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 王祖远 汽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只有偶尔出现的一蓬蓬骆驼刺.一株株胡杨树和一丛丛红柳木.我心血来潮.给它们封了个绰号.叫抗旱防沙的“戈壁三杰 .

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 王祖远 汽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
王祖远
汽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只有偶尔出现的一蓬蓬骆驼刺、一株株胡杨树和一丛丛红柳木。我心血来潮,给他们封了个绰号,叫抗旱防沙的“戈壁三杰”。
为了揭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若羌县以东120公里的楼兰故城之谜。我从天山南麓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库尔勒起身,沿一路沙尘,把自己交给了一辆全身散了架似的陈旧的老爷汽车。
九月的南疆,天地间干焦欲灼,或许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烧为灰烬。这里年降雨量不足3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3000毫米。在这样一种人类难以想像的环境里,我所敬慕的“戈壁三杰”却依然生存,是它们在我来回1200里的行程中,不时地在路边闪现,安慰和鼓励我这位初涉沙漠的远方人。
“戈壁三杰”个个可称为大西北的英雄好汉,它们给了大西北一身豪气与阳刚,顽强地表现着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类传递着大自然内心的激情与信息。
别看那些骆驼刺矮趴趴的,但每枝每叶都坚挺地刺向天空,在飞沙走石的狂风之夜,也从不低头屈服。骆驼刺遍布大漠戈壁,若是没有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这一抹抹绿色的点缀,大西北会增加更多的一片片的和尚头和招来更多伤感的泪水。
汽车在南疆一段死寂寂的沙地上行驶。车行的左方闪过了上千亩的胡杨林,但早已全部死亡而干枯。高矮错落,几乎望不透哪里是林子的尽头。其中一株高挺伟岸,顶尖微微后仰,两根一样粗细的枝丫分别向左右前方伸出,形成了历史的定格。它在仰天长啸,倾吐悲愤与不平。显而易见,数百千年以前,这里一定进行过一场自然界与历史岁月之间惨烈的旷日持久的大搏斗,最终,在“适者生存”的历史进行曲中,这片胡杨悲壮地倒下了,给大自然留下了一片珍贵的遗迹。站着的,仍然那么英武;即便倒下,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尊严。人类从这里看到的是“死亦为鬼雄”的豪迈。遥想若干年前,这片胡杨林曾给无边的沙漠戈壁带来多大一片绿荫,它们头上的枝叶呼唤着云雾,脚下的根系滋生出清泉,紧紧傍在古丝路的一侧。西行的驼队在此歇脚,东进的商旅树下炊饮,凡是跋涉丝路在此受过荫护的人谁能忘记那大漠中的绿荫之梦!
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
这些红柳,有的一丛只有巴掌那么大,零散地趴伏在平坦的沙地上,如镶嵌在黄褐色古老大漠身上的绿斑,为干焦焦的大地带来一丝生气。稍大一点的,细枝底下便有一堆沙。我远近细看了一下,发现哪里有沙堆,那上面必有一丛红柳,二者之间有着这样一种不可分割的缘分。在有些区域,二者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凝聚与表现。沙向红柳聚拢,红柳又依沙堆成长增高。路经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沙包,个个圆溜溜的,高一二十米,周长三四十米,上面均有一丛挺直腰杆、成了气候的红柳木,二者都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长大成型的。它们这种自然而默契的配合,也正是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条件下挣扎奋斗的写照。为了生存,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叹的奇妙现象。
红柳能在沙漠里繁衍生存,当然也依靠自己的本能与特性。我特意留神了一下:若朝着西南方向望去,沙海里全是蓬蓬松松的绿堆;倘若再掉头向东北方看,而那些沙丘全是秃秃的半边光头。红柳避开了沙丘承受烈日的西南面,牢牢地占据着稍稍背阴的东北侧。向下,拼命地把根扎向深处,这是存活的根本;向上,勇敢地与烈日进行抗争,这是与生俱来的品德。日日夜夜,岁岁年年。红柳就是这样生活着。即便是在那倒下的千亩胡杨林的身旁,也有一丛丛柳木成长起来。
红柳不是花,但每一丛的上半截,均呈紫红色,远望,如一顶顶紫红漂亮的花冠,点缀美化着这灼烤人肤的戈壁滩。
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到我的人生世界。人的生命不长,也就是那么一段外出的旅程。如果我们能像红柳那样,永不放弃,人生在艰苦的逆境中也能增添无限风光与意义。
【小题1】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从修辞的角度或者其他方面,赏析画线处文字。(6分)
【小题3】“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意,概括红柳木的特点。(6分)
【小题4】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说“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到我的人生世界”,“一种巨大的力量”指什么?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8分)

点击收起题目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
王祖远
汽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只有偶尔出现的一蓬蓬骆驼刺、一株株胡杨树和一丛丛红柳木。我心血来潮,给他们封了个绰号,叫抗旱防沙的“戈壁三杰”。
为了揭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若羌县以东120公里的楼兰故城之谜。我从天山南麓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库尔勒起身,沿一路沙尘,把自己交给了一辆全身散了架似的陈旧的老爷汽车。
九月的南疆,天地间干焦欲灼,或许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烧为灰烬。这里年降雨量不足3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3000毫米。在这样一种人类难以想像的环境里,我所敬慕的“戈壁三杰”却依然生存,是它们在我来回1200里的行程中,不时地在路边闪现,安慰和鼓励我这位初涉沙漠的远方人。
“戈壁三杰”个个可称为大西北的英雄好汉,它们给了大西北一身豪气与阳刚,顽强地表现着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类传递着大自然内心的激情与信息。
别看那些骆驼刺矮趴趴的,但每枝每叶都坚挺地刺向天空,在飞沙走石的狂风之夜,也从不低头屈服。骆驼刺遍布大漠戈壁,若是没有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这一抹抹绿色的点缀,大西北会增加更多的一片片的和尚头和招来更多伤感的泪水。
汽车在南疆一段死寂寂的沙地上行驶。车行的左方闪过了上千亩的胡杨林,但早已全部死亡而干枯。高矮错落,几乎望不透哪里是林子的尽头。其中一株高挺伟岸,顶尖微微后仰,两根一样粗细的枝丫分别向左右前方伸出,形成了历史的定格。它在仰天长啸,倾吐悲愤与不平。显而易见,数百千年以前,这里一定进行过一场自然界与历史岁月之间惨烈的旷日持久的大搏斗,最终,在“适者生存”的历史进行曲中,这片胡杨悲壮地倒下了,给大自然留下了一片珍贵的遗迹。站着的,仍然那么英武;即便倒下,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尊严。人类从这里看到的是死亦为鬼雄”的豪迈。遥想若干年前,这片胡杨林曾给无边的沙漠戈壁带来多大一片绿荫,它们头上的枝叶呼唤着云雾,脚下的根系滋生出清泉,紧紧傍在古丝路的一侧。西行的驼队在此歇脚,东进的商旅树下炊饮,凡是跋涉丝路在此受过荫护的人谁能忘记那大漠中的绿荫之梦!
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
这些红柳,有的一丛只有巴掌那么大,零散地趴伏在平坦的沙地上,如镶嵌在黄褐色古老大漠身上的绿斑,为干焦焦的大地带来一丝生气。稍大一点的,细枝底下便有一堆沙。我远近细看了一下,发现哪里有沙堆,那上面必有一丛红柳,二者之间有着这样一种不可分割的缘分。在有些区域,二者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凝聚与表现。沙向红柳聚拢,红柳又依沙堆成长增高。路经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沙包,个个圆溜溜的,高一二十米,周长三四十米,上面均有一丛挺直腰杆、成了气候的红柳木,二者都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长大成型的。它们这种自然而默契的配合,也正是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条件下挣扎奋斗的写照。为了生存,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叹的奇妙现象。
红柳能在沙漠里繁衍生存,当然也依靠自己的本能与特性。我特意留神了一下:若朝着西南方向望去,沙海里全是蓬蓬松松的绿堆;倘若再掉头向东北方看,而那些沙丘全是秃秃的半边光头。红柳避开了沙丘承受烈日的西南面,牢牢地占据着稍稍背阴的东北侧。向下,拼命地把根扎向深处,这是存活的根本;向上,勇敢地与烈日进行抗争,这是与生俱来的品德。日日夜夜,岁岁年年。红柳就是这样生活着。即便是在那倒下的千亩胡杨林的身旁,也有一丛丛柳木成长起来。
红柳不是花,但每一丛的上半截,均呈紫红色,远望,如一顶顶紫红漂亮的花冠,点缀美化着这灼烤人肤的戈壁滩。
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到我的人生世界。人的生命不长,也就是那么一段外出的旅程。如果我们能像红柳那样,永不放弃,人生在艰苦的逆境中也能增添无限风光与意义。
1.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2.从修辞的角度或者其他方面,赏析画线处文字。(6分)
3.“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意,概括红柳木的特点。(6分)
4.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说“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到我的人生世界”,“一种巨大的力量”指什么?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8分)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0)

相关推荐

  • 【阅读悦读丨散文】葛瑞源《戈壁三友:胡杨·红柳·骆驼刺》

    [聚艺堂·国画]赵德贤<国画作品欣赏> 文/葛瑞源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有道是,不到新疆不知道祖国之辽阔.徜徉在戈壁 ...

  • 美丽中国-573-:额济纳弱水堤畔的金沙胡杨与红柳

    大家一定知道,在汉语词典中有一句叫"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成语.然而,或许大家未必清楚成语中的"弱水"到底流淌在何方的圣地的河道上. 打开中国地图册我们可以清晰地 ...

  • 西风起看胡杨,储存下秋意的烂漫

    秋天的风吹醒了金色的胡杨,它在时光的尽头轻轻抖落,温暖而闪耀.秋天的胡杨总能够让人们感到生命的暴烈之黄,感到繁衍传承中的顽强. 每一片叶子仿佛都镀上了金色,每一个枝桠好似都挂满了太阳,在碧蓝的天空下,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我眼中的边疆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眼中的边疆          天津  顾晓林    大地醒来,张开双臂伸起了懒腰.雨水轻轻拍打着每一片叶子,为她整 ...

  • 《沁园春》 漠

    沁园春  ·  漠 作者  马希玲 大漠斜阳,千里黄沙,古木[1]问天.看白雲卧碧,胡杨脉脉:风飙阔野,列雁[2]翩翩.地表微波,空间网络,高铁游龙[3]戈壁穿.今西域,纵风情雅治,南北天山. 曾经砾 ...

  • 【诗评诗话】重庆万州∣王祖远:​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赏析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赏析 王祖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在冬寒的夜里,喝着温热的茶,暖暖的呵气,此时畅读唐诗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 ...

  • 重庆万州 | 王祖远:戏台联萃

    戏 台 联 萃 王祖远 (一) 过去农村里没有正式剧场,多是临时搭一戏台.即便是庙院里有乐楼(戏台),场地也很小,观众大都是站着看戏.如遇到精彩的场面或名演员登场时,观众就一个劲往台口挤,踮脚翘首,争 ...

  • 王祖远:老成都的京剧舞台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从抗×胜利到解放前夕,老成都的京剧舞台面临更为严峻的时代风雨考验.一方面,社会动荡不宁,老百姓生活日益困苦,哪有余暇和闲情看戏:另方面,受到美×好莱坞电影的强力冲击,京剧与川剧. ...

  • 西北作家 || 王祖远:海 棠 本 事(散文)

    海 棠 本 事 王祖远 ◆浓淡芳春满蜀乡  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上皇登沉香亭,诏太真妃子,妃子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 ...

  • 重庆 || 王祖远:被强吻之后(小说)

    被强吻的那天,我顺利地从IKEA买了许多家具回来,之后也顺利地开始在区政府报到上班.除了偶尔经过管理室,那个老先生不停碎嘴念我不爱惜女生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很正常.然而,一个礼拜过去,我却不曾再看到那个 ...

  • 《十全十美》总第011期:那盏荷红(文丑·静远·秦明树·雨语·周杰·黄俊·风中竹·淡水·王孝荣·行者前行)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文学时代微刊 文学时代微刊第3136期 <十全十美>总第011期 那盏荷红 文/文丑(四川) 我 王狗娃 别看我名字土得掉渣 我的包里总有两本诗书 伴我走天涯 青 ...

  • A股市场:MACD指标的精髓用法“红绿柱”,远比“金叉死叉”准确

    投资就是等待市场犯错的机会. 生存之道,善猎者必善等待.耐心等待机会,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风险/报酬比,耐心掌握机会.不要担心错失机会,这个市场中不缺少机会,缺少的是发现机会的眼睛,在没有机会的时候,要安 ...

  • 海上红伶王熙春

    王熙春生于1919年,祖籍山西太原.她从小跟着母亲学唱,嗓子甜润清脆,歌喉婉转优美.天赋条件极佳,很早就献艺于秦淮歌坛,是众多歌女中一枝独秀的新苗,在南京夫子庙一带名声远扬,当地的人们还送了她个&qu ...

  • 张卫健“救命恩人”,曾投资宁浩300万拍片,却意外捧红黄渤王迅

    娱乐圈就是水非常深的地方,有人能够瞬间爆红,也有人瞬间隐退,在如今看颜值的社会中,很多小鲜肉的出现,让老戏骨们逐渐隐退. 不过对于我们80后.90后们来说影响最深的就是娱乐圈中最红的那几位老戏骨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