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生,二回熟?这好像不适用于瑜伽练习

(读《传承》观后感,结合个人练习感受,希望图书和瑜伽的智慧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时,我觉得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在练习瑜伽体式时,对于某些体式会特别地向往,比如倒立,认为做到倒立就很酷。无论自己身体是不是准备好,都要体验大头朝下的快感。但对于某些体式,内心就会很抗拒,就会不愿意做。纵使有老师亲手调整,身体也会不听使唤,顽固抗衡。

Mark and Joanne Darby在1979年相识,当时两人都在Mysore追随Pattabhi Jois学习,后来在印度定居,和Pattabhi Jois学习四年。他们共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出生在印度。夫妻两人现在住在加拿大Montreal,四处旅游、教学。

Mark Darby在《传承》中分享了很多体式身体第一次容易做到,反而第二次会变难的原因。

“根据我的观察和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说,当人第一次练习新动作时,身体往往还在状况外,所以可以非常放松。Pattabhi Jois会在你身体可以承受的状况下,帮你尽量做到这个动作。到了第二天,他知道你的身体可以做到,但是你的身体这时会跟你说:‘我不想做那么深,因为好可怕。’他会迫使你进入动作,尽管你的身体反抗他的调整,他还是会带领你进入动作。但是抗拒会带来疼痛,如果你不抗拒,你就可以继续进步。他会一直鞭策你,直到你的身体放弃对抗,让你自己做到动作。

肌肉伸展过后就会软化、放松。如果有人帮你做到某个动作,之后你一个月没有练习,那么你下一次练习时,还是要靠别人重新帮你进入动作。如果有人每天协助你做到某个动作,最后你的身体终究会软化到某种程度,让你可以舒服地进入动作,这就是Pattabhi Jois的教学方式。

因为身体延展的程度已经超越了它平常习惯的范围,它需要时间修复。但是若不给它时间修复,它就会抗拒这样的延展。”

睡龟式, by插画爱好者蓏蓏

Mark Darby说的这种情况,我深有体会,比如圣哲马里奇式D,一想到我就会怕怕的。我的身体本身很僵硬,练了这些年,依旧不觉得自己很柔软。记得夏天我去颐和园拍拜日式A的外景,虽然那些视频公开得不多,但拍摄体验对于我是一次难得的经验。

有位大爷从我身边走过,跟我说:“练瑜伽那?你身体真软。”我笑了笑,一时没反应过来,因为柔软跟我似乎不太配。后来,我想明白了,应该是拜日式A里有个前屈体式,凑巧我的前屈还行,从髋部折叠手能碰到地,在外人眼里,这应该是柔软的体现。

圣哲马里奇式D,还挺难的,一边要盘半莲花,另一边要做扭转。我是做过几次阿斯汤加一序列之后,才渐渐找到扭转缠绕的力量,勉强把圣哲马里奇式C做到我的极限。对于圣哲马里奇式D,真的就是充满了敬畏,其实是告诉自己差不多得了,别把自己掰伤了。但瑜伽课上,老师的眼睛是雪亮的,她能一眼看穿你的实力,不允许你有保留。蕾宝就是这样一位火眼金睛的老师。

我记得,有一次到了圣哲马里奇式D,她恰巧走到了我身边,那是右脚盘半莲花,向左侧扭转。OMG! 瞬间我的心里就有了小紧张,因为意识到她会帮我进入体式。好吧,我就像个提线木偶一样,任由蕾宝摆弄,她会不停地跟我说放松,放松。我虽然听着,但大脑真的不听我使唤。好像有一个瞬间,我真的盘好了半莲花,然后身体向左侧扭转,双手在背后有一点点交扣。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那是一个梦幻的瞬间,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离那个体式那么近。一年多之后的今天,当我自己在家练习阿斯汤加一序列时,到了圣哲马里奇式D,我依旧是囫囵吞枣糊弄过去的,打心里就觉得自己是做不到的。如果仔细分析我的心理活动,包括我自认为柔韧性很差,这样的体式,就不想勉强自己了,害怕一不小心把自己拉伤了。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心,让我对这个体式有点小恐惧,从而内心也有小紧张。

人的身体很聪明,当我的精神紧张时,身体也会不自觉地紧绷。对于扭转体式身体越放松,扭转才能更深入。我的紧张情绪会不自觉地蔓延至全身,又怎么可能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有所突破呢?但现在我好像有点懂了蕾宝的指导,放松很关键。下次,如果再有机会有老师指导我这个体式,我会完全信任老师,把自己交出去,脑海中不断重复着放松的口令,剩下的就交给老师带我实现突破。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初尝某个体式的滋味时,倘若我还能稍微记得这个体式的感受,会比较好。因为我不能总依赖着老师的外力做到这个体式,我要努力用自己的身体,找到拮抗,进入体式,这个过程不容易。那些看起来有些变态的体式,我想身体应该也不会太舒服,所以第二次再做时,也许身体本能地会有反抗。而我只能用自己的咒语去冲破这些障碍了,那就是“放松”。

很多时候,我不会以体式为终极目标,但我发现体式有个很大的魅力,它就像一个桥梁,连接着我和我的身体。在练瑜伽之前,我几乎不会关注身体的感受,只有身体不舒服时,才会想着休息。练瑜伽久了,我会更愿意关注哪怕体式中一个小小的变化,对身体的影响以及身体给我的反馈。

也许,身体的职责就是为我们所用,但我现在愈发不想过度消费身体,我更愿意尊重身体,按照它的习惯与它相处。只有我们彼此和谐相处了,会产生1+1>2的效果,这应该算是一种双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