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胜文则野069 罗马柱再加工 20200501林海微澜

切陈年海黄罗马柱是个技术活。
首先,外形是个窠臼,越不得雷池半步。有了这个外在的局限,指望着再加工能做什么,比较烧脑。
切得恰如其分,则不仅利用率高,器型也容易被下家接受,顺利变现,皆大欢喜。
切的不伦不类,就只好一声叹息了。
上图这件花瓶大概就属于没切好的,底屉过于厚重,舍得舍得,这一关不好过。事后诸葛亮,底屉其实可以切出至少一个印泥盒或者小笔洗,切后成器的花瓶,造型反而更得体。
能切花瓶的罗马柱当然好,最好的是直上直下,切笔筒。比如下面这个。
这个材料好的没得说,看看截面的年轮就知道分寸斤两。
原本外观脏兮兮的毫不起眼,铲子们标准动作的刀刮留痕,看明白了才敢谈价格。
清水洗涤去外面的陈污积垢,这才是老的皮壳,铅华尽洗。
得罪了,好像和不少人印象中的老黄花梨笔筒的皮壳不大一样。这是陈料海南黄花梨。
下图的小笔洗是切罗马柱之后的剩余利用。笔洗,印泥盒,大同小异的路数,总之尽可能地多加利用,每一分材料都值不少真金白银。这次的剩余利用,一个小笔洗,一个托碟。这是在下心目中顶级的海南黄花梨紫油梨。(老泥依旧,实在是懒到家了。)
下图是印泥盒,菠萝黄陈料。同样出自陈年海黄罗马柱。
讲究的还在盒面薄雕,从前的工手没现在这么贵。现在只要材料没毛病轻易不动刀,工钱往往比料钱还贵,太贵的小东西,不容易脱手。

能够稳妥地车制花瓶的陈年罗马柱,可遇不可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