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及检查费用
1.诊断:
1.1.辅助检查:
1.1.1.眼压测量:由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阶段眼压的改变不稳定,因此强调24小时眼压曲线的测量,为避免巩膜硬度对跟压测量的影响,建议早期诊断采用压平式眼压计进行测量。
1.1.2.房角镜检查:房角开放,房角形态不随眼压波动而变化,可见到梳状韧带、小梁网色素增多。
1.1.3.检眼镜检查:早期视盘改变不明显,以后杯盘比大于0.6,两眼相差超过0.2,视盘出现杯状凹陷(特点是上方或下方盘沿宽度比颞侧或鼻侧窄),盘沿切迹,血管呈屈膝状,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盘缘线状出血,视盘周边青光眼晕。晚期青光眼凹陷加重,视盘萎缩。
1.1.4.自动视野检查:早期多出现旁中心暗点,以固视点周围10°以内范围鼻上方最多见。还可见到鼻侧阶梯,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弓形暗点。中心视野出现暗点,周边视野可出现缩小,常在鼻上方开始,然后是鼻下方,最后是颞侧,最终可仅剩管状视野或颞侧视野。
1.2.诊断指标:多无自觉症状,早期极易漏诊。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健康普查来发现,其主要诊断指标有:
1.2.1.眼压升高:应注意在发病早期,眼压并不是持续性升高,约有50%的青光眼单次眼压测量低于22mmI奴,因此不能依靠一、两次正常眼压值就认为眼压不高。测定24h眼压有助于发现眼压高峰值及其波动范围。在某些巩膜硬度偏低的人,如高度近视,常规Schic)tz压陷式眼压计所测的眼压,往往比实际眼压偏低,须用压平式眼压计测量或测校正眼压,以测得真实的眼压。
1.2.2.视盘损害:视盘凹陷进行性加深扩大,盘沿宽窄不一,特别是上、下方盘沿变窄或局部变薄,视盘出血,及神经纤维层缺损均属青光眼特征性视神经损害。此外,双眼视盘形态变化的不对称,如C/D差值>0.2,也有诊断意义。
1.2.3.视野缺损:可重复性测出的旁中心暗点或鼻侧阶梯,常为青光眼早期视野损害的征象。采用(Goldmannn 视野计超阈值静点检查,或计算机自动视野计阈值定量检查,较容易发现早期视野缺损。视盘损害和视野缺损有密切对应关系,如两者相互吻合,其结果可相互映证。
眼压升高、视盘损害和视野缺损三大诊断指标,如其中二项为阳性,房角检查属开角,诊断即可成立。若缺乏眼压升高,但有特征性青光眼视盘损害和视野缺损时,可考虑NTG,但应注意与缺血性视盘病变及某些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视神经萎缩相鉴别。此外,一部分中央角膜厚度偏薄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因测量眼压低于实际眼压,也可误诊为NTG。
尚有一些辅助指标,如房水流畅系数降低、相对性传人性瞳孔障碍、获得性色觉异常、对比敏感度下降、某些视觉电生理的异常,以及阳性青光眼家族史等,对OAG的诊断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疲劳等病症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