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99)

伤寒论金匮要略学课程录(99

十四章、厥阴病

第二节 厥阴方证

9、崔氏八味丸(又名丸)

【组方】: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方解】:

①、方中用大量生地,治疗血痹,也去烦热。加上收敛强壮的山茱萸,补中益气的山药,共同起到滋精气壮血脉的作用

②、以茯苓、泽泻来利小便,祛湿。

③、丹皮祛瘀血,桂枝通利关节,也治气上冲。附子振奋沉衰的机能。

以上8味药,治疗瘀血水毒互交陷于阴虚证,以至下焦萎痹,少腹不仁,小便不利,失禁,腰腿酸软,痹痛,虚热烦者。

金匮·中风历节病附方: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注】:脚气冲心,小腹部知觉麻痹,也就是小腹这个地方特别虚软无力。它的病机是下焦虚寒。用肾气丸治疗。主要治下焦虚寒,少腹不仁麻痹,津液虚亏,小便不利,血痺不行,湿痺,烦热,气上冲等。附子和生地起主要作用。

山茱萸是收敛强壮药,与山药配伍,能够健胃强中。泽泻、茯苓祛湿利尿,配合附子,可以治湿痹、血痹。桂枝治气上冲。附子量虽小,若没有它,地黄,山茱萸,薯蓣等补药都不起作用。现在盛行的六味地黄丸,把桂枝附子去掉了,就不能用于本证了。

金匮·血痹虚劳病15: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注】:对于虚劳型的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这里小便不利应该是尿频),八味肾气丸主之。

上一条说的是小腹的不仁,这一条说的小腹拘急,对于一个虚劳的病人,小腹发生拘急和不仁都是属于下焦虚寒。

金匮·痰饮咳嗽病17: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水停心下,轻的阻碍呼吸而短气,厉害的影响到心脏。如果是轻的留饮,应当从小便去饮。苓桂术甘汤(太阳太阴)和肾气丸这两个方子就利小便去微饮而言都行,但是两个方子的运用还是不一样的。。

①、苓桂术甘偏于实证,水往上冲就是实证,水气上冲的目眩头晕证用肾气丸不行。

②、肾气丸偏于虚证,会有少腹不仁或者拘急,小便频数,还会有虚烦的表现。肾气丸也有一个优点,治小便频数行,治小便不利也行。但肾气丸决不治严重的胃停水。

金匮·消渴小便利淋病3: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注】:病人小便频数又消渴,这是由于下焦虚,括约肌松弛,收摄能力非常差,俗话说,没有办法憋尿。所以属于这一种消渴的我们就用肾气丸治疗。

顺便回想一下前面学过的小便不利的消渴,有五苓散、瞿麦丸;一般的没有其它的证候的渴用文蛤散;热渴小便又多、口舌干燥用白虎加人参;淋而渴,用猪苓汤加减。

本条所述,颇似今之糖尿病,但糖尿病用本方的机会很少,而反以石膏的配剂用之较多,宜注意。

金匮·妇人杂病19: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注】:妇人饮食如故,胃没有问题,但是她烦热不得卧,反倚息。倚息就是有停水的表现,水停在里,一躺下就压迫横膈膜,不能躺。这叫转胞。转胞之胞,指膀胱言,转胞为病名,胞系即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排尿系统。“胞系了戾”,就是膀胱有些扭转不能尿,为何会扭转呢?因为输尿管松弛了,弯弯曲曲,重叠了,就比如浇花塑料水龙管,它自己扭转弯曲,水走不了。所以水就停在体内。病无关胃,故饮食如故。烦热有二因,半由于津血枯燥,半由于小便不利,水不得下行。上压胸膈,阻碍呼吸,因而倚息不得卧,此病名转胞,即以胞系了戾而不得小便也,宜以本方使小便利即愈。肾气丸里面的附子就是重振输尿管的机能。不折叠了,尿就自然下去了。

排尿不畅顺,多由肾气虚,气化不利所致。本方强壮补虚,使肾气旺,气化正常,而使排尿正常。用本方治子宫下垂亦常有验。他如老人小便失禁,男子阳萎,妇人带下等亦多用本方。总之下焦虚证多用之,名为肾气丸,即由于此。

10.麻黄升麻

【组方】:麻黄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一作菖蒲)十八珠,芍药六铢,天冬(去心)六株,桂枝六株,茯苓十六铢,甘草(炙)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伤寒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泻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注】:伤寒六七天了,本是半表半里传里的时间,医生误用大下,带来“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寸脉沉迟(此处寸脉沉脉不是寒)是阳气郁积,其热在上。大下之后,津液受伤,上焦阳邪内郁,所以下部脉就不起了。这样阴阳之气不相顺接,造成手足厥逆。上热则咽喉不利而唾脓血。下寒故下利不止。上热下寒中气虚,治寒则碍热,治热则妨寒,补虚则碍实,泻实则碍虚,所以仲景说“为难治”。

既然讲难治,又出了个方子,还是“主之”,方中麻黄是主药,用来发汗,胡老说这是不妥的。所以这条条文有问题。但遇到上热下寒错杂者,这个方子还是有用的机会。

厥阴病方证中,乌梅丸的寒热并用偏于收敛,麻黄升麻汤证是由于阳气郁遏,治疗偏于宣发。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偏于降逆,黄连汤和半夏泻心汤偏于和中。寒热并用主要就包括这四个方面。实践证明麻黄升麻汤治疗大叶性肺炎、下利的效果很好。

(0)

相关推荐

  •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重订71-68-55

    欢迎**一路健康APP 注册就有伤寒研究音频版**听! 我分享的是吴雄志老师整理的伤寒论. 吴雄志老师是中医世家,西医博士.伤寒论都是文言文,看起来非常晦涩难懂,通过吴老师讲的伤寒论,就可以思维清晰的 ...

  • 金匮要略第十四篇31条心悟

    金匮要略第十四篇31条.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我们首先从伤寒论第41条说起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

  • 对厥阴病的肤浅认识

    对厥阴病的肤浅认识 厥阴病是什么病?有些人认为,伤寒六病是按十二经脉划分的,故厥阴病是手足厥阴经病.有些人认为,伤寒六病与脏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故厥阴病为肝病.中医辨治必须要有生理基础,无论是经脉还是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阳明胃家实之大承气方证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 第三章.阳明病 第二节阳明方证 十.胃家实证 1.大承气汤 伤寒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

    本文根据本群各位老师讲课的内容,尽量进行了剔除错误.删烦就简.增补遗漏,修订而成.为了突出学习的完整性.系统性.风格一致性,对讲课记录进行较大的修改,也不再列出哪位老师讲哪部分内容. 本群各位讲课老师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8)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11.麻黄汤 「太阳伤寒」之「脉浮紧.发热.恶寒.无汗.头项痛.身痛」乃麻黄汤证之典型证. [组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约28克).上四味,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7)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8.桂枝加葛根汤 [组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6)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5.桂枝加黄芪汤 [组方]:桂枝,芍药各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二两.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5)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插曲]:刚学过太阳中风的桂枝汤.伤寒论中以「六经名+中风」作为题首者,共8条,即各经都有「中风」条文.于是,以内经解释者认为,各经皆有「经证」,或者说,各经皆有自己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一个特点,是直接从方学起.而不是先学药理,再辩病因,根据病因选药组方,不走这条路. 什么是经方?是张仲景继承<神龙本草经>.<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

    第一章.太阳病 第一节无方证条目 第8.9.10三条,是岐黄家言,恐后世所添加,略去. 伤寒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

    第一章.太阳病 什么是太阳病?按照内经解释来说,有将「手足太阳经络」联系起来的,有将「太阳寒水之气」联系起来的,有将经络.膀胱.小肠.气化合起来考虑的,还有提出「经证」.「腑证」.「本病」.「兼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