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两性关系是逐渐聚合的过程,而亲子关系则是逐渐分离的过程,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爱孩子是为了更安全的离开父母怀抱融入社会。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孩子要长大独立,父母要懂得放手!
如何让这个分离的过程合理,体面,让孩子在你的世界里安全的退出。趁他还在你身边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尽情的去经历,体验。小时能为自己做主,长大后他才会有主见,有力量。人生就是一直在做选择,选择无所谓对错,人生的每次选择都有意义。小时多走弯路,长大后才会少走弯路。父母应该做的是学会抓大放小。
良好的家庭关系界限清晰,问题家庭互动一般是过度亲密,身份错位,界限不清,或者过度疏离失去角色权责。
心灵的两大创伤是被抛弃和被吞没。
被抛弃的感觉是来源于成长中自己的感受被忽略,没被看见。当一个人不被认可和接纳,会常常被深深的恐惧和焦虑占据,如果他自己觉得我不够好他就不配快乐绽放地生活。
被吞没的感觉是来源于成长中因为被过度呵护形成的被控制和压制。一味付出的父母带给孩子被吞没的感觉,一个一味付出的父母其实是缺少心理边界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包办是在削弱孩子的自由创造力,夺走孩子成长的机会,扼杀孩子生存的能力,剥夺孩子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权利。父母给的太多,就会失去孩子,孩子不是你个人的,他会在他的灵魂里长大。
父母应尊重孩子自然成长的节奏和秩序,给他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应该充满我们的思维和碎念,应洞察孩子的心理需求,划定适当的距离和界限。在他做选择时,不要轻易扑灭孩子的想法,不要轻易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你的天衣无缝,头头是道的道理他不会买帐。陪着他去体验,陪着他去静静侍味生活的滋味。
对孩子不放手限制了孩子探索世界的能力,其实是父母界限不请,是在替代孩子成长。当孩子不能自己主导自己时,他会以一种消极拖沓的方式演绎生活并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展示对父母的愤怒。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尚未来临就已经和家长进入“冻土”沟通模式了。父母的“爱”换来的是叛逆,对抗,冷漠。
之所以很多父母常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是因为父母把自己的焦虑无意识的转嫁给孩子。对孩子不放手,害怕控制不到,照顾不到,看不到。与其说是放不开孩子的手,不如说是不愿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进入一个不确定的状态。能承受对孩子的磨练是对父母自己的修炼。有时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如果我们不去成长而把焦虑无意识的转嫁给孩子,我们就和孩子绑定在了一起,共进退,同悲喜,我们就成了孩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他身上担负了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出问题。
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协助孩子,由自己来完成创造自己的过程,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是生命成长的最核心。对生命的束缚,限制,篡改是家庭教育的极大误区!每个孩子都想活出自己想要的生命状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他有权力做他原本的自己!
支持孩子成为他本来的样子,而非你希望他们的样子,当你放下期待孩子成为特定的样子的执着,他们会变得更加可爱。当你接纳与经验孩子真实的样子,这才是爱的诞生。(稻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