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眼电影观后感

【天空之眼】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我还是要再讲一次,我个人觉得【天空之眼】是一部真正的电影,他是一部真的靠着人物对白与表演,单纯的摄影角度与运镜吸住观众的作品。

凯瑟琳波威上校(海伦米兰饰)率领英国情报单位追捕一名女性恐怖份子长达六年,经由美军加入高空监视行动,好不容易在肯亚的秘密基地找到疑似她的身影,在特种部队准备活捉她时,侦查人员却意外发现该名恐怖份子正与其他人密谋自杀炸弹攻击,凯瑟琳为了防止伤害,下令轰炸秘密基地将敌人歼灭。当无人战斗机驾驶员史帝夫(艾伦保罗饰)瞄准目标后,却发现这个看似「秘密基地」的房子竟然是一般住户,而一名女童更跑进他的攻击范围玩耍,原本单纯的跨国逮捕行动瞬间变成复杂难解的反恐任务。

【天空之眼】的构架相当的简单,除了必要的叙事镜头之外,他并没有华丽的特效爆破,没有枪战,没有让人眼花撩乱的运镜或是凌厉的剪辑,就连出场的演员也很少,全片可说几乎没有临时演员,所有的角色都可称得上是重要的角色、没有任何一颗毫无意义的镜头。就连出现的场景也不多,而且反复地出现类似的角度,几近于1960年代的电影,讲故事的方式可说是单纯中的单纯,古典当中的古典;然而就凭着成功的脚本内容以及精准诠释的选角,这部电影光是用这种类似舞台剧的方式呈现(但是是这种单纯、精准又赤裸裸,完全不包裹花俏的糖衣的诘问,或许才是让观众直接感受核心问题的最佳方案),就让观众会看着行动的展延看到揪心,会为电影情节紧张,也会为了不同的价值辩证思索。

这部电影试图透过一个军事联合打击行动,抛出了一个大哉问:当你有权利掌控他人的生死,却一定会波及无辜时,该怎么办?片中为了这个问题,从核准最后行动许可与否的内阁、到下达实际指令的战情室、实行侦查辨认的单位、掌控无人机打击的控制室到前线行动的探员,在军事行动当中的各个环节都安插了重要的角色来让观众感受身处当下环境所会遇到的问题,于是,一个我们平常觉得很简单的逮捕行动,拖拖拉拉的走了九十分钟,可是在这九十分钟当中,观众一点都不会无聊,随着剧中角色对政治局势的考察、合法与否的争执,到最后升高到道德观与政治现实的拉锯,乃至于长官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软硬兼施的压制下属逼着做出妥协的评价等等,每一个环节都牵动观众的心弦。而且电影当中丢给观众的信息其实足以让观众思索上好几天都没问题。

饰演将军的亚伦瑞克曼、战情指挥官的海伦米兰、乃至于掌控无人机的亚伦保罗以及巴克哈德阿卜迪等人,都很衬职的演出他们所饰演的角色,但是这种电影会让他们做有水准的发挥(至少不会是那种惊鸿一撇只讲几句话的戏份),但是限于每个角色出场分配的平均时间,演员们也不太有机会能拥有「超越水准」的表演,但是拜这些成功的选角以及导演给予足够的发挥空间所赐,【天空之眼】后半段的每一场戏都是剧力千钧、张力十足的戏码。

从每个参与程度不同的角色,可以看得出人对于自己所看不见与不了解的事物有多容易就可以下片面的决断,当你是握著板机,发射出去就可以杀掉一群人的操作员,要下手难如登天(不过每当我看到电影当中出现这种下属因为坚持自己的专业与良知顶撞上司,甚至说出:「我是在教你怎么做事」这种台词之时,也忍不住肃然起敬,因为这种精神根本就只存在于电影当中啊),但是如果你刚刚吃坏肚子在厕所里头拉肚子,或是正在陪客户打台球,人家问你可不可以因为打击恐怖组织波及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几乎可以想都不想的立刻回复,很讽刺的,身处核心者在无法下决定的时刻,竟然要去征询不了解现场者的意见,因为核心者对于担负责任的压力是如此之大,大到需要有人也同意来分担责任,才会多少觉得自己不是坏人,可怕的是,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常态,无论是政治现实或是日常工作皆是如此。

除了对于比较表象的「杀」与「不杀」之外,我所投注的质疑,是剧中人物们念兹在兹的「致死数据」,当射击导弹对于无辜者有高于百分之七十的致死率,那下手就是残忍,那百分之六十的致死率,难道就不残忍了?另外,电影当中无处不在的无人侦察设备也是一个批判,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没有真的看到他们想要攻击的对象,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只是一个工作人员使用辨识软件告诉大家相似率是多少而已,到了最后,当无人机的镜头在确认攻击对象之时,使用长时间的鸟瞰让观众盯着那根本不成人形的残骸,然后数据显示相似性之时,那也是一种深刻的指控。

总体而言,【天空之眼】不是一部华丽的电影,简明的多线叙事以及固定单纯的场景切换,基本上很类似以往在1960年代,像是【奇爱博士】、【奇幻核子战】这类以剧情进展和对话取胜,不特别讲究特效与炫技运镜的电影,然而正因为选择这种说故事的方法,他也很精准的让观众可以认真的感受他所丢出来的批判与诘问,而观众还因此从当中感受到娱乐与反思。

我再次的强调,【天空之眼】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转载于暮冬博客:http://www.bengcun.cn/90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