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饿也可能发胖?——身体有话说
发掘力量最深处,点击关注
胖瘦一部分由基因决定,而更大的部分和摄入-支出、以及极其强大的内分泌调节有关。
人胖了还是瘦了,最直接的关系是摄入(吃)与消耗(基础代谢+体力消耗+脑力消耗)的减法比值。而多余的能量优先会使用在哪里,则和内分泌有关。内分泌调节极其复杂,很多人的最大误区,就是饥饿减肥造成的内分泌恐慌而变成虚胖。
胖了还是瘦了,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摄入和支出的平衡关系。这没错,在正常生活环境和正常饮食中,这种少吃多消耗的方案没毛病。然而现实是,我们不能忽略内分泌调节对外界环境的反应。
内分泌的功能调节为了让身体更加适应环境,换句话说,环境变化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内分泌系统,指导人的变化。人体在几万年的进化体系下,有它自己的逻辑。
让我们看看身体这个自动出发的调节智能系统,会如何影响减肥大业。
人是能够饿成虚胖的
如果你为了减肥,多运动,吃的却很少,身体通过各种渠道接受的信号就是:这个人一直在运动,可能是捕猎,可能是种田,也可能是躲避灾害,但是却吃不到东西,储备能量告急。这说明环境很危险,在闹饥荒,没准哪天就饿死了。所以内分泌会进行调节,一旦你吃进去食物获取能量,会优先转换成脂肪储存起来,以便应对下一次饥荒。更糟糕的是,肌肉是身体里的“耗能大户”,为了提高生存概率,内分泌也会让肌肉减少。
所以你会惊讶地发现,多运动,少吃,结果肥肉更多了,肌肉更少了,没精打采,基础代谢降低能耗也少,稍微吃点就会更快地胖起来。这,这,这根本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啊。
吃太少造成身体危机感,内分泌调节功能让人变成了“虚胖”。虚胖这个词我一直觉得特别妙,有虚又胖,真是人艰不拆、老天爷尴尬而不失礼节的微笑。
健美运动员需要少吃多餐,是体脂能够降到特别低的必要前提。少吃多餐,就是告诉身体,环境很安全,永远有的吃,不用储存过多的脂肪。
人是能够冻成肥胖的
另外,如果冬天穿的特少,人也会胖。因为环境很冷,人要保温,没有足够的衣服,内分泌就会调节人体去适应这种寒冷,指导身体优先长出更多的脂肪,保暖求生存啊。
最典型的冻成胖子案例就是冬泳爱好者,绝对没有脂肪特别少的。在能量消耗减肥和面临受冻危机需要增加脂肪之间博弈,人的基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储存脂肪。毕竟,活下去是优先级最高的。
女生冬天穿短裙,也要注意啊。
人是可以焦虑胖的
刚才讲的内分泌调节对应的是环境反馈,还有不能忽略的就是情绪影响。如果一个人面临很大的压力,比如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心情不好,也可能会长胖。道理和吃的太少造成的危机感类似,身体其实分不清这到底来自哪种压力,于是,多存点儿脂肪,以备不时之需总不是坏事。
压力大的人容易变胖,过程也是个简单的连锁反应,环境压力也好,情绪压力也罢,都通过内分泌系统来调节,更倾向于储存脂肪,这就是所谓的“过劳肥”。压力下的过劳肥也是一种虚胖。
另外,压力大还会让胃口增加,倾向于吃更多甜食,吃更多脂肪,甜食和脂肪的高能量对处在危险环境中的人来说,是最大的慰藉。女生一生气就爱吃零食,也是这个原理。如果你还不太理解,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在外出差,手机电量只有4%了,你很焦虑,这时,遇到一个充电宝你会不会玩儿命地充电啊?
所以啊,如果想减肥,两个层面都要考虑。第一是从能量摄取和能量消耗上做减法量化,能量摄入少于能量支出,这是瘦下来的前提。第二个是让身体感觉到安全,没必要储存过多脂肪救急,这需要不挨饿,不受冻,不焦虑。
于是,适当吃喝,多运动,保持好心情成了最优的解决方案。适当吃喝,身体感受到环境没压力,瘦点儿也不怕,反正随时能找到吃的;运动过后心情好,运动增加消耗提高新陈代谢,运动提高了基础代谢,能耗增多;运动后的修复消耗大量能量,也让多吃点儿成为可能。
总之,适当吃喝、多运动,是减肥的健康高效之路。当然,按照本文的逻辑来看,其他方式也可以有,你不妨自己做个算法看看,比如少吃多餐总量控制、增加脑力消耗、做高强度间歇提高基础代谢和修复耗能……运动的额外好处太多了,我还是特别推荐适当吃喝加多运动这个方案。
题外话,基因会部分决定人的胖瘦体质,主要也是基因层面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天生胖的人更倾向于将能量优先转化成脂肪。小孩儿成长时期对于胖瘦起的作用更大,小时候吃很多,小胖子,会从细胞层面增加脂肪个数,长大了就更容易胖。——孩子还未长成之前,细胞分裂旺盛,如果吃很多,会长出很多脂肪细胞。而人在长大后细胞个数就没啥变化了,胖瘦只是和脂肪个头膨胀有关。——从小就胖的人更难减肥,脂肪细胞数量多,而且从小就习惯胖乎乎的幸福感,长大了也容易“不忘初心”地胖下去。
黑跑黑话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胖瘦在自己。。”
能量摄入-支出的数值差,内分泌调节的能量分配,决定了脂肪多寡。
相关文章:
别忘了点赞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