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设定目标时要注意,目标是有高下之分的
国内最火的运动是什么?有的可能会说是我们的国球乒乓球,也有的可能会说是足球。乒乓球我们很厉害,足球也是世界第一运动,但是在国内,最火的运动是篮球。
运动时间你可以去运动场所看看,几乎每个篮球场都会爆满,打球往往都要排队。而其他任何一种运动,都没有篮球的火爆程度。
在2018年腾讯做的一项体育调研中,在20岁以下年轻人和25-35岁成年人两个典型群体中,反馈身边好友喜欢篮球最多的网民,分别为52%和40.3%,在所有运动中排名第一。
那篮球为什么会成为国内第一运动,而不是其他运动呢?
原因有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项运动是一项团体运动。
那为什么团体性会促使篮球成为国内第一运动呢?因为团体运动有很强的社交属性。
你想啊,如果是跳绳、跑步等个人运动,要不要运动就完全由个人决定,想锻炼就锻炼,想不锻炼就不锻炼。而像乒乓球、羽毛球这种活动,也就两个人,两个人也很容易统一意见。但像篮球这种团体运动就不一样了,当你不想打球时,也会有一群球友叫你去,那碍于你不想被这团队排斥的心理,你就会坚持反甲。
有的人不就说了吗?打球不是打球,打的是人情世故。
我也是一个篮球爱好者,通过打球结识了很多球友。经常大家打完球后就去下馆子,喝喝酒,吹吹牛,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篮球的团体属性决定了,篮球会有更好的团结性,更容易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你要再不信,你看看各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最流行的运动是不是都是团体性运动,比如美国的篮球、棒球、冰球,韩国的棒球,欧洲非洲的足球。最流行的运动基本都是团体运动,基本没有个体运动。
理解这一点,你就理解我为什么说目标是有高下之分的,也会理解什么样的目标才最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显然,一个群体目标会比个体性目标更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为什么群体性目标更容易调动积极性
很简单,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有强烈的融入群体的本能。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指出人有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这五大需求,都与人的群体性密切相关,需要个体跟其他人合作互动。尤其是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3个需求是必须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的。
想当年,邱少云、董存瑞,为什么会牺牲自己?不就是为了实现老百姓都能吃上饭这个群体目标吗?假如他们只是一个人的话,没有这个群体目标的话,我不是贬低他们,大概率他们就很难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人是社会性动物,合作是人的主旋律,因此人才重视尊重、归属感,甚至为了融入群体,我们会牺牲个体的一些利益。这也是为什么群体常被称作“乌合之众”的原因,一旦融入群体,个体的自由意志就会被虚弱,就会被群体裹挟着前进。
也正因为如此,当人的目标是与群体利益息息相关时,人就更容易有责任感,因为这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群体的事。
假如只是自己个人的事,那放弃也就放弃了,自己承担后果就是了。但是如果为了一个群体,就不能轻言放弃,必须坚持。因为一旦放弃,就可能出现社会性死亡,被整个群体所排斥。
因此,假如孩子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为了考上清华北大,一个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你说哪种更容易让人产生责任性,更容易产生一种持久动力?显然,为了中华之崛起这种目标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强烈责任心。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群体性目标
既然群体性目标更容易激发孩子的责任心,那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群体性目标呢?
其实不用我们刻意激发,孩子本身就有强烈的建立群体性目标的意愿,因为他们也是具备社会属性,也想强烈的融入我们这个社会。因此在孩子进入青春期进行定位时,他们会有强烈的、想要赢得整个社会的意愿,也是想确定一个群体性目标的。
只不过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自我认知不足,也没有相关的社会经验,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因此也难以选择确定自己的群体性目标。
这就需要父母做两个准备:
1、培养孩子的爱心
父母要多给孩子为别人负责的机会,培养孩子的爱心,千万别什么都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心理。
孩子一旦形成自私自利的心理,就很难产生群体性目标,他只会觉得别人都应该围着他转,他就是世界的中心。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当父母老了之后他们都不会管,更不用说产生群体目标,想为整个社会群体做贡献了。
其实培养孩子的爱心也很简单,就是父母多孝敬父母,外出时尊老爱幼,放假时带孩子做一些公益活动。平常在家时,也不要让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干,多给孩子一些承担责任的机会,让孩子干一些家务,为整个家庭做贡献。
总之,多给孩子一些承担责任的机会,让孩子照顾别人,孩子自然就会有爱心,就不会只考虑自己。将来孩子即使对学习没有太大兴趣,他们也会为父母考虑,为了父母也会努力学习。
2、多让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实践,感受这个社会的弊端和痛苦
如果说孩子没有感受到我们这个社会的痛苦、弊端,那他又怎么会产生一个群体性目标,又为什么而努力呢?
鲁迅因为看到医学救不了中国,所以才弃医从文;周恩来总理因为看到国人饱受外国人的欺凌,才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马云看到商家交易的困难,才有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们无不是发现了某个社会弊端,而且并且感受到了这个弊端的痛苦,然后他们的责任心激发,为了让减少这种痛苦对其他人的影响,于是才有了相应的群体性目标。
这就是群体性目标产生确立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想让孩子建立产生某个群体性目标,就不能让孩子天天呆在象牙塔里,必须得让他们感受到某种群体性痛苦,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建立群体性目标的可能。
所以从孩子懂事开始,父母就应该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感受这个世界的弊端和不足,那当孩子进入青春期,要开窍时,他们就容易产生一个群体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