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堂1020 || 越爱面子的父母,伤孩子越深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早上好
欢迎您来到博瑞智早课堂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
《越爱面子的父母,伤孩子越深》
被家长拿去和别人家孩子比,是现在很多孩子无法避免的压力。
结了婚的妈妈们聊天,聊得几乎都是孩子。没说几句就扯到学习上来,谁家孩子3岁已经会背十几首唐诗;谁家孩子4岁就能认识几百个汉字了;还有谁家孩子钢琴刚刚过了十级......
在这样的“较量”中,孩子越优秀,父母的脸上就越有光,说话也越有底气。
而那些孩子表现平平的妈妈们内心常常被一股不安定和焦虑围绕着,觉得自己被别人小瞧去了。
我曾经看见一位妈妈批评自家孩子:“听见了吗?人家孩子比你还小,拿了那么多第一,你看看你?有没有那么一次让你妈我脸上有光过?”
男孩满脸不屑:“那你给人家孩子当妈妈去啊!”然后母子两吵得不可开交。
中国人都好面子,中国的父母更是把孩子当成面子,小到学习,大到工作结婚,都会被父母拿去跟别人家做比较。
在许多孩子身上,承载了父母的面子,家族的荣光,甚至被当成炫耀的工具。
但大人们都忽略了,这种炫耀比较的背后,伤害的却是孩子。
在太好面子的家庭,孩子是感受不到爱的。
南京一位13岁男孩离家出走,他在便笺上写下这样的话:
“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以后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你不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再见了,爸爸。”
看着孩子稚嫩笔记,家长急得不行,立马报了警。
在民警找到孩子时,孩子非常郁闷地向他们诉说自己的“伤心事”:
“他觉得我这不行那不行,还经常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他不喜欢我,我就走。”
在爸爸的攀比行为里,孩子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在爱面子父母,表面上看,对孩子的期待都是希望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在嫌弃孩子,从来没有真正看见孩子的无助和挣扎,所以才会生出那么多对孩子的不满:
“你为什么不如别人?”
“我为什么生了一个你这样的孩子?”
“你在丢我的脸。”
当我们把孩子当成面子的时候,爱的只是他如你所愿时的样子。
孩子在这样的父母身上感受的是“有条件的爱”,听话、优秀、合父母的心意,才能获得赞赏和鼓励,一旦行为违背父母的要求,会受到责备和惩罚。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过度期待下,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变得自卑、绝望。
父母的焦虑在于,太渴望一个完美的孩子了,但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孩子,几乎都是平凡的大多数。
我们可以做的是,接受孩子的平凡,多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恰如其分的鼓励,永远把孩子当成你的骄傲。
心态平和了,孩子其实要比你想象得要优秀许多。
否则,跨不过去自己的面子,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只会让自己活得很累,孩子也跟着很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父母亲对孩子寄予的厚望,但如果你不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不仅不能把孩子教好,还有可能跟自己的小孩形同陌路。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家长呢?
博瑞智高级讲师李易伦老师在他的课程《如何做一个合格家长》中给出了我们想要的答案。
他提出,要想成为一个好家长,必须满足两个指标:
第一:被孩子认可。这里面包含着6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家一定要清楚地记得。
1、被孩子喜欢——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你;
2、被孩子尊重——这里是指孩子对你有敬畏心,而不是恐惧;
3、被孩子依恋——孩子愿你跟你在一起,父母被孩子依恋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4、被孩子感恩——他知道你为他付出的一切,知道你给他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一切,他知道感恩,愿意热情回应你。
5、被孩子赞美——一提到最崇拜的人脱口而出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在孩子心里 有着不可动摇的位置;
6、被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会主动模仿你的一言一行。
除了“被孩子 认可”这个指标外,你必须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做一个好家长?物质营养是基础,精神营养是核心,这两大营养有没有给孩子满足呢?
在这里,李易伦老师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有爱心、有耐心——对孩子常怀一颗爱意满满的心,有耐心地去教导他,你才是 一个合格的家长;
有了解、有满足——了解孩子自身成长规律表现出来的需求,尽自己的努力去满足他;
有目标,有方法——你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灵合一的人,有了这个目标就要寻找正确的方法为之奋斗,在这里,父母要记住非常重要的一点 :以身作则,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榜样,有成长——家长一定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当榜样,就要有成长,家长必须一直学习才有能力去教育孩子 ,才能和孩子保持同频共振,将孩子的未来托举起来;
有创造,有总结——我们的生命价值在于不断创造,家长不断尝试不断创造,对生活多总结,才能以经验更好地去指导孩子。
李易伦老师说,能够把家庭经营好,并且能够教育好孩子的家长才是合格的。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却需要一直学习。没有任何父母是完美的,但至少,可以学着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