不了奥运会,不代表太极文化进不了,他很接受这个观点。
胡开宸
太极拳是文化,集道释儒医对人的功能的认识。不是竞技体育,进奥运本身就是对中华文化的无知的历史误会。
唐才良
中国不进联合国,并不是中国不强大,进了联合国,更证明中国的强大。太极推手也是如此。
刘火财(金陵太极会馆)
5月15日下午,南京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朱传耿、国家级教练张双喜、姚勇、袁紫娟等省政协委员和玄武区政协委员、省蹦床队副领队张建驰等来到金陵太极会馆调研。
金陵太极会馆刘火财馆长先向各位委员详细介绍了会馆的发展情况,介绍太极拳是一种运动但又不止于运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的太极文化和拳术的一次完美邂逅。这种太极拳的文化现象和太极思维的理念,引起了各位委员的热议,几位国家级教练也谈到太极拳的放松、放空对提高运动员成绩的帮助。
朱书记在调研中说,民族的复兴首先要实现文化的 复兴,只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坚持传统和有所创新,像刘火财老师这样对太极拳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对太极文化深入思考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崇,尤其是在全社会都在提倡匠人精神的今天,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他指出太极思维里的阴阳平衡的理念对于指导运动员训练、调节运动员心理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太极拳里的“动中求静”,其实讲的是身与心这对阴阳要平衡,身虽动心要静,不能身体在剧烈运动心理也跟着波动,相反心是要越安静越好,这样才能洞悉一切,才能做到后发先至,希望教练们要多从太极文化里汲取营养。 朱书记还从儒释道的角度为大家诠释太极文化,他说儒释道三家到最高处和太极是相通的,讲的都是无和有的关系,就像《太极拳论》开篇所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有无相生,互为其根。所以在练拳的同时还要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太极,只有参悟透了太极,才能更好地指导练拳。朱书记还表达了对太极会馆的关心,表示我们学院可以给予会馆在技术、专业和理论方面的支持,也希望学院和会馆加强互动交流。
唐才良
过去我认为太极拳为什么一定要进奥运会?不进去也活得好好的。现在想法有点转变,太极拳应该争取进奥运,正如我们要进联合国,要加入WTO,我们要有国际视野与胸怀,要有文化自信,要宣传我们中华文化。说得直白些,日本人能把柔道打进去,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太极拳打进去?民族精神何在?
但我反对把武术弄成体操,丢了祖宗的文化,去迎合奥运会的胃口。其实丢掉中华文化的武术体操,奧运会还看不上眼呢。所以还是要在文化的根上下功夫。
我相信,太极推手打进奧运,必不是靠稀奇百怪的技术,而是靠中华文化的魅力。
苗柯(群管理员)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在一次毕业典礼中讲,“我们要认识这个时代,并引领这个时代” 。这句话对太极拳的发展也有指导意义。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吸引别人并引领时代。
唐才良
黄寿宸(编者注:黄寿宸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教育家, 1917年12月-1991年10月,编著有《太极拳术的理论与实际》一书)说:
中国人喜欢神秘,不愧是世界上的古国;将最最平常的运动方法,玄而又玄,参合阴阳,神明之的,弄得怪诞不经,教授法又神秘,只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古来的各种硬、软拳法,大家无不另眼看待;对于耍拳术者也莫测高深的另眼相看。说穿了,都只是运动的一种。
练拳要先研究拳理,这不是中国人的传统,而是科学的方法。
苗柯(群管理员)
“穷理尽性至命”是儒家学习和人格完善的途径,当传统文化的环境消失了,最正常的教育方式就变得神秘化了。比如“立如平准”还是“立如称准”一直有争论,因为失去了当时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简单的事情就变得神秘了。翟老师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这句话。
武谈上海研修中心推送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