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大家」观林风眠《重新评估中国绘画的价值》有感

一个文化的振兴需要一个一个时代的人来推荐和完成,相对的,一个文化的衰败也是同样。我曾经说过,中国画走到今天没有思想,没有文化,画面不伦不类的原因。是晚清对外输送的童子留学生开始,特别是康有为以思想家的身份提出的“中国画衰败之极”之论,又有徐悲鸿、陈觉玄等对其进一步的宣扬、发挥后,中国画开始了其丧失自我,迷茫的时代(虽然这个时代,很多画家异常的活跃这也可能是中国画的回光返照!)。

林风眠作品

关于中国画的近一百年的发展,我们需要细细地回顾这近一百年的历史。慢慢地去品味,去分析,去寻找造成现有时代中国画丧失自我,没有思想和文化的原因。1929年,林风眠先生发表了一篇《重新评估中国绘画底价值》的文章,这篇文章写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冲破一切的束缚,是中国画有复活的可能”并讲述了需要怎么去做。林风眠先生,讲了三点。

林风眠作品

一、绘画上单纯的描写,应以自然物象为基础。单纯的意义,并不是绘画中所流行的抽象的写意画——文人随意几笔技巧的戏墨——可以代表,是向复杂的自然物象中,寻求它显现的性格、质量和综合的色彩表象。由细碎的现象中,归纳到整体的观念中的意思。

二、对于绘画的原料、技巧、方法应有绝对的改进,俾不再因束缚或限制自由描写的倾向。

三、绘画上的基本训练,应采取自然界为对象,绳以科学的方法,使物象正确地重现,以为创造之基础。(为了可以使自己更好地解读林风眠先生所讲的这三点,建议观者去观《重新评估中国绘画底价值》的全文)

林风眠作品

林风眠先生提出的这几点,我们不要单纯的去理解文字的意思,也不要因自己之喜好来定义其对与错,更不要因为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而影响自己的判断。我们要看,这是在什么环境下写的,这个环境包含,社会环境,政治背景,教育背景,当时的国是强大还是衰败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理性地分析其所写之文。

徐悲鸿作品

中国画的文化,在历史中包容吸取了许多的文化基因,但是以前历史中所吸取文化的原因,一是国之强大期,此时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所以我们对外来的文化基本是融之,改之,把其改成适合我们文化所组要的文化因子。二是,朝代更替期,因为政治,稳定社会,国家治理的需要,原有文化的保留和发展往往比前朝更为的正统。所以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经历了无数的战乱都没有断掉,没有丢失过,文化自信一直扎根在我们的血脉中。也因为如此,中国画的发展也是一直在文化脉络中进行。

徐悲鸿作品

而我们观近代,晚清、民国,这是我们国力最为衰败,被列强侵略的时期。朝廷、政府为了迅速学习西方文化,大量的派遣留学生,去学习新思想和新知识。希望这些学子学成后救国救民。可岂不知,国之衰败与文化无关,而是当时朝廷与执政者的腐败和对我们文化的运用失败所造成的。纯属于人为因素,非文化之过。可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因素,没有几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造成了这些新学认识大肆地抹杀本土文化,弘扬西方文化和东洋文化。也因而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

徐悲鸿作品

说这么多并不是讲徐悲鸿、林风眠等没有艺术高度,因为如果他们在艺术上无所成就,又怎能影响中国画的发展呢。只是说他们留下的绘画思想有所偏激。如果说他们自己运用,还好,因为其知自己所学,知自己所用,知自己所表现的思想。可以把这种还未有成熟的论证用于教学,大肆地弘扬,实为不智。更是为中国画的发展留下了无数的祸端。以至于造成了中国画的现状。

(0)

相关推荐

  • 李小山 | 他的史诗

    我与杨佴旻虽然结识时间已久,但真正在一起相处,则机会不多.以我的直观感觉,杨佴旻不是高调的人.与许多喜欢做画外功夫的画家相比,他宁愿守在画室里埋头画自己的画.我一向比较逆反,当多数人过于收敛和谦虚,不 ...

  •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知识汇总

    自学: 1.中国古代仕女画重要代表作:捣练图(全画37厘米*147厘米)唐代张萱. 2.捣练图:以中国传统长卷形式,表现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全画不画任何背景,着重刻画人物动作 ...

  • 「书画知识」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现在喜爱书法和研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初学者往往充满困惑.我接触最多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初学书法从哪种书体入手;一个是怎样欣赏书法艺术. 赵孟頫<前赤壁赋> ...

  • 「书画欣赏」明代浙派大家蓝瑛画作欣赏

    蓝瑛(1585-1664),一说(1585-约1666),明代画家.字田叔,人物画像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 .钱塘(今 ...

  • 「书画知识」书画用印的讲究

    中国的印章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见之于古书画上钤盖最早者,应以唐太宗"贞观"年号的联珠印为始. 宋代以前,画家都不在自己的书画创作上钤印.宋元以后,钤印蔚然成风.历代收藏家对于古代 ...

  • 「书画欣赏」 清 钱沣 楷书《乐志论》册

    钱南园书乐志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钱沣(1740-1795),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 乐志论.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布.竹木周帀.场圃筑前.果园树後.舟车 ...

  • 「书画欣赏」 明 娄坚 行书手卷《茶赋》

    明代娄坚行书<茶赋>卷,纵24厘米,横257.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娄坚(1567-1631)字子柔,上海人.明代学者.书法家.工书法,诗清新,与同里唐时升.程嘉燧并称"练川三 ...

  • 「书画知识」什么是写意画?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 ...

  • 「书画欣赏」 董其昌《临褚遂良枯树赋卷》

    董其昌行书 <临褚遂良枯树赋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结体疏朗,气脉贯畅 <临褚遂良枯树赋卷> ▼

  • 「书画欣赏」 赵孟頫与文征明合写的小楷《汉汲黯传》,值得珍藏

    <汉汲黯传>写于延估七年(1320年),是赵孟頫著名的小楷作品.作品中缺197字为明代书画家文征明所补. <汲黯传>,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每页纵17.6cm,横 ...

  • 「书画欣赏」 明 董其昌 行书手卷《宋词》

    明代董其昌行书手卷<宋词>,纵25.5厘米,横142厘米.无纪年.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镇)人.官至礼部尚书.董其昌精于书画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