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金委积美玉盈堂(上)

宝金委积美玉盈堂——贴图87版红楼梦里的杯具、餐具及陈设杂项

原作者:我不要脸II

创作于2019年12月18日-2020年1月24日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首,中国清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87央视版红楼梦作为该书目前最成功的影视作品,在剧中展现的传统文化艺术,不输于书作本身。
  本贴仅就电视剧中出现的瓷器、各色日用装饰器皿,贴图展示。如有错误和漏失,请多多原谅。
  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喜爱这些精美的艺术品。

  第一集
  

  片中出场的第一件瓷器,是寄居葫芦庙的贾雨村的饭碗。
  书中并未描写他这时期的具体生活情况,仅以“一身一口”“卖字作文为生”一笔带过。这个场景属于剧组的自主发挥。安排了两个素白小碗,几口剩饭,一点咸菜。贾雨村一边吃饭一边奋笔急书,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未发迹前的艰难困顿。
  

  镜头一抬,突然出现了相对目前环境堪称奢侈品的天蓝釉瓷水丞(装化墨清水的文房用具)和雕刻精美的条墨、砚盘。
  这也是剧组的自主发挥,是体现书中“原是诗书仕宦之家”“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的贾雨村人设。原来他可不是什么普通穷书生,也是没落的官贵子弟。
  

  所以甄士隐中秋宴请时,贾雨村能非常熟练地使用一般人家见都没有见过的蟹八件,因为人家也是阔过的。

  铜制的蟹八件,自然流畅地拆解螃蟹的贾雨村。
  靠镜头而不是对白、旁白讲故事,这就是87红楼梦的经典之处。

  

  

  餐桌全景,一色的白地青花杯碗盘盏,左边一尊六棱方执壶,看不清颜色质地。
  甄士隐是姑苏乡宦,虽然在“不甚富贵”,在当地富豪榜上排不上名,但也是本土望族,是随随拿得出50两银子送人的体面人家——小富农刘姥姥全家两年生活费。
  所以他家用的餐具是套装的,不是普通人家拼拼凑凑五花八门的。
  

  这个就是拼拼凑凑五花八门的普通人用的餐具。
  贾雨村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村边野肆(乡村酒店)用的杂色食器。
  素白瓷的小白盘(比上面甄家最小的盘子还小)、只在外壁挂了釉色的酒杯。

  

  老剧节奏飞快。
  马上就是辞别林如海,携黛玉进京了。

  林如海用的红釉锦地开光茶盖碗茶杯。
  锦地开光是指用一种颜色釉在另一种颜色釉上大面积上色,只留出窗框式样的白地,有时白地里还另外绘图、题字。需要至少分两次烧成。属于精美而昂贵的彩瓷工艺了。
  背后的书架上还有一个青花瓶,可惜被水印挡住了。
  

  贾雨村在船上用的也是红釉锦地开光茶杯,和林如海的花样有区别。林如海的杯壁白地里有绘制花草纹,贾雨村的则留白,一样富贵,主客有别。
  

  黛玉喝药的青花茶杯,这里用青花,是要和雪雁的红衣和船舱的绿帘区别开来,是属于顿体构图设色的考虑。右边一个红漆大圆盘。

  

  林妹妹进入荣国府,先行拜见贾母。
  书中有很多细致精妙的室内环境描写,唯贾母独不在其中,这属于作者文字运用上的浓淡侧重不同。但是影视成形,则不能敷衍观众的视觉感受。
  原作“进京都”这章,仅能看出贾母的住所,比贾赦夫妇的房间轩阔,却不如贾政夫妇所住正房荣禧堂壮丽。到53回“元宵开夜宴”,才稍稍提到贾母的花厅,充满了“各色旧窑小瓶”、“小盆景”、“新鲜花卉”、“高架璎珞花瓶香炉”,是个富贵居所。

  下面让我们随摄像机开始这场繁华之行。

  林妹妹一进门,就是一台镂花三节大铜熏笼。冬天的火盆上加罩盖则成熏笼。可以把织品衣物放在上面熏暖熏香,人也可以倚靠取暖。
  左右成对的掐丝珐琅三足香炉,换个角度可以看出香炉两耳上挂的环是玉或水晶的。
  左方远处靠壁一个红瓷瓶,靠门是两尊小青铜鼎。

  

  

  林妹妹对面的长条供桌。正中就是“高架璎珞”,两边是两个窑变钧瓷盖罐。高加璎珞后方是一柄玉如意,玉如意左侧一抱青花人物花瓶,右侧是镶大理石的砚屏。

  

  跟着角色转进,出现了上图同一条桌上没能拍入镜头的六棱朗红花瓶,还有两个看不分明的小盖罐。

  

  丫环身后是一尊等身高的粉彩大花瓶

  

  进入花厅内部,老太太整整一面墙壁的博古架和架上琳琅满目的“各色旧窑小瓶”。旧窑是对古董名瓷的统称。

  

  给各个“小瓶子”近景展示一下。袭人梳这种对称丫髻好看多了。

  

  

  在一个刁钻的角落里还藏着一个龙泉窑的青瓷多管瓶,瓶身作葫芦形。

  

  贾母亮相。

  成对的镂花两节铜熏笼,与前厅明显区别。

  成对的珐琅仙鹤大烛台。成对的青釉莲花尊。

  

  这两器可是大有来头。前者是仿雍正朝的掐丝仙鹤香炉(在圆明园被英军抢走,现收藏于香港)。

  

  后者是实打实的南北朝文物,可算是贾母花厅里最值钱的一件瓷器了。
  

  鸳鸯背后小几上两件不知道是田黄还是寿山冻的雕件。
  左边的是皮囊壶。是辽代仿游牧民族马上酒具的器型,右边是尊伏地小兽,背上驼的估计是花瓶里插三只戟枪,谐音“平升三级”,是中国传统吉祥口彩的一种。

  

  

  

  上层图一,李纨挡住的一件高架璎珞,青玉透雕的玉磬+花篮吊链组合。是清代到近代流行的珠宝摆件。
  

  各个角度看一下
  

  

  对比下类似器型。
  故宫藏清代水晶吊链花篮
  

  中国工艺美术馆藏悲翠花篮
  

  厅内其它角度的瓷器

  高架上的红地描金彩绘牡丹纹大花瓶

  

  

  插着新鲜花卉的小盆景出场
  

  它的对面是另一款大红花瓶,插着宝剑、如意,还有一物实在认不出来
  

举报 | 10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我不要脸II3Lv 13 时间:2019-12-19 01:27:17
  神仙妃子来了。左手一架镶彩绘玻璃的六方宫灯,右手又是一盆新鲜花卉并山水风景的青花瓶子。面前小几上是金红的攒盒
  

  人都到齐了,丫环开始撤下攒盒,给各人面前摆上装小零食的花瓣口高足盘,何种花形看不清。
  

  看光泽是铜质
  

  贾母拿翡翠头的簪子挖果核。同款黛玉有一个珍珠的,宝钗有一个纯金的
  

  吃完茶果,林妹妹依次拜访两个舅舅。
  贾赦的屋子是由荣国府的花园隔断来的,因为书中没有描写,也是剧组自由创作。
  空间果然“小巧别致”,确实衬得贾母的房间轩峻壮丽了。
  连带着家俱和陈设器皿都小巧许多。

  

  靠窗一对插孔雀羽毛的郎红瓶。郎窑因郎廷极督造得名,现在经常误传为郎世宁。郎红釉是郎窑最著名的彩瓷。因烧制过程中釉汁往下流淌,成器后口沿自然露白的特征,而成为红釉品种中的最知名的一种。

  

  再来是书中着重描写的荣禧堂。
  大门口一个远景,青绿古铜鼎和金蜼彝已经等不及亮相

  从左到右,金蜼彝、古铜鼎、玻璃台+皿(这字打不出来,见谅)。
  为了整体视觉效果,原书三尺高的青绿古铜鼎缩小到二尺左右,玻璃采用的是不透明的药玉质地。
  

  这里插播了一段贾政许贾雨村应天府一职的场面。因为是书房,四面皆是书架文具,桌上是青花的笔筒笔洗,白瓷的印盒与笔添(毛笔沾墨后在此器上把毛峰抹顺,拭掉多余墨汁)

  

  金蜼彝、古铜鼎、玻璃台+皿又发掉了

  

  荣禧堂虽然比贾母的房子轩昂,室内陈设却远不富丽。
  电视里整体呈现一种富有家居味的温暖色调,光感明显降低,以贴近书中贾政居室用具一色半旧的质感。

  远远一瞥的内插时鲜花卉的汝窑美人觚,与贾母屋中完全两样的红纱圆灯随处可见。
  

  特意给了纱灯一个特写,装饰着大串珍珠,贴合堂屋对联上的“座上珠玑昭日月”,红纱灯笼显然就是为了对应下联“堂前黼黻焕烟霞”。
  

  快一米宽的半身梳妆镜,镜前铜灯架、珐琅炉、盖罐。镜子中倒映的文王鼎。这个表现手法满分。
  

  角落里又一台高脚架,架上珐琅花盆里种的应该是玉石灵芝,是清代流行的珠宝盆景。虽然贾政因为官小,穷得多,但荣禧堂作为荣国府真正的正屋,该有的气派还是必须要的。
  

  气派二,雕镂精美的隔断屏风,墙边是两种器形釉色的红花瓶。倒也对上了书中的“茗碗瓶花俱全”。
  

  气派三,比人还高的西洋立式大摆钟,终于算得上压了贾母花厅那等身高粉彩瓶一头。
  这几个镜头接连递近,光线越来越暗,该去贾母屋里吃晚饭了。
  

  贾母用的是描金素三彩餐具。
  素三彩是指多色彩绘釉色中单独没有大红一色。显然是为了不和大红桌布撞色。
  

  漂亮小姐姐们手里的端的盘子也都是配套的同色素三彩。显然贾府的用具又比林府高级。
  

  饭后盥手的铜盆。旁边的铜灯架很闷骚地炫耀:快看我,快看我!快看我漂亮的叶形脚座。
  

  漱口的茶装在彩绘成化鸡杯里,看不出来是五彩还是斗彩的。
  

  搭配绿釉漱盂
  

  青花盖碗才是喝的茶,这套风景花样又和林妹妹在船上吃药用的不同。
  

  第一集到此结束。

  第二集

  

  宝玉来了。又一张玉花篮的细节图
  

  晚上林妹妹在碧纱橱内居住。
  蒜头口弦纹颈的青釉双耳壶

  白瓷灯笼瓶
  

  看不清楚是青花还是黑彩的带盖苹果罐,并一个小摆件(我拼死都没认出来是什么)
  

  碧纱橱原来是宝玉住的,让给林妹妹以后他就搬到橱外的床上。这个安排明显是贾母要凑娃娃亲。

  和前面晚餐众人用的同一式青花盖碗
  

  日常陈设的装饰瓷器就比林妹妹华丽多了。都是珐琅彩描金的。
  

  林妹妹用的青花笔搁和笔筒。
  虽然还未入大观园,但闺房如书房的气质已经草蛇灰线。

  

  林妹妹来了,宝姐姐还会远吗?

  王夫人收到薛姨妈的家书。
  文王鼎:终于能露个脸了
  

  这个明显是仿湖南出土的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文王是商臣,怎么表示“文王”这个特征剧组下了苦功夫啊。。
  

  美人觚也给了个特写,有出戟。
  

  王夫人背后还藏了个翡翠的高架璎珞,很明显的从色彩、质地与形状都跟贾母的大相径庭,这个连同架子作葫芦形
  

  从葫芦翡翠就引申到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贾雨村带门子到密室商谈案情。
  迎面多宝架上又是一个葫芦双绶带耳的扁壶,比较象漆器。
  真的是紧扣葫芦主题。
  

  葫芦扁壶下方又是一个内外双色釉,包金釦的红瓶
  

  多宝架全景,能看到是个观音瓶
  

  多宝架上其它瓷器

  细节
  

  贾雨村又换了个与船上不同的茶杯
  

  供案上摆着粉彩花瓶与山石盆景
  

  

  贾雨村的室里有大量盆栽和盆景装饰,都装在陶盆与紫砂盘内,虽然皆有纹饰。比之用各色彩瓷和珐琅器作花盆的贾府,贵贱又有不同了。
  

  看不清楚是磨花玻璃还是彩石的立屏,上面是仙鹤的纹样。
  虽然不如贾府,单看这些日用器的贵重,也能理解贾雨村当年贬官的“贪弊”之名从何而来了。
  

  涉及葫芦案,插播了小段甄士隐失女的回忆杀,就是这么点镜头,剧组也认真安排了个双耳瓶作背景。这个和上面林妹妹用的青釉双耳壶都是明清流行的仿青铜器型的仿古瓷。

  

  第二集结束。

  第三集

  这集片头很有意思。
  剧组又自由发挥,给板儿加戏。
  场景是刘姥姥带着外孙一进贾府的路上,半道遇上一对青年小夫妇。板儿死死地盯着人家,刘姥姥生拉硬拽才拖走。暗暗喻示了他此去就和凤姐的女儿巧姐结下缘份,未来成为夫妇。

  

  还在恋恋不舍回头张望。
  

  周瑞家里的摆设。
  周瑞家的设计很有意思。他夫妻是王夫人的陪嫁仆役,丈夫在庄头管田地,老婆在贾府是管家媳妇之一。
  有钱有势,穿金戴银,却住在简陋的佣人房。手下有使唤的小丫头,仍不得不亲手做粗活。几个镜头,把高门豪奴矛盾的生活状况展现得足够直白。

  透着富贵气的彩绘和青花日用瓷器,逼仄陈旧的屋所和家俱
  周瑞媳妇手上还拿着块猪肉在去毛,衬着她可与贾府小姐相比的光鲜一身,滑稽感扑面而来。
  

  

  因为出现了小孩角色,所以配合摆上了一尊五子罗汉彩塑瓷雕。
  这个器型至今还是景德镇瓷器的经典款。
  

  

  跟着刘姥姥的脚步,凤姐的居处入镜了。

  堂屋进门就是两瓶大件彩瓷。
  隔门前面的是描金绿地五彩,隔门后的是青花加彩,二者是是锦地开光的样式。

  

  

  接着镜头快速闪过供案上的宝贝们,书里就是它们一齐让刘姥姥“耀眼争光,头晕目眩”。

  珐琅盆里的珊瑚树盆景
  

  青玉雕的香炉
  

  掐丝珐琅的铜香炉(和贾母花厅同款)
  

  这里刻意安排了一尊半人高的蓝地描金五彩花鸟纹四方瓶。

  贾母屋里的等身高大彩瓶,王夫人屋里比人还高的大摆钟,加上凤姐的这尊,是祖孙三代夫人在家族里地位排序的含蓄表现。

  

  

  从堂屋入东边内室。

  平儿背后一尊青花灯笼瓶。

  

  侧手的桌子上疑似洒蓝釉的玉壶春瓶。
  洒蓝是景德瓷里一种特殊蓝釉,会在釉色里形成不规则的自然斑点
  

  又出现了一件古董。明代的钧窑葡萄紫釉鼓钉水仙盆 

  这是真品,苏富比起拍价800万人民币(我等穷人……)
  

  凤姐屋里的两节大熏笼。又与贾母屋里的两款都不相似。
  顶上立着仙鹤(贾母两款是伏地的小兽)
  笼身是细铜丝织的网纱罩子。
  

  平儿背后是一架小的多宝阁,阁前有一个彩绘大阿福泥娃娃。
  原书所写,东屋“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但是大姐儿(此时还未得名巧姐)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没有出场。
  要怎么表现这是小姑娘的闺房呢?当然是放上儿童玩具了。
  让我们数数这个屋子里,一共放了多少个泥娃娃吧。

  1
  

  2
  

  3
  

  4嗯,这两件是小泥狗
  

  5
  

  泥娃娃旁边还有一件疑似建盏的摆件。
  

  打箩柜筛面一般咯当咯当响的挂式摆钟。
  下面就是珊瑚树。
  

  凤姐的午饭,果然“满满的鱼、肉”
  这里出现了一种少见餐具——高足暖盘。
  这是一种冬天保温的食器,仿照温酒注的原理。下面一层高足盘,里面注满热水,再把装有菜肴的盘子扣搁在上面,保持饭菜不凉。
  凤姐的暖盘是银子的。
  

  

  保温食具实物

  分体式高足瓷暖盘
  

  一体式无足瓷暖盘,两耳是注热水的入口
  

  暖碗,也叫孔明碗
  

  见凤姐又回到堂屋中,
  于是我们又看到先前刘姥姥进门时未拍到的部份。又是怎么一番“耀眼争光,头晕目眩”。
  凤姐倚靠的南窗窗台上,从左到右依次是个小玉瓶、小玉炉、三折水山小桌屏,金彩大炕屏
  

  凤姐身体掩住的还有两个朱砂漆小件
  

  小玉炉细节,与东屋的那具完全不一样。
  

  四折炕屏是金箔上绘玉堂富贵图(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
  

  对面还有一架四折的红漆描金大立屏。
  凤姐屋里的各式屏风摆件特别多,大概是为了呼应这集贾蓉来借玻璃炕屏。虽然玻璃炕屏不得见。但从这几样大小屏风的精美,观众可以自然地想象了。
  

  堂屋其余各色小杂件
  水仙花和盆景盘也都换了,墙上有嵌大理石的挂屏。
  

  

  凤姐的掐丝珐琅小手炉
  旁边还放着一个绿釉海棠碗
  

  手炉特写
  

  凤姐用的茶碗。
  这又是种特殊釉色——墨彩。黑釉仿出水墨画的视觉效果。
  

  送走了刘姥姥,去给王夫人回话。
  王夫人在薛姨妈住的梨香院。

  一闪而过的工艺摆盘,只能模糊看出绘画的蓝色牡丹
  

  堂屋上有挂屏
  

  供案上是粉彩的大花瓶,与第2集贾雨村密室里的很相似,但贾雨村家是天球瓶,薛姨妈家是棒槌瓶,器型不一样。王夫人背后是口沿描金的大盘,装着闻香用的清供水果。
  桌上的壶、杯也是一色白地粉彩。
  粉彩与五彩的区别就在于粉彩的釉色有浓淡不同的渐进变化,模仿出工笔彩绘的效果。
  

  薛姨妈这边的同款棒槌瓶,这里能看清画的花鸟。薛姨妈拿着铜手炉,墙角是珐琅彩的花盆。
  同是王家的女儿,薛姨妈与凤姐屋里的陈设一对比,薛家的没落挺明显的了。
  

  来和宝姐姐聊冷香丸。
  前面林妹妹闺房作书房草蛇灰线。这里宝姐姐“雪洞似的屋子”也初见征兆
  两个小小的蓝地白花瓶,不知道是不是宣德的。
  一块小小的玩石。
  

  

  因为在描花样子,所以有个砚盘。旁边一小白茶碗。没了。
  

  在梨香院引发“送宫花”任务,又到林妹妹屋里。
  墙上挂着竹石图和蝴蝶风筝。
  两架高脚花架上分别放着观音瓶式和胆瓶式的青花加彩瓷瓶。博古架上有一尊花觚。
  

  细节
  

  第三集完。

  第四集

  

  薛姨妈的炕桌上只有一面大理石桌屏上面有题字。与前几位夫人起居室陈设比,可谓寒碜。
  

  宝姐姐屋里添了些物件,增加了点人气。桌屏就是薛姨妈同一件,珐琅花盆倒是明显和堂屋的不一样。一个小铜盒子,放着零食的小碟。
  

  供案中间一副折式桌屏,并两个小小的清供石。上集出场的蓝地白花瓶和小石头也在。
  

  糟鸡掌鸭信宴。
  温酒注子出现了。铜的。显然是为了搭配掐丝珐琅铜胎的酒壶。
  

  酒壶的细节
  

  

  酒杯的细节,和酒壶是成套的。薛家虽然穷起来了,但祖上积存的好东西还是有的。
  

  其它陈设。薛姨妈背后一个小桌屏,一个蓝地白花的天球瓶。

  

  宝钗背后的描金红漆盒子。
  

  珐琅彩的四方铜炉小火锅。炉灶是铜的,锅身是瓷胎的,和上面酒具的质地不一样。
  

  火锅近景
  

  汤匙细节。薛姨妈的餐具是成套青花。
  华丽的食具对比空洞的居室。
  恰似曾经珍珠如土金如铁的世家亡寂前的最后余晖。
  

  枫露茶事件上场。
  看宝玉的室内。
  一对白地金彩荷叶琵琶瓶。中间几个红釉小件。
  琵琶瓶上的荷叶是用金箔贴成的,亮闪闪的。
  

  换了个彩绘仕女的茶碗。
  

  喝茶要有茶叶罐。
  绿地描花的茶叶罐。
  

  书柜上摆的瓷器又和第2集的不同了。
  桌上还有个四方形的画盘。
  

  红釉长颈觚。仿青铜礼器的仿古瓷一种。旁边搭了个小玉件。
  

  这种觚型粗大直,和王夫人屋内的细腰长颈美人觚简直不象一家。
  对比下真古董,宋代黑釉长劲觚
  

  秦钟的戏份全部删除,没有闹学堂,只拍了上学前向贾政请安。

  贾政书房的青花大笔洗。
  

  林妹妹也要晨昏定省。

  林妹妹梳妆台一景。
  珐琅的胭脂盒。旁边装饰的瓷器增加了。
  必竟第二集时,是宝玉带着自己的东西刚搬出碧纱橱,林妹妹赶着住进去,大半夜的也办法增加陈设。87红楼梦的成功就在于细节。
  

  细节,上面是黄地白花瓶,下面的是窑变红釉
  

  妆台上小盒子们也画着细巧的花纹
  

  贾敬祝寿
  87红楼梦里大家贵族日常用烛都是大红的,只有白事才换白烛。庆典用烛还要雕花描金。
  这对烛台也是金的,打光打得偏白。左边露半个郎窑瓶。
  

  宁国府孝敬贾敬的十六个大捧盒。依次三种样式。
  剔红的、剔红描金的(剔雕出来的纹样也不一样)、大红描金的。
  

  贾敬的丹药葫芦,也是三个样式。
  真葫芦、沥金瓷的、红釉的。
  沥金是指用黄金粉末制釉。成器后金色偏亚光。而上面宝玉琵琶瓶用的贴金工艺则光亮不褪。
  

  贾母花厅同款珐琅仙鹤烛台,贾母的是三烛,贾敬是一烛。
  

  手边还有两个掐丝珐琅带盖小食盘
  

  贾敬寿宴后凤姐宝玉探病秦可卿。
  因为涉及封建迷信内容当时不允许拍。所以秦可卿的香闺之景就换到这集展示。
  看看是如何一个神仙也住得的宝洞。

  首先是丫环们守着的堂屋。
  案中一柄玉如意,左右两尊红漆瓶,还有两个珐琅花盆被挡住了。只能看到宝珠旁边那盆。放花的高架花几上有彩绘螺钿,已比前面荣国府的更富贵一等。
  

  大红珠帘后就是可卿内室。这个还不是“同昌公主的联珠帐”。
  

  打开珠帘,一个等身穿衣玻璃镜。
  

  接着就是桌上的玉石香烛和半边“飞燕舞过的金盘”。
  

  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秦太虚的对联。
  武则天的宝镜(左边)、赵飞燕的金盘、掷伤杨贵妃的木瓜。齐活!
  注意,剧组用心环节又出现了。
  因为剧情改动,宝玉在秦可卿闺房梦游太虚境没有拍摄,本该在该场景出场的上述道具改到探病一段。就不能再生搬硬套原文。
  书中木瓜盛在金盘里,作为闻香的清供。
  但此时秦可卿已卧病,病房里就需要燃点除秽的香料,光靠香果香果就不成了。
  所以增加了一个大型玉香炉,而金盘竖起来作装饰陈设,木瓜也成了摆件。
  

  香炉近景,确实在燃着香料的。琴几的窗台上还有个小银壶。
  

  银壶过来是一个三折的山水小桌屏。丫环的背后是两个珐琅盆的玉石珊瑚珠宝盆景。
  

  贾蓉喝茶的茶杯有描花,还能看到金盘上錾刻的花纹。
  

  这才是同昌公主的联珠帐,和门口大红珠帘是配套的宝相花纹
  

  看细节。确实是珠子串联的。花纹也不是喷绘的,而是用不同色小珠子一颗颗对位拼的花。
  

  寿昌公主的榻
  

  墙上除了簪花仕女图还有敦煌飞天像。
  

  最后贴一个回忆杀里的秦可卿堂屋室器皿。

  花篮型壁瓶,此物会在后面的经常出现。
  

  壁瓶是乾隆时代兴起的一种壁面装饰瓷器,一面扁平,挂于墙上,可以插配花果作装饰。
  看文物实物。
  

  

  第四集完

  第五集
  

  贾母问秦可卿病况

  和第一集吃饭时同款的青花茶碗,比林妹妹和凤姐都大好多的铜手炉子
  

  炉盖上有刻花
  

  臭流氓贾瑞,还得请他喝茶
  茶杯还是描金的粉彩
  

  茶杯细节,不过这次是亲亲老公贾琏,所以凤姐亲自捧杯
  

  凤姐卧室的风景

  靠床的桌子上一溜青花莲塘景小花瓶、西洋的黄金小钟台、山水小桌屏
  

  小金钟细节
  

  桌子过去的博物架,认认哪些是熟面孔,哪些是新面孔
  

  展示了下怎么用熏笼熏衣服
  

  细节:网丝罩上还有仙鹤花片
  

  贾代儒的房间

  青花冬瓜瓶、彩绘的白瓷折沿小盖罐,床踏板上还有个铜汤婆子
  

  书柜上也有几个彩绘的花瓶
  

  

  贾瑞将死,看看他的房间

  青花药碗

  白地红绿彩的漱盂,上面绘的桃子。桃纹一般象征延寿,而贾瑞却死在眼前。小几子还是镶螺钿的。
  

  有镶大理石的花几、挂屏,锦地开光的青花瓶,瓶过去被遮住的有个红漆件——都在显示作为贾府支系的这个家庭曾经的富足(贾代儒是贾母丈夫贾代善的兄弟)。
  

  蓝釉的大笔洗
  

  笔洗细节
  

  豪华场景上场!

  尤氏的房间。
  镜头从多宝阁开始。

  龙头双耳青釉壶
  

  青釉花觚,又是一种款,比起王夫人的美人觚,这款没有出戟。
  

  窑变荸荠瓶
  

  茶叶末釉+彩绘美人图的抱月壶。
  扁腹壶称为抱月、宝月壶,也是仿过去游牧民族马上用饮器的瓷制品。
  

  玉雕件
  

  青花大瓶、镂雕盖罐、酱釉大缸子。
  

  镂雕盖罐应该是仿这款文物
  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

  

  桌上一套银茶具,螺钿的抽匣。
  

  墙上是镶多宝的挂屏,螺钿花几上是珐琅盆的玉石牡丹花盆景。
  

  尤氏身后这盆是玉石菊花盆景。
  

  和刚才成对的多宝挂屏。
  

  带盖的珐琅彩罐子和梅花图掐丝珐琅彩花瓶。瓶子里插的可是好东西。
  左边是吉(戟)庆有余(鱼)。
  中间是祥云瑞日
  右边是如意,挂件看不清楚,如果是佛教万字就是万寿如意,如果是柿子,就是事事如意。
  加上花瓶本身谐意平安。
  这是一套传统吉祥喻意的装饰件。
  

  

  博物架上的其它宝贝。
  

  秦可卿床头敦煌飞天图全景。
  秦可卿睡的是寿昌公主的榻,寿昌公主是唐睿宗之女,加上簪花仕女图,都是强调该榻的唐代风情。

  

  天香楼的红铜香炉。
  和秦可卿卧室那款玉香炉是同一器型不同质地。
  

  噩耗传来。
  贾母堂屋的供桌
  黄金台钟、小珊瑚盆景、红釉瓶,里面插的也是尤氏同款吉祥套件。
  

  第三款高架玉璎珞。贾母花厅那款是三片磬片,王夫人的是葫芦架子。
  

  第五集完。

  第六集
  

  宁国府待客的茶碗,也是青花绘风景的
  

  近景
  

  堂屋的陈设
  

  哈哈哈,这个大立钟是王夫人屋里的
  

  这个青花瓶是劳横群演了。
  

  半人高的白底描金五彩风景画大花瓶,与凤姐的完全不一样。
  

  到女眷屋请凤姐管家。

  这里出现了第四款觚
  

  深色的,和前面美人觚、长颈觚,还有尤氏的青釉觚区别开来。
  帘下还露了一款金器。
  

  是个三足黄金香炉。
  

  第三款小台钟
  

  女眷们零食用的高足花口盘。高足截图上看不到。背后坐榻上还镶着玻璃镜片。
  花口盘是指盘沿做成花瓣的形态。
  

  协理宁国府时用的白底彩绘花鸟笔筒。因为是举丧,所以日常用红烛换成了白烛。
  

  秦可卿灵前的白烛还要雕龙刻凤。一应祭仪供器全是素银的。
  

  

  还要给尤氏送病号饭。一水的青花小碗。粥有四种样式。
  旁边是上集出过场的银茶具,螺钿抽匣能看到细节了。
  

  和贾雨村同款的漆雕绶带双耳葫芦瓶。
  以及和第5集同色不同美人图的彩釉抱月壶。
  

  尤氏的妆案上还有个小青花罐和小小的彩釉赏盘。
  

  不要看馒头庵的名字土,可有钱了。
  用得起玉香炉。
  

  

  又出现一个觚。
  

  有花纹,有出戟。应该是青釉的。
  

  其余的小摆件。
  

  茶碗上也描花。
  

  第六集完。

  第七集

  

  元春封妃,一家子喜气洋洋整装进宫谢恩。
  贾母这里可是出现了好几件好东西。
  贾母头顶上方是个青釉琮式瓶,琮式瓶同排一具三足鼎式炉,下排一件方鼎。
  被水印挡住是一尊斝,斝的下方是红釉瓷钫,同排是一尊罍
  

  对应文物
  宋代龙泉窑青釉琮式甁
  

  清“万年永宝”铜鎏金饕餮纹三足鼎式炉
  

  商兽面纹斝
  

  西汉中山内府铜钫
  

  西周青铜罍
  

  王夫人房里的大穿衣镜和竹枝珠宝盆景

  贾赦房里的穿衣镜就更奢华了。目前出现的大型镜具还没有一样款式重复的。
  

  宝玉房里也给更新了新鲜玩艺。
  蓝色的珐琅铜花瓶。
  

  慧紫鹃试莽玉里要被拿走的西洋大船。
  

  整套茶壶茶杯
  

  林妹妹房里也增加了瓷器,必竟林如海去世,林妹妹就是个女继承人了。
  

  

  梳妆镜上镶了珍珠
  

  贾链给老婆带的名贵礼物
  

  

  吃的用的全都鸟枪换炮了,不愧是发了五六百万的死人

  餐具全换成银的了。
  

  各个角度看一下。
  

  还是菱花口的盘沿。
  

  贾琏奶妈用的青花套件。
  

  烛台也成珐琅的了。银酒壶上还有錾花。

  漱口杯也是银的,漱盂是白地彩绘的。
  

  贾家老爷们商量起省亲别墅。

  出现了一对红釉瓶。
  

  郎红折肩瓶。
  折肩也叫方肩,指瓶颈下到瓶肩的位置往里收进一圈作平直状。
  这种器形始于宋代。
  

  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口折肩瓶
  

  又秀一把贾母的好东西。
  贾母其实是条欧洲飞龙吧,守着宝库那种。
  中间那个赏盘,刻的是葛由骑木羊入绥山成仙的故事。

  左边又是件文物。
  

  文物原件,西周三年兴壶。

  林妹妹的青花瓶子,看看纹样
  

  当了好久群演的攒盒也打开看内景。茶碗是一套的青花。
  

  王夫人内室的葫芦壁瓶
  

  这款高架玉璎珞稍稍看清楚一点。
  

  荣禧堂的珠宝盆景用的青釉盆,应该是为了配合旁边玻璃台+皿的颜色。
  

  第七集结束。

  第八集

  

  元妃省亲。

  奢靡度必须跨级跃升。必竟原书里元妃也感叹了一句太过了。

  烛台变成凤凰座
  

  还特意跟人比了下高度
  

  好东西出场了。

  香筒。香具中器型较特殊的一种。因为是插线香的,所以做直筒形,往往还加个屋檐状宝盖。
  元妃这具是仿真文物的珐琅香筒。
  

  文物原型,故宫太和殿掐丝珐琅蟠龙纹香筒。
  

  香筒第二款,碧玉的。
  

  文物原型,故宫碧玉透雕云龙纹亭式香筒。
  

  给你们看看香筒内部,是怎么插香的。

  这具也是故宫收藏的玉香筒。
  

  姐姐妹妹们当场题诗作对的文具都是玉的。

  玉镇纸
  

  玉笔筒
  中间好大一个砚盘,看不清楚质地,但是片中特意加了音效,搁笔时有清脆的金石之声。
  

  元妃装零食的高脚小盘子是金的。

  

  太监们捧的日常器皿也是金的。
  

  太太们陪座也用的金盘玉杯。
  

  等到正宴的时候又换了一套金器。高脚盘的盘型更深,而且加了两耳。

  

  夫人和姐妹们用的都是同款同套,酒壶也是金的。
  

  

  这个细节很认真,外男不得与宫眷同室,所以贾府老爷们在外面吃,不会和元妃用同套的食具,换在贾府自用的,素三彩描金餐具。
  

  连龄官唱戏用的道具都是真金炉。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好东西。
  唐代金香宝子。
  香宝子是唐代代表性的香具,是与香炉配套的装香器皿,多做成各式球状。
  龄官唱的这出《长生殿.乞巧》,是唐代杨贵妃的故事。剧组连这点细节都照顾到了。
  

  敦煌壁画中的金香宝子。
  

  唐代巩县窑绿釉香宝子。
  

  第九集

  

  元妃省完亲就是大正月,大家过年节了。

  看看袭人家的用具,瓷器上都描着小花。袭人家靠着女儿过得挺滋润嘛。
  

  

  

  镜头一转到宝钗屋里。

  玩骰子的碗,内外都着描青花。对比上面袭人家,阶级区别出来了。
  

  大过年的,宝姐姐屋里终于也加了些东西,有一丝正常富贵人家的气氛了。
  

  

  赵姨娘屋里。

  作为贾政的宠妾,她也是有拿得出手的日用东西的。
  珐琅的小香炉(能日常薰香才说明是宠妾,因为贾政是要经常来过夜的,屋里可不能臭哄哄的)。
  装零食也跟少爷小姐们用的一样的红雕攒盒。
  

  宝玉屋。

  又开宝箱出新道具了——茶壶桶。
  前面贴过暖盘、温酒注子等保温器。这次的茶壶桶也是同类用具,顾名思义,就是用门用来给茶壶保暖的桶子。多是木质。
  宝玉这款看起来是黄花梨雕花的。
  

  文物实物,明代黄花梨茶壶桶
  

  宝玉用的茶杯,稍微有个近景,小团花的。

  

  金船玉香炉,丫环梳头的妆奁包着蝴蝶状的铜合页。
  

  博物架上又是一款玉香炉。到此,已经出现六七款不同式样玉香炉了。
  

  林妹妹屋里亮堂堂的给了个全景。

  棋盘棋盒也是雕漆的。
  

  宝钗挡住那一角的内容。
  

  荣禧堂内室,沾元妃的光,王夫人也用上好东西了,纯金的香筒。

  

  这张玉璎珞终于能看清楚了。
  

  金香筒是单檐式,前面元妃用的两款都是重檐式。
  

  茶具、文房用具都是一色的青花。
  

  角落里有个金台钟。
  

  下集大家就要搬到大观园里居住了。

  第九集完。

  第十集

  

  大家搬进大观园了。

  当然要展示一下生活水平的提高。
  平时一起画画的文具,全套青花的。
  

  钓鱼玩的水盆,是莲纹的大海碗。
  

  林妹妹搬到潇湘馆也用上玉香炉了。

  

  青花的花盆。
  

  还有大金台钟,这又是个新款。当初在碧纱橱里跟着她的大白瓶倒是一路带着走。
  

  果盘和零食的小碟子也是一色青花。
  

  怡红院鸟食碗也用青花的。

  

  铜的喂食器。
  

  对比下,凤姐屋里是用银制的。
  

  巧姐出天花了。凤姐拿着两个碗轮流倒换药汁加快降温,真是一片慈母心。

  柜子上的泥娃娃更新了个老虎,表示时间流失。
  

  宝姐姐过生日,贾母给办生日宴。

  用的正是那套素三彩瓷器。
  

  酒杯、勺子都是成套描金的。
  

  注意,这里用酒壶作了主次区别。
  主桌因为坐了贾母,所以用的金酒壶。
  

  夫人和小姐们的次席用的都是银酒壶。
  

  

  湘云的青花茶碗。

  

  用的同色青花文具。
  

  转头,这套文具又换到怡红院了。

  倒是灯座是玉石的。
  

  怡红院的博物架,放的装饰件也不是原来那些了。
  

  还有好大一个玉石山子。
  

  茶具也换了,鸡缸杯?
  

  本集福利放送!!

  琏二爷露点!!!(高老师您为什么后来不去演西门庆呢?)
  

  

  

  第十集完

  第十一集

  

  贾芸为给凤姐送礼,找舅舅卜世仁借冰片麝香。

  卜世仁药房里的青花大药缸子。柜子上的彩绘陶罐。
  

  家里用的绿釉茶具,这个绿可真漂亮。
  为了反衬卜世仁的吝啬,特意把他的用具设计得颇显富贵。
  

  第9集王夫人那屋里惊鸿一撇的金台钟。

  大小和林妹妹潇湘馆的相若,款式不一。
  

  王夫人的第二款玉璎珞。
  

  怡红院的茶壶给了特写,还是粉彩的。

  

  架上两个小玉件。
  

  花盆都是铜鼎。
  

  还有个粉彩的绣墩。
  这种鼓形的坐具多为瓷或木制的,有镂空,里面放暖炉,坐在上面,可同时取暖薰香。
  

  潇湘馆有同款绣墩一对。

  

  第十一集完。

  第十二集

  

  李纨屋里的茶具。

  粉彩的折枝花鸟。
  

  

  稻香屋的陈设。以青花和小件粉彩器为主。没有什么珠光宝气,也没有什么古董名器。

  符合李纨心如枯木的寡妇身份。
  

  

  林妹妹屋。鹦鹉架上的青花食碗。

  这个细节好评。药杵药臼、青花药坛,包好的草药。
  真的配合林妹妹从吃饭起就吃药的人设。
  

  原在碧纱橱用的青花文具给宝玉用了。

  在潇湘馆用的粉彩折枝花文具。
  

  这个标准的菱花镜,镜背的纹饰多精细。
  

  薛蟠生日酒席。

  用的全是青花器。
  

  

  

  连陈设的花瓶都是青花的。
  

  酒碗上绘的仙人泛槎图。
  这个典故出自晋代《博物志》里天河与海通,八月乘槎可上天见牛郎织女的故事。借喻登天成仙。
  

  第十二集完。

  第十三集

 

 

  怡红院的好东西又解琐一件玉璎珞。

  

  

  清虚观打醮。

  张道士请大家吃零食的盘子、小碟子,都是青花的。
  

  

  张道士是贾老太爷的替身,被先皇和 加封过。

  所以虽然不能明目张胆的炫富(他的徒子徒孙孝敬宝玉的小玩艺都是金的玉的),也要摆点优雅气派的古董。
  案上一对觚式瓶,一个玉香炉。
  

  角落里藏着个青铜鼎。
  

  第十三集完。

  第十四集

  

  林妹妹焚香弹琴

  长案上的陈设加了一个六方罐,看不清楚是瓷的还是漆的。
  

  书架上有一个小的灯笼瓶,并排也是一个小小的玉石兰花。下一排是个绿釉小梅瓶。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的时候,借刘姥姥的口评价过林妹妹的屋子收拾得如同少爷的书屋,所以她的房间里不会象其它小姐一样有很多显著女性化的装饰品。
  在史太君给她换银红霞影纱之前,潇湘馆用的都是绿窗纱,所以87剧组把整个房间布置成青绿和米黄两种色调,洋溢着一股清清凉凉的爽怡感。
  

  第七集老太太的鼎式炉给了宝玉。

  87版在道具应用上有一个很取巧的特征,94在室内陈设的展示上,不会象现代拍摄手法一样为冒充恢宏大气,经常给来个大全景,再加强打光,家俱少,屋里有几个瓶瓶罐罐一眼看个通透。
  87版经常“藏”器皿,同一个场地,利用打光、人物站位、季节时间的变化,这次让你看点东西,下次再让你看一点,这次露个影,下次看细节特写。使有限的道具变得更加丰富又有趣味。
  

  第十四集完。

  第十五集

  

  贾政书房的一角。

  这就是我上面讲过的不同时间表现同一房间不同角度景致,丰富观众的层次感官。
  贾政的书柜和书桌在以前的剧集拍过了,这次拍了见客的正堂。
  摆着六棱红釉瓶、假山盆景和大理石桌屏,走清贵风。
  

  花瓶细节。两耳作象头形。取太平(瓶)有象的吉喻。
  然而就是要在这个太平有象面前,贾政马上就要家暴儿子宝玉,剧组的讽刺之意不可谓不深。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

  时隔两年,大姐的玩具当然要更新。
  就是用现代人眼光看也很精致的大阿福泥娃娃。
  

  这个我犹豫了很久,应该是茶叶末釉描金彩绘瓶。
  湘云的螃蟹宴没拍,在对话里一溜而过。

  贾母“召见”刘姥姥。

  景泰蓝的多棱香炉。
  

  两边共六个粉彩瓷的熏笼,刘姥姥挡住了一个。这里剧组实在没凑齐六个同花色哈哈哈
  

  好大的一盘摆果闻香!
  

  榻上还有个半人高的大理石炕屏。
  

  第十五集完。

  第十六集。这一集又是好物打堆!

  

  李纨献花的大荷叶式翡翠盘子。

  

  翡翠的纹理感都做出来了,以上世纪80年代的工艺讲不错了。
  这一盘子菊花,就压现在所有古装片一头。
  都是传统中式菊花,不是什么非洲菊百日菊来敷衍充数的。
  还特意挑选了不同的花型花色。
  

  探春的闺房。

  这一角是剧组的自由发挥。
  没有书中案上的大鼎,以这款白玉香炉代表富贵气。
  

  细节。
  这可不是狮子,是狻猊,龙生九子之一。
  形如狮,喜烟好坐。故多制作在炉器上。
  

  洋漆架上的白玉比目鱼磬。

  鱼、磬谐寓“吉庆有余”。比目鱼在中国传说中误传为仅有一目,须两两相并而游,所以多比喻夫妻情侣和亲友。张居正曾写“昔为比目鱼,今作纷飞鸟,人生聚散离合,可胜叹哉”。曹公给探春安排比目鱼磬,应当是隐喻她不久后的和亲远嫁。
  此外因为不能和白玉香炉撞色,把白玉磬改成了米黄色。
  汝窖花囊远远在的架子后面,薛姨妈头侧。同样为了配色,把水晶球的白菊花换成了红黄两色。
  

  比目鱼磬细节
  

  

  花梨大理石的大案,案上推着各种名人法帖。

  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米襄阳的烟雨图。颜鲁公的对联。

  大官窑的大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藕香榭听戏吃饭。

  每人跟着摆一张高几。
  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一。

  剧组不但安排了样式不一的花几,还配套上也是花样百出的什锦攒心盒子。但为了视觉效果,并没有“攒盒式样,亦如几之式样”。
  

  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

  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
  

  

  

  贾母和薛姨妈专用的两榻四几。

  一几放一分炉瓶,一几放吃食的攒盒。
  炉瓶是指炉瓶三事,焚香用的三件套,香炉、香盒、箸瓶。
  薛姨妈是客人,各种明面上贾母都优待她。
  

  贾母和薛姨妈用的同式三件套。玉香炉、铜香盒、珐琅箸瓶。
  

  贾府用来将菜肴从厨房提到各房的捏丝戗金五彩大提盒。

  

  看这精致的描花。
  

  一溜三个式样的提盒,最右还是方形的。
  

  凤姐鸳鸯戏弄刘姥姥用的十个黄杨木套杯。

  

  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
  青花酒坛子上还有出产方的彩笺,王记哈哈哈,这个自设细节好可爱,是凤姐陪嫁来的吗?
  

  到拢翠庵醒酒。

  原书是写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窖五彩小盖钟”。
  不知为何剧组去掉了茶盘,安排妙玉手捧盖钟献茶。
  

  成窑五彩小盖钟就是成化鸡缸钟。
  

  其余众人用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脱胎是指瓷胎非常薄,尤如没有瓷胎只剩釉层。对光能透出器内的水层来。
  填白是甜白釉色。
  妙玉给其它人用的茶器不可能比贾母的明代成化鸡钟名贵,所以这里的官窑应该不是指最出名的宋代官窑器,而是清代向皇室供器的官烧瓷具。
  

  接着妙玉拉黛玉宝钗去喝私房茶。

  又是剧组私设时间。
  书里只写了几人喝茶的杯具,而没有描写妙玉烹茶的过程。
  剧组特地丰容,展示了下中国传统茶文化用具。
  装茶的锡罐。
  锡器因为没有异味,不易氧化,且密封性强,古代经常用来作储水和储茶的用具。
  但是不能装盐、酒、醋、酱等有腐蚀性的特质,也不能加热。
  

  自带茶漏的银茶壶。
  银器能软化水质,让水的口感变好,所以古人多用银子做饮具、泡茶。
  

  烧水用的铜壶。
  铜的导热性比铁强,所以古代有钱人家更多用铜器烧水。

  妙玉和两个好姐妹用的妙器。

  自用的绿玉斗。
 

  宝钗的(分+瓜)瓟斝
  旁边有一耳体现了。
  

  斝器在第七集贾母的藏品中出现过,有足和柱。但此物在宝玉眼中看来是个“杯”,所以剧组去掉了足、柱,保留了圆形的斝腹。
  斝身上的刻字都没有体现。
  商代斝

  给黛玉的杏犀(喬+皿)
  

  没有用常见僧钵形态,而是使用了古钵器形。
  (喬+皿)这个字是曹公自创的,目前无解。
  河姆渡陶钵

  这三字按原书所记,是由垂珠篆所标写。
  垂珠篆就是垂露篆,收笔时顿笔成圆,字形优美。
  篆体产生于秦代,而垂露篆是东汉曹喜所创。所以这件古董最早不会早过东汉。
  不知道为什么剧组并没有刻垂露篆。
  垂露篆

  红学爱好者围绕杏犀(喬+皿),给出无数解释。
  其实这器的关键不在器物本身上,而隐藏在垂珠篆这三字上。
  元代诗人张可久有一道诗《云林隐居》提到了“小篆垂珠”一句,而诗中还有“笑齐奴三四尺珊瑚”,齐奴就是和王恺斗富的晋代世家石恺。他二人后来因为争夺美女绿珠,搞出人命生死的风流官司。
  (分+瓜)瓟斝以王恺影射宝钗,杏犀(喬+皿)将黛玉比作石恺,自然就是以王石争绿珠的典故暗示她们二女争夫的三角情。

  给宝玉的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盏。

  这大概是最不符合原著的器皿了。而且完全体会不到剧组改形的用意。
  

  原书写了竹根,又写了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显然是指的竹根特有的竹节特征,这也是竹根雕器的趣味精华所在。
  结果87版就搞了个灰不灰黑不黑,平平坦坦,隐约有刻花的东西。

  看看真正的竹根器,是不是九曲十环了。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四面墙壁,玲珑剔透。锦笼纱罩,金彩珠光。

  

  琴剑瓶炉,皆贴墙上。
  

  四面雕空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
  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

  这里又别出心栽了一下。
  因为电视剧里给很多角色都安排了大穿衣镜,宝玉这款就突出不出来了。
  要怎么体现宝玉镜门的别致呢?
  那就双面镜吧。
  

  袭人焚百合香的大鼎。

 

  刘姥姥给巧姐送祟。

  巧姐从此得名巧姐,并得到了一个将来会让她逢凶化吉的保护者。

  这个大阿福原来还抱着个小狮子。
  

  枕头边有一个布老虎,还有一个泥老虎,看来大猫才是巧姐的真爱。
  

  第十六集完。

  第十七集

  

  上一集省去了刘姥姥参观宝钗黛玉闺房的部份。所以这集稍稍补充了下宝钗蘅芫苑内容。

  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的房屋。
  还是有一个青花大缸子的。
  

  供着数枝菊花的土定瓶。
  

  青花帐幔并透雕梅枝的落地花罩。
  

  这个蓝釉花瓶是从梨香院带过来的吧,有和花罩对应的白梅花纹。
  

  宝玉撞破贾蔷和龄官私情。

  龄官用的蓝底白花四方大瓶。
  

  凤姐生日宴。

  老太太和太太们一桌,用的都是银器。
  

  杯壶碗盏,连小勺子都是银的。
  

  少奶奶和小姐们用的就是青花器了。真的是无处不在的阶级体现。
  

  

  陈设就现了一个青花釉里红的锦地开光瓶。

  

  第十七集完。

  第十八集

  

  贾赦夫妻的房间

  京式家俱,一水镶螺钿+彩绘。
  青花的盖碗,红漆对瓶。
  右边那个娉娉袅袅的红衣美人就是后来给了琏二爷的秋桐。这种娇俏的古曲仪态现在有几个女演员做得出来?
  

  柜子上的青花天球瓶,这个图案已经是制式了,和另外几件青花大瓷瓶是一套。
  

  邢夫人去讨鸳鸯,凤姐躲回家。

  看看家里又换了些什么好东西。
  

  天蓝釉的花盆,明显是配衬李纨衣服来的。
  盆里的花虽然是假花,但插的错落有致、葳蕤可爱。
  

  前面宝玉的房间按书中描写是“琴剑瓶炉,皆在墙上”。
  16集刘姥姥只看到了瓶和炉,琴和剑挂到凤姐墙上来了。
  

  鸳鸯的哥哥嫂嫂当说客。

  托鸳鸯受贾母宠信的福,她哥哥当着贾母屋里一应采买的职务。
  看这陈设,落了不少油水吧,远远胜过袭人娘家。
  插菊花的瓶子是描金的。
  

  点心碟子是青花的。
  

  茶叶罐子(右下角)不但是绿底五彩的,还是贴塑的立体花。
  

  这个象腿瓶上的花描得多雅致。
  

  这款玉璎珞前面11集在王夫人屋里露过面。

  可以看清楚点了。
  

  出了个新古董。
  是不是和第7集老太太的青铜斝很象?
  虽然大家都是三只脚,但这位可是有个长嘴巴的,它叫盉,是一种酒具。
  

  文物实物,西周伯定盉

  第十九集。

  

  芦雪庵里烤鹿肉来了。

  首先给你烧个大铜壶。
  

  雾气蒸腾里的“杯盘果菜俱已摆齐”
  

  大冬天里,大家都用着手炉,小的那个是林妹妹的。
  

  各式各样的手炉。
  还要为联诗对句预备的文房四宝。
  

  芦雪庵和李纨住的稻香村类同。

  是刻意仿民居环境的拙朴设计。
  所以湘云她们在这里烧肉,用的餐具多是泥碗陶壶,一味的古拙。
  

  宝玉喝酒的杯子也是红泥的。

  瞧见桌子角上立的那个小鸟没有?
  那是古代的桌角防撞器。
  

  可惜林妹妹肠胃弱,不能吃烤烤。

  还好宝钗陪着她另一桌吃饭。
  宝玉两桌轮流串场。
  

  芦雪庵虽然走拙朴风。(为了表现临水潮湿,上图连墙皮掉色都做出来了)

  但怎么可能一点名贵器呢。

  金制小觚。
  

  青铜编钟、郎红瓶。
  平儿在这失了镯子。
  

  终于从妙玉那讨来梅花了。

  粉青观音瓶。
  真的树干(所以才这么优美),粘的绢花。
  

  185楼湘云吃烤肉用的是专门的火盆桌。

  桌面做成上下两层台,下层放火炭盆,上层放烤架或食锅,一家人围坐烧烤或烫火锅,兼以烤火取暖。
  现在的火锅店或自助烧烤店也在用类似的器型。

  器形缩小缩矮,就成了火盆架。取暖兼烧水用。
  

  第二十集

  

  拍了惜春的房间。

  惜春闺阁,曹公原文并没有描述。
  因为小姑娘人设孤寒好佛,又要与“雪洞般”的宝钗区别开来。
  故而室内设计得非常沉闷重拙。虽然有几件古董名器。还不如宝钗屋内的小瓶子小石头有股子灵劲。

  彩绘大盘子装着闻香的水果。
  柜顶放着青铜觚和红釉开光瓶。
  这一屋实在老气,唯有果盘下面的紫檀脚架有两分精巧。

  书房里好一点,文房瓷具都是白净色。
  窗台上,和紫檀脚架呼应的黄杨木大根雕架子,上面放着青铜觯。
  

  青铜觯也是古代礼器一之。惜春这款器型还比较老,在商周间。
  再往后觯身就变得越来越圆润,接近后世的瓶了。
  文物实物。商代青铜饕餮纹双象耳觯。
  

  因为拍到惜春作画,接着黛玉房内就出了新文具。

  众人中间那具画筒。
  画筒功能和书画缸一样(见173楼17集宝钗屋内青花大书画缸)。器型稍小。
  

  现存实物。
  

  晴雯生病。

  这里又细节好评。
  前面114楼第九集贴了宝玉用的茶具保温用品——茶壶桶。
  第九集的时间线在元春省亲之后,早春时节。所以茶壶桶只有个光桶。
  到二十集,时间变成元宵前夕寒冬腊月,茶壶桶的保暖要求就要提高了。
  所以桶内还要包上棉絮。

  给晴雯煎药的银药壶。
  

  换到怡红院,连用的台钟都升级了。
  

  这个绿釉壁瓶是丫环们值夜的小床上装饰的。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九龙金匾。

  闹龙填青匾。
  

  两旁御笔的对联,并中间神主前黄金的案供。
  还记得前面78楼第六集,秦可卿葬礼用的是素银的吗。
  

  传统的五供。
  即香炉一只,供瓶一对,烛台一对。
  

  这张清楚点。
  就是认不出插的什么花。枝叶象竹,花(果?)象灵芝。
  

  其它神主的案供就是银器金花。
  金花依稀认出有莲、茨菇,莫非是水八仙?
  有没有懂行的南方朋友讲一下是怎么个道理?
  

  

  看完只想说,打土豪分田地!!

  按书里顺序来的祭祀仪程。

  贾珍献爵
  

 宝玉捧香    

  贾琏献帛 

 贾菖贾菱展拜毯(这两应该是宁公其它三个儿子的曾孙,贾蓉贾蔷的远房堂兄弟)
  

  男丁行礼毕后。
  由最末排行的长子长孙(就是贾蓉)把祭供的食物交由贾府的妻子们,依年次传递上去。
  最后由辈份最高的妻子——贾母奉于祖宗像前。
  而贾府的女儿们,因为要出嫁,名份上是别人家的,而不归于娘家。所以从头到尾只有旁观的份。
  这是重男轻女的陋习,让它灭绝吧。
  

    

  贾府的祖宗容像。

  前面的祭器也是非金即银。
  

  

  

  

  

  还是那句话,打土豪分田地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