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知俗——泰兴奇特的方言与泰兴奇特的一个村俗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笔者对桑梓泰兴的成陆、人口迁徙、方言形成及历史进程曾于多篇拙文陆续的作过介绍。在此,再略做一番回顾。
三千年前,长江河口在镇江、扬州一带,镇、扬以下为海湾,泰兴尚未成陆,烟波浩渺的海面上奔腾着汹涌澎湃的广陵潮。到了两汉时期,由于长江上游土地开发,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泥沙沉积,泰兴东部、北部地区渐成陆地,才相继出现了济川、柴墟、东阳等繁华小镇。特别是位于江、淮、海三水交汇之处的济川镇,更成为“贾舶商帆多由此入”的水陆码头,于是乎,魏文帝曹丕临此而留下了千古名篇《济川赋》。
如果问,我们泰兴人的祖先是从何时何地而来,那么大致可由这篇《济川赋》推断,自两汉时期我们泰兴这块土地从江中横空出世起,我们泰兴人的祖先即从北方迁徙到这里来了,并因此而产生了我们泰兴本土独特的方言。我们泰兴虽与泰州、泰县(现泰州姜堰区)相邻,并统称为“三泰”,但本土泰兴方言却与泰州、泰县的方言有很大的区别。本土泰兴方言卷舌音很多,而泰州、泰县,包括相邻的大丰、东台、海安、如东等地的方言都是没有卷舌音的。没卷舌音,这和苏南方言非常相似;而有卷舌音,则一般是以北方人为主的。
另外,我们泰兴人多称呼外公为“婆姥姥”,这个称呼和北方人称呼外婆的叫法是非常相近的,且非常奇特,恐怕是国内唯一的这样的叫法了。况当时曹魏已统一了北方,三国鼎立的局面早已形成了呢。
由此可知,本土泰兴的先民首先应该是北方人,后来才又有了东西南北许多地方的移民陆续迁徙到此,尤其是明初从苏州阊门和山西洪洞来了大批的移民到泰兴,从而使泰兴的本土方言兼收并蓄而更具有了其独特性,形成了以北方卷舌音为主,兼顾吴方言和江淮方言的独特风格。
这里试举几例。其一,与时间有关的方言。辰光(时间、时光);早更头嘎(大清早天蒙蒙亮的时候,拂晓);八大老早(很早);晏咯啰(晚、迟);早起(早晨);小日中(接近中午);日中(中午;又有“中饭”之意,例:快点家来吃日中);老日中(中午偏后);晚茶时辰(中、晚饭之间吃小餐的时候,下午三、四点钟);掸散暗(黄昏前);夜上(夜里,天黑以后);新近头里(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清明脚下(清明节左右。另有“端午脚下”、“月半脚下”等说法);腊月黄天(腊月);年脚下(临近春节);初头嘎(农历每月初的几天);昨朝(昨天);夕子(又称先子,即前天);夕夕子(大前天);门朝(明天);后朝(后天);外后朝(大后天)。其二,与亲属名称有关的方言。老爹(又称老老,即祖父、爷爷);奶奶(祖母);爹爹(老子、父亲);大大(又称大嬲,即伯父);牙牙(又称奄嬲,叔叔);嬷妈(伯母的统称);大妈(大伯母);二妈(二伯母);䙓䙓(姑母);姑爹(姑母的丈夫);姨老爹(父亲的姨父);姨奶奶(父亲的姨母);婆老爹(亦称婆姥姥,即外祖父);婆奶奶(外祖母);舅老爹(父亲的舅舅);舅奶奶(父亲的舅母);舅子(妻子的兄、弟);亲翁(子女爱人的父亲);亲家母(子女爱人的母亲)……至于泰兴人特有的方言——杲梓(东西);釜冠(锅盖);上苏州(睡觉)等等,就不一一去列举了。
这些方言无不体现了泰兴人豪放质朴的性格,同时也说明其母语正是来自于北方方言区的,并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成多元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泰兴方言的。
说罢独特的泰兴方言,再说泰兴有一个村的独特的年俗。我们知道,在中国,人们在旧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有守岁的习俗,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要慢慢吃,可以一直吃到深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正月初一,春节过大年。然在我们泰兴有一个村却便便不是这样的,这个村就是泰兴市原马甸镇的黄西村(现隶属泰兴市滨江镇)。
当全国人民都在除夕夜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时,黄西村的人们却和往常一样劳作;直到大年初二,男女老少才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的过年。黄西村人把正月初二定为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个特殊的民俗背后还有着一段故事呢。
相传清乾隆三十八年,黄家的老祖宗黄氏兄弟从姜堰(泰县)挑着箩担,逃荒至泰兴李秀河小镇西头的一块地方,搭棚落户,乞讨为生,日子很艰苦。大年初一这天,黄氏兄弟外出拾草,在坟边挖草时发现一个坛子。兄弟俩打开坛子一看,惊呆了,原来坛子里面装满了白银。穷苦的兄弟俩从来都没过过年,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会时来运转,意外地获得了这么多银子。兄弟俩把坛子搬回家,大年初二,二人就到李秀河镇上去,把过年需要的吃的用的买全,回家放鞭炮,设席守岁,从此,兄弟俩就把初二定为守岁的日子。
年后,黄氏兄弟又因好心安葬了地藏王庙的和尚而得到了很多金银财宝,他们就砌房造屋,娶妻生子,从此人丁兴旺,逐渐发展形成了现在的黄西村。后人不忘老祖宗是在初二发迹的,于是将初二守岁的习俗流传至今。
泰兴黄西村独特的年俗,即使在全国,也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黄西村大年初二守岁,已作为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传承了。呵,佤泰兴镇是个不凡之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