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激情,班主任工作的发动机》
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师全部的激情在于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
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如果按照教学法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
——赞可夫
巡课的时候,如果看到一个班级的学生无精打采、死气沉沉的,看看上这堂课老师也必定没有半点激情。相反,如果看到一个班级的学生兴致勃勃、目不转睛地被老师引领着探索未知的世界,他们的老师也一定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情绪饱满、激情四射。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能让人兴奋,充满活力,如果发挥了它的积极性,便能使人产生超常的力量,出色地表现自我。拥有激情,会让人自信、能力更强,它是成功的催化剂。
美国学者皮尔曾说:“你的激情将会感染、激励和吸引他人。他们将为此而爱戴你,他们将为此愿意伴随你前行。”如果班主任对教育学充满激情和渴望,那么学生就会对你所教的课程和所说的教育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地听从你的教导,并把激励化为鞭策进步的力量,努力成为优秀的人才。
正如《亮剑》中李云龙描述的那样,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班主任充满了激情,他的班级就充满了激情,一个教师充满了激情,他的课堂就充满了激情。
有激情的老师什么样的?赞可夫说:“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的全神贯注是很重要的,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当教师站在课堂上的时候,应该是满怀激情的,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每天怀着期待、快乐的心态等待老师走上讲台。
激情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状态,激情的短暂性和工作的反复持久性是矛盾的,要始终在需要的时候保持良好的最佳状态,必须学会处理好激情的培养创造和维持之间的关系。激情,不能无节制的消耗,否则总有一天会变得麻木甚至枯竭。作为班主任,肯定深有体会,感触颇多,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对班主任和教育都是关系重大的。
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源于我听过不少班主任跟我诉苦,“干了这么多年了,真的干够了”“年年干着一样的活儿,太没意思了”。我也见过不少的班主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干着重复的工作,看不到一丝波澜,感觉不到半点的激情,充满着满满的职业倦怠。
今年是我教学的第十三个年头,按理说,十三年了,我似乎也可以倦怠一下了,然而我还真没有,不仅没有,我觉得我似乎越来越有激情了,呵呵。细想来,自己也想探究一下原因,或许对后来人有些帮助也未可知。
激情,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根源于兴趣、深沉真挚的爱、强烈的责任感和好胜心,这是激情永不枯竭的源泉。人的第一兴趣是天生的,第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说自己是个天生爱学生的人,似乎有点假,如果说跟学生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慢慢地便会产生感情,则是实情。像我,原本没想当老师,然而有了自己的学生以后,便再心无旁骛了。虽然有时也会被学生气得七窍生烟,虽然不能像父母生儿女气的时候安慰自己:“亲生的,亲生的,随我,随我……”有时咱也会安慰自己:“当年咱也这么气老师来,报应,报应……”孩子毕竟是孩子,什么都好了,还要老师教吗?
有自尊心的人,尤其是像我这种有强烈自尊心的人,在强大的竞争力和舆论压力面前,责任心和好胜心总会被激起。我的性子是属于典型的遇强则强,绝不轻易服输。记得在一中的时候曾经跟别的班主任暗暗较劲,早晨你六点到,我就五点五十,你五点五十,我就五点半,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这种天生不认输的性格,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帮了我不少。我总感觉,当老师,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要传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有责任心,爱学生,爱这份职业,不能输给别人,要有争强好胜的心。哪怕没有对手,也要给自己设立一个假想敌。
记得几年前,无意中看一本书,扉页上有作者的介绍,我发现他跟我的岁数差不多,但是成绩密密麻麻的一堆,我觉得大受刺激,感觉跟人家比起来,我真的差不多是一条咸鱼了。当时我就去复印了这个人的资料,贴在我背后的墙上,以做警示。
写到这里,有时觉得自己是个矛盾体。我虽然好胜,却又淡泊名利,有些别人很看重的东西,我却偏偏不愿意刻意去争夺。一直以来,除了专心教育学生,我很少去关注自己能不能评个什么先进或是优秀教师,每年最后的综合考核,我从来都是连看都不看,直接签字,多少名,我并不关心。然而对于学生的成绩,却是我一直最关心的。中国古代哲学里,佛家和儒家对我的影响最大,佛家的清净洒脱、儒家的积极入世,在我身上融合在了一起。
言归正传,如果说激情是火花,那么激情的培养就是物质上的可燃物的积累和准备,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能量释放出来。创造激情,需要不断出点子,感受快乐,通过快乐的刺激酝酿激情,表现激情。
当然,我觉得还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一个人,应该有一点幽默感。当老师的,如果连点幽默感都没有,我觉得真是太悲哀了,自己悲哀,学生更悲哀。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我也愿意为别人制造快乐。平时我到哪个学科组,哪个学科组肯定是一片欢声笑语,因为我愿意笑,也愿意逗大家一起笑。正如我的课堂,我是快乐的,我也希望我的学生是快乐的。我相信,只要你给别人带来快乐,那么,你也会收到快乐的反馈的。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和感受。
有人曾经问我,你十几年了,一直用同一套教材,有的文章你都讲了好几遍了,你不烦吗?我说不烦,因为学生不一样啊,再说了,你可以换着花样教嘛!比如有一年我讲《劝学》那一课,我连书都没拿,空着这只手去了教室,我背一句讲一句,丝毫没有遗漏一个知识点,在学生惊愕又敬佩的眼神里上完了一节课,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在此之前我下了多大的功夫,至今想来都觉得挺得意。再比如,我曾经拿出二十分钟来专门记一个新班级的学生名字,我现在依然觉得,当时我调动了我所有的脑细胞,最终在下课的时候,我叫出了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学生至今觉得我能在二十分钟里记住六十多个人的名字,简直是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激情的维持,就像维持土壤中的生命,需要不断地施肥、除草、杀虫、补充阳光和水分等。设置障碍、寻求刺激、制造新鲜感是激情得以维持的好配方。要设法保持对教育的新鲜感,不能墨守成规,老调重弹,而是不断给自己充电,完善和创新教育方法,使自己处在一种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永不满足于现状,要做到更好,每天都是新的尝试,新的开始、新的感受。
正如赞可夫所说,教育激情是教师个人知、情、意三方面整体的体现。唯有真情、真意才能让学生动心、入神。唯有真知、真理方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有了班主任的激情教育,才会有学生的接收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的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教育教学气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