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 回乡偶记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回乡偶记》
作者|王艳
昨天傍晚一时兴起,回家乡看看。沿着101省道一路向前,深黛色的秦岭忽远忽近,蜿蜒绵长。
顶着清凉的月光,晚风从车窗徐徐吹来,一路凉风习习,跟西安40多度的桑拿天比起来,已经是天堂般的凉爽,自从高速修好以后,省道已经鲜有车经过,正好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享受这难得的清凉,听着路边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吹着山风,这一路车子开的很慢。
偶尔会经过一个个小村庄,屋子里桔色的灯光星星点点,就像小时候妈妈在家里等待晚归的孩子。也有大爷大妈在路边乘凉,摇着蒲扇,拉着家常,悠闲而恬静。
就这样悠然而行,到村子里,已经是晚上快9点了,响应号召,建设美丽的荆河工业园区,沿荆河两岸新修的道路有30多米宽,路灯温暖而明亮。
沿路两边栽种了美丽的金盏花,三三两两的小孩踩着轮滑追逐嬉戏,年轻的媳妇抱着孩子诉说着家长里短,男人们蹲在路边抽着烟,谈论着村镇的变化,人事的变迁。
因为新修的大路,以及路边新建的高楼,原来的村道就显得狭窄而隐蔽,只能借着灯光寻找以前的记忆。
因为移居西安后很少回家,一直是二姨代为照顾家院,因此,到村里后先去看看二姨,顺便取回家门钥匙,夜晚的村庄清凉而静谧,还没到二姨家门口,已经惊挠到两条看门狗,一阵狂吠,也不用叫门,就看到堂屋的灯已经亮了,响起了开门声。
看到我们这么晚回来,二姨显然很意外,紧接着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赶紧拉起手让我进门,又是倒水,又是赶紧给孩子洗葡萄,洗苹果,又是张罗着要做饭,这么晚了,我们赶紧说路上已经吃过了,而且吃的都是商洛特色的洋芋糍粑,浆水豆腐,既然回来了,就要吃吃家乡的味道。
这么晚了,二姨没有因为我们的突然到来而有一丝不悦,反而招呼我们就住在她家,说我家里长久不住人,被褥都已潮湿,一边说着,一边赶紧去清扫铺床,还怕我们找不到灯绳,专门加长了绳子,又绑了个扫帚,一直拉到我枕头旁边,这种贴心的温暖比夜晚的清凉更加深入心脾,经久不散。
就这样躺在家乡的大床上,打开窗户,随风飘进来的是阵阵蝉鸣和小虫的叫声,夜凉如水,心神俱安,不一会,便进入了睡眠。
第二天,一觉醒来,已经是早晨7点,二姨已经烙好了锅盔,烧好了稀饭,还炒了豇豆辣椒,凉拌黄瓜,又说怕孩子吃不了辣椒,手上正在做的是糖拌西红柿。见我们起来,赶紧给我拿香皂洗脸,说洗完脸就可以吃饭了。
一边盛饭,一边说,这些菜都是自己地里长的,没有打过农药,生吃都可以,她早上才去地里摘回来了,等我走时,再给我装点带走,味道好,吃着也放心。
也不知道二姨是几点起来,去地里摘菜回来,又做好了这一桌子的饭,就等我们起来。因为血糖有些偏高,因此平时都很少吃面点和稀饭,但是看着这一桌子满满的心意,特别是,白米稀饭里面还煮了嫩玉米,让淡淡的大米稀饭,多了一丝特别的清甜。
因此今天就没有控制,吃了二片锅盔,一大碗稀饭,还吃了半个嫩玉米,全是小时候的味道,好久没有这样舒心的吃上一顿家乡饭了,血糖高就高了,随他去吧。
吃完饭,顺着以前的通村主路驱车而行,回家里看看,印象中的道路宽阔平坦,却因为新修的大道,现在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就勉强能够错开两个车子而已。
因为回来的时候正是核桃成熟的季节,于是,想带孩子去村子后面的山上看看山景,打点核桃,拿了袋子和竹杆,顺着记忆中的村后道路上山,谁知还没走多远,就看到路已经被茂盛的杂草和藤蔓全部遮盖,沿路而行,走了不到100米,却被藤蔓划伤了腿脚,终不得而行,遂顺着原路退了出来。
沿大路去看看大姨,只有表哥在家,跟他说到原本村子里的大路因为长满藤蔓和杂草已不得前行,他才说到,多亏我们没有上后坡,原来村子里都以种菜为生,后来因为要建荆河工业园,所有的平地都被征用。
仅存的一点坡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必需,村里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外出的人,在外面打工或者做生意挣了点钱的人,都在新规划的大路两边盖起了二三层的小楼。
原本的老村庄里住的都是一些舍不得回忆的老人,或者盖不起房子的人,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杂草越长越茂密,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更加过不去,走的人便越来越少以前的老房子和老路就在这样新旧交替的光阴里慢慢荒芜。
说话的功夫,大姨回来了,大姨已经75岁了,在城市里已经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了,却因为孙子的血管瘤要一年三、四次去北京看病,全家的收入都送给了医院。
哪里有偷闲的时间,而不得不一把年纪了还终年忙碌着,因为常年的劳累,膝关节积水严重,酸痛到不能正常行走,却还要家里地里的奔波着,照顾着孙子,方便儿子在外打工,好给孩子治病。
跟她说说孙子,拉拉家常,就已经不早了,下午还要赶回西安,便告别了大姨,她怕我久不回来,跟我说村子里好多路都已经不能走了,大路上又太晒,一边说一边拖着生病的腿非要送我到好走又阴凉的路上,见推辞不过,便拉着姨的手一路前行,大姨蹒跚着双腿,把我送了有200多米,直到能看到大路,才经不住我的规劝止步不送。
在这个镇上,我们村算是个大村庄,又在街道旁边,以前离镇上远点的人都会专门来我们村子里买房居住,而现在村庄竟然如此冷清,在村子里走了一圈,竟然只碰到了二婆和一个大妈,再也不复当日的盛况,除了蝉鸣,竟连狗叫声都不能听见。
沿着小路边走边跟爱人介绍,这家的伯伯以前写的一手好了,每到过年,求他写对联和人都排到了门外,而且分文不收。
这家以前的豆腐做的特别好,真材实料,价格公道都赶着到他家买豆腐,这家以前是吊挂面的,家里有个痴呆媳妇,但是干活是一把好手,镇上的人都知道傻子媳妇家的挂面做的一流......
以前我们上学时不管多早多晚,都是成群结队,说说笑笑,村子里人来人往,一点也不孤单,但是现在看到的都是一户户紧闭的庭院,不管以前的川流不息,还是络绎不绝,都变成了现在的门可落雀。
沿着大路返回西安,看着路两边的新工厂,矗立的高楼洋房,脑子里面浮现的却是以前村子里的热闹场面,鸡鸣狗吠,蛙叫蝉鸣,人声鼎沸,炊烟不断。
响应政府号召,建立工业区,建不建成不知道,但是农民没有了田地,就没有了依靠,现在的生活看似好了,都住进了高楼洋房。
但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还是农民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除过打工,还能如何生存,就像漂亮的村镇和古老的村庄,看似光鲜亮丽,可是能否感受到以前住在村庄里的温馨?
(文中所有配图均由作者提供)
王艳,80后,生于陕西商洛一个美丽的山村。
爱好广泛,无奈心性懒散,偶尔有感而发,随记下来聊有慰籍。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1、要求不违背政治内容,文字表达清新流畅,贴近生活;
2、本微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3、来稿一律请以附件形式打包word文档发送,务必请附带作者简介一份、本人照片一张。
4、稿费每月5号左右发放一次。赞赏即稿酬,读者的所有赞赏将全额发给原创作者。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