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最低要求:独立思考
-- 共1400字 / 阅时3min --
上期[周三]栏目我们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意义:于个人是认知升级的本质要求,于社会是合格公民的基本素养,于教育是深层视角的审查和评估。
这期文字我们说说批判性思维中批判性精神的最低要求——独立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01.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独立思考指的是:在寻找和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以及接受或拒绝一种思想观念时,充分发挥理性的自主。
通俗的理解为,面对问题时能在尊重常识的基础上,对理由和推论进行理性琢磨,之后再得出观点。
好比当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时,你不是本能地表态“赞同”或“反对”,而是追问“为什么?”以弄清他讲这话的缘由。
若他正处在“选择”阶段,很重视自己的选择,则他的表达符合常理;若他已做出了选择,需要埋头努力做事时,“努力比选择更重要”就会更符合他一些。
这样,最终你持有的主张,或认同的观念,都是经由自己对事实的考究,对理由、观点的辨识,以及对推论逻辑性的保障,充分发挥了理性的自主性而得出。长此以往,你会成为别人眼中:有想法的人。
拥有独立思考的人,定会建立起自己的精神王国。
02.
独立思考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理性的自主性进行思考,以形成主见,避免人云亦云。
有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父子两人,牵着一头驴去省城。
一开始父亲为照顾儿子,就让儿子坐在驴子上,自己跟着走。
走了一段,听到路人议论:这儿子不孝,竟让父亲走着,自己坐着驴子。
父子俩听了议论,便换了位置——儿子跟着走,父亲坐驴子。
这样走了一段,又听到路人议论:这父亲真自私,竟让儿子走着,自己坐驴子。
父子俩听了,觉得不妥,于是又做了调整——俩人一起坐驴子上。
这样走了一段,路人又议论说:这爷俩太不像样了,那么小的驴子,俩人都坐上面,于心何忍!
父子俩听了,觉得说的也没错,于是两人都下来,和驴子一起走。
走了一段,又听到路人议论:这爷俩真傻,有驴子不坐,自己走。
……
那么你说这爷俩该怎么和驴子走,你说一个他们做一个,都不等他们到省城,就会被折腾死。
这爷俩的闹剧,根子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人是观念的奴隶,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就自然得听任别人的议论而行事,结果就成了人云亦云的木偶。
若能独立思考,这爷俩就不难得出结论:这头驴子是脚力,就是为了给人省力气,去程驮人、回程驮物。依此便能形成自己的观念:谁走累了谁坐驴子,爷俩都不累就不坐。至于路人议论……关我们爷俩啥事?!
可见,独立思考可以形成自己的观念和主见,避免人云亦云,以及生活中被操纵、被忽悠、被欺骗、被割韭菜等情形的发生。
03.
质疑为先、事实次之、再者推论、最后对比。
独立思考的反面就是不假思索地什么都信(或者不信),所谓的盲从。这启示我们,掌握独立思考的第一步是避免盲从——学会质疑。
胡适说过:没有领袖不可以质疑,没有学说不可以辨析,没有权威不可以推倒。更何况路人的议论呢?你道理对了,我考虑考虑去做;不对了,还有必要?
那怎么判断“对不对”呢?
第二步:明确事实。明确这头驴子是健康的成年驴,而非进城去看医生的病驴,或者羸弱的小驴崽。明确他们父子二人带它的目的是做脚力的,而不当宠物拉出去遛弯。
第三步:逻辑推理。大前提是“带驴子是做脚力的”,小前提“儿子走累了”,推出“儿子坐驴上走”;过了一会儿儿子休息好了,“父亲走累了”,推出“父亲坐驴上走”,爷俩换着歇脚的目的就能达到。
第四步:结论对比。爷俩换着能歇脚是带驴出来的目的,至于谁坐驴得看谁什么时候累,而路人一会儿儿子不该坐、一会儿又父亲不该坐,与目的不符,可置之不理。
不难看出,这里独立思考看似就主张、观点进行争论,其实质侧重在支持这一主张或观念的理由和推论,以及持有人对它们做过的推敲、审核和评估。
以上,就是关于批判性思维中批判性精神的最低要求——独立思考的内容介绍,下期 [周三] 栏目我们再就批判性精神之“反思质疑”做一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