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读伤寒金匮之《伤寒论》篇

1
第一章 表病(太阳上)

太阳病者,表病也。体表,包括躯壳皮肤、肌肉筋骨。而“太阳”,一个符号而已。

如果说《金匮要略》也是张仲景的著作(历史证据链还不十分充分),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应分家,有说“痉湿暍”篇原先排在太阳篇前面,因为痉湿暍都含有表证,由此引出太阳病,这也有一定合理性。

我们不妨按照大多数意见,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作为仲景著作的两个部分,则这部著作存在两条线,一条明线从太阳篇的中风、伤寒出发,另一条暗线从“太阳温病”(见《伤寒论》第6条)以及“中暍”出发。明线谈表之寒邪、湿邪等。暗线则谈表之热邪,即温病也从表开始。那么表病本应当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中寒”(包括中风、中湿),另一部分为“中热”。如同《伤寒论》第6条所谓“太阳温病”即表中热病。忆忘先生将表中热作为“第七病”,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然而,表中热在极其短暂时间就会形成表里俱热,像“阳明中风”、“少阳中风”、“三阳合病”都属于此。而且,“中暍”本身也是合病。因此,单独列一个表中热病,没有必要,也没有现实意义。因此,太阳病就是中风、伤寒,以及扩展的湿痹、风水、咳喘、气上冲、卒中等,并不包括表中热。而出现表中热的情况,一定是表里合病。

太阳篇除了论述太阳表病,还通过太阳表病全面引申论及一切病,因此太阳篇篇幅最长。

太阳病中风和伤寒之发热,是人体调动津血充于表进行抗邪的生理性热,不属于热邪。太阳病恶寒(包括恶风)则是寒邪体现。所以太阳病的中风、伤寒本质上是表寒。而“太阳温病”之“发热不恶寒而渴”的表热,乃邪热。

【关于本文顺序说明】

本文按宋本《伤寒论》顺序展开讨论,但在出现含有方证的条文时,则将与该方证有关的后面条文(包括《金匮要略》的条文)也都调到前面来解读。

本文结合康平本《伤寒论》。“伤寒x”标以红字、蓝字、绿字者,分别表示宋本《伤寒论》第x条在康平本乃正文、准文、追文。条文本身的字体仍用黑色表示。如果条文字体中出现部分文字为蓝色绿色,则表示这部分文字是准文、追文。

◎1-11

伤寒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读】:这是太阳病提纲之一,针对中风、伤寒。脉浮、头项痛,是人体调动津血趋表、趋上与邪气抗争的生理反映。《伤寒论》并不强调病因,所以“恶寒”不能仅仅理解成是外部之邪,而是病机性质的症状,一方面由于津血趋表而体表温度提高,与外界加大温差而感到外寒,二方面津血趋表则里面津血相对变虚,也会引起自觉寒冷。因此,太阳病的中风、中寒,本质上是表寒证。

除条文所言表寒证外,体痛、关节痛、气上冲、水气趋表、汗出、肿胀、沉重、咳喘、上气、气上冲引起的呕逆等也是追加的太阳病表证,其中有些涉及“中湿”。

《伤寒论》之脉,一般不区分寸关尺,没有后世脉法繁杂神秘,也不推测脏腑,乃与证合参判断表里虚实寒热而已。仅21条“脉促”,按照胡希恕先生说法,涉及“寸浮尺沉”。

伤寒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解读】:两条分述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恶风”与“恶寒”同义,仅程度差异。在病机上有一些区别,后议。

后世又出现“风寒、风热”区分,把“风寒束表”以脉浮紧与脉浮缓界定,把“风热犯表”以脉浮数界定,背离了《伤寒论》原旨,混淆了中风、伤寒、中热的区分。麻黄汤证一般是脉浮紧数,桂枝汤证一般是脉浮缓数,两类外感皆一般有生理热。若按后世说法容易使绝大多数外感误会成“风热犯表”,使辛温解表的麻黄汤、桂枝汤失去用武之地。

第3条“脉阴阳俱紧”(阴阳义指尺和寸),是后人添加“阴阳”进去,直接“脉浮紧”即可。

“或未发热”,并非不发热了,而是指出有时间差。

伤寒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解读】:两条追文,内经家言,不议。

伤寒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解读】:“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是“表中热”。温病一般亦由表始,与“痉湿暍”篇的中暍呼应。假如“发热而渴”同时恶寒,就是表寒里热合病。在实际临床中,表中热几乎都马上形成表里俱热合病,或者形成中暍,或者形成“三阳合病”(表里中热与少阳合病)。

表热里热合病,不可辛温发汗,当用辛凉解表,文中未出示治疗方证。若无汗,根据曹颖甫先生的意见,当用葛根汤加石膏,若有汗,可用麻杏石甘汤。葛根汤和麻杏石甘汤同时也是太阳(表寒)阳明(里热)合(并病)方证。

后面凖文提到的“风温”,“身灼热”,已经恶热了,就无表证了。“多眠睡”是虚证。因此风温是虚实并病。风温当用何治?白虎加人参汤。凖文还首次提到了逆治。“失溲”,小便不利之谓,参110条。而小便失禁则见219条。

伤寒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解读】:追文,但有重要意义,可视同正文,不过应改成“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表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里也。”把阴阳去掉。

伤寒8病,痛至七日以上自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者,阳明,使传则愈

伤寒9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伤寒10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

【解读】:三条追文,不议。

伤寒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解读】:凖文,不议。

◎桂枝汤方证。(12-13,15-17,19,24,42,44-45,53-54,56-57,91,95,164,234,240,276,372,387)

【方证1、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方解】:

甘草:味甘,主急迫,应用于皮肤、口腔、咽喉、支气管、肠疾病等,未及于其他体部病证。甘草大枣俱为缓和药,尤以肌肉急剧紧缩所发疼痛,及其它急迫症状为宜。比大枣缓和作用更胜,然治牵引痛则不及。甘草不利水而储水,亦与大枣异。于腹证上彼此大同小异。

桂枝:在表主治气上冲(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在里主悸、小便不利。能补中益气。提供津血输送动力,保持人体正常能量循环秩序。

芍药:苦酸,微寒。主治结实而拘挛,对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咳逆、下利、肿脓,悉得治之。因其有收敛作用,如欲发汗、祛痰、泻下、利尿,以不用为宜。故于桂枝汤中有,而于麻黄汤、大青龙汤中无;镇咳之小青龙汤中有,而祛痰之桔梗汤、排脓汤无;止泻之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黄芩汤有,而大泻下之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无;利尿之越婢加朮汤、五苓散、猪苓汤亦无。

大枣:主治挛引强急,兼治咳嗽、奔豚、烦躁、身疼、胁痛、腹中痛。亦治水气。

生姜:辛温,祛寒,发表,宣肺气,解郁调中,畅胃口,开痰,下食。主治由水邪上逆而咳嗽、呃逆、恶心、呕吐等证,兼有利尿作用,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使食欲亢进而健胃。故本药有降水邪、利尿、黏膜刺激作用,如欲镇咳、镇呕,始可用之。若胃内不独毫无水气,反因高热持久,体内外俱甚干燥,则宜禁忌。大热病之治剂,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等皆不用。

桂枝甘草组合:主气上冲,胃脘及腹部悸动喜按,汗多,心悸,头痛。

芍药甘草组合:主腹痛,脚挛急,头痛,津液虚。

生姜大枣组合:调味及联和两个以上药基。

桂枝汤是桂枝甘草组合与芍药甘草组合的合用。

桂枝汤主治:发热恶风寒,脉浮缓,鼻鸣干呕者;头痛发热(慢性病可无热),汗出恶风者。(证属太阳,含少阴补虚)

据《本经》,桂枝汤中除生姜能发散,其它皆不能。桂枝之功用主气上冲及补中益气,乃通过其提供动能推动而起作用。芍药回收津液止虚汗,亦能益气且缓挛痛。桂枝、芍药共同配合补中益气固表。大枣生津安中养气且亦有缓挛痛功效。在此基础上,桂枝协同生姜之辛散,配啜粥、温覆后取微汗,乃正汗驱邪出表也。从这个意义上,构成“汗”法,与麻黄汤直接“发汗”是不同的。

汤本求真的意见:芍药、大枣、甘草之证,理论上应诊得腹直肌挛急,能明确触知现于右侧,左侧不全挛急,或较右侧为轻,气上冲之际,亦必沿右侧而左侧不见。可作为参考。

【桂枝汤概论】:

古人将风、寒视为二邪。所谓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实际只是寒热燥湿,即温度和湿度异常而已。后来又冒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之分,都是片面追究外邪性质,甚至把“风”说成“阳邪”,把“寒”说成“阴邪”,越说越离谱,实际太阳病无论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都是表寒,不要把“表寒”看成仅仅是“外邪”,它更重要是太阳病的病机。

许叔微以“表虚”解释桂枝汤证。虚本身并不涉及表里,包括津血虚和胃气虚,即正气虚。虚归属少阴。当正邪双方之正气虚尚不处于矛盾主要方面时,我们不把方证与少阴挂钩。在桂枝汤证中确有正气稍不足,不过尚有抗邪能力,故能趋津液向表,但虽汗出却不足以驱邪。我们把桂枝汤仍归于太阳。

荣卫之说在《别录》中尚无此说,故晚于隋唐。曰寒伤营、风伤卫、风寒两伤营卫,既云“风伤卫汗出”,又云“荣弱卫强汗出”,再云“荣和卫不和亦汗出”,诸多翻云覆雨之强解,不必理会。

历代伤寒学家解桂枝汤,不外“辛甘发散风邪”、“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桂枝祛风、麻黄祛寒、青龙鼎立”、以及表虚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伤寒论》言桂枝汤功用,计有解肌(16);发汗(53、54、56、57、234、240、276);解外(44、45);解表(164);攻表(372);救表(91);调和营卫(53、54、95);和解(387);救邪风(95)。而以“发汗”为主。其中,解肌、发汗、攻表、和解、救邪风的说法,依据康平本,皆非正文。康平本正文只有“解表”、“解外”、“救表”。

伤寒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注: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呕者,桂枝汤主之。

【解读】:“阳浮而阴弱”,义指轻取重取,直接“脉浮弱”即可,即示正气稍有不足。鼻鸣干呕乃气上冲证(头痛亦是气上冲)。注意这条正文未提“有汗”,显系与第2条为不同时期条文。注意组方中有服药后“若不汗”、“又不汗”语,可见桂枝汤证并非必须“有汗”,但脉缓、弱却是必须的。

伤寒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伤寒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伤寒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注: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解读】:这三条连同12条都是原发性桂枝汤证主要条文。“外证”,针对初病已有里实证迹象,而治疗过程中表尚未解之义也。

42、44条有深意。如若讲“表证未解”,则明确“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未解,而“外证未解”者,则既可能是“表证未解”,也可能表证“基本”解了,仅剩下些残表。42、44条着重要说明的是44条的“不可下也”。初病表寒里实,当先解表,在治疗过程中,只要还有一点残表,即“外证未解”,“不可下也”。这里第一次出现表里合病的先后治原则。

在表里合病时,表寒里实,当先解表。表寒里热,当表里同治。而若表里并病的表寒里实,里实是新出现的问题,这时可以表里同治,如桂枝加大黄汤。

伤寒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解读】:追文,不议。

伤寒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解读】:两条都不是仲景原文,多出“荣卫”来,不是严谨正论。

伤寒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追文、准文。45、57条指出,使用麻黄汤发汗后若表不解,不可续用麻黄汤,当改用桂枝汤。56条谈用小便判断太阳病是否已入里。

伤寒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注: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解读】:太阳病下为逆治,但下之后气上冲者(发热、头项痛、鼻鸣干呕等),表证仍在,仍当与桂枝汤。

伤寒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注: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解读】:后世有四条追文插进来谈到“四逆”,出处就依据本条。“解肌”,也是后世之言,不议。

伤寒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解读】:追文,指有湿热在里无表证之人,不要用桂枝汤。酒客一律不用桂枝汤?无理之言。

伤寒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解读】:太阳表寒病误下后表不解而且里寒生,成太阳太阴并病。表里并病有双解,亦有先后解、缓急解,如何判断?若本条表寒兼里寒,依据人体恒温生机法则,当先救里。若表寒兼里热,则同治。若表寒兼里实,并病可考虑同治。

伤寒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解读】:追文,重述91之理。

伤寒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注: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注: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解读】:太阳病用下法误治后表不解(恶寒),又导致里成热痞,则为表寒里热并病,此痞由于前面误下引起,若并病的后病与前病无关,则可双解,若有关,当先外后里,又当视缓急而独解。本条属于后面的痞与前面治疗错有关,而当先解外。

伤寒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追文,当成病案来读。“阳明病”,指初病即有里实。“微恶寒”,表证已轻。参42、44条,应先外后内。“可发汗,宜桂枝汤”当为“宜桂枝汤汗法”。

伤寒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准文,也当成病案读。“烦热”暗指大青龙证。服大青龙后烦热解,“复如疟状”(“又”改“复”)指定时“日晡所发热”,“属阳明”,指有胃家实证的二阳并病,以脉实与浮虚辨别孰缓孰急。“与大承气”不如改“与承气辈”,“发汗”当改“汗法”或“汗之”。

伤寒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准文。“太阴病,脉浮”,参274条提出“太阴中风”,其实这条才是太阴中风。先有里寒之人续得外感,发热恶风汗出。表寒里寒并病,有先后治、同治、缓急治三种方案。如果里寒并不突出,则先救表。如果寒重下利清谷了,则先温里。若是表寒里饮,则同治。276条是先治表,“桂枝汤”当为桂枝加黄芪汤。参考其它条文,条文可完善为:“太阴病外感,喜欠,清涕出,善嚏欲嚏不能,脉浮者,宜桂枝加黄芪汤。”

伤寒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注:小和之。)

【解读】:指霍乱吐利停而好转之时,剩下一些表寒证。

伤寒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注: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解读】:康平本虽为原文,但“先刺”疑是无关的添加语。

金匮·妇人产后病8: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

金匮·妇人妊娠病1: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解读】:以上二条,参考。

【变方举例】:

1、桂枝桔梗桂枝汤中加桔梗6~9克(指每服)。主桂枝汤证而有咽喉痛,或有黏痰,难以咯出者,或有化脓证者。

2、桂枝半夏桂枝汤中加半夏6克(指每服)。主桂枝汤证有咽喉痛或咳嗽者。

◎桂枝加葛根汤方证。(14)

【方证2、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方解】:

葛根凉性,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作用,尤其解项背部强急。

桂枝加葛根汤主治汗出恶风,项背强者。(证属太阳阳明)

伤寒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解读】:桂枝汤证俱,且项背肌之强直性痉挛者。“反汗出”,乃与后面葛根汤证对比。条文的顺序可能有误。这条其实是柔痉,痉者皆有里热,故方证归属太阳阳明。

◎15-17条见于桂枝汤。

伤寒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注: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伤寒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注: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伤寒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18-19,43)

【方证3、桂枝厚朴杏子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约20克)。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方解】:

杏仁辛苦甘温。主治喘、胸间之停水。杏仁无独立治水之能。水邪在表时,须藉麻黄之协力;在里时,须协茯苓、葶苈、甘遂、巴豆等之力,始有治喘咳或逐水作用,而以治喘作用为主,镇咳作用为客也。

杏仁与麻黄同为治喘而有别。喘者,水在咽中而气不行之证也,表证也。胸满用杏仁,身痛用麻黄。其二物同用者,以有胸满、身痛二证也。

厚朴苦温,无毒。温中益气,消痰下气,主治因食或食兼水之胸腹满。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治桂枝汤证,且喘满者(证属太阳)

伤寒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伤寒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康平:喘家作桂枝汤厚朴、杏子佳。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伤寒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解读】:18、19条在康平本为同一条,准文。“喘家”为素有喘,若现桂枝汤证,则加厚朴杏仁。若喘因邪而势急,邪乘喘而威盛者,则宜它方。43条误下后微喘,多为气上冲,当有胸满,故加厚朴。较桂枝去芍药汤之胸满更甚,与人参所主之心下痞硬则异,彼为局限痞硬,此为普遍膨满。

无论哪一种,其(咳)喘皆痰饮之故。饮,既可表现在表,亦可在里,因饮而“微”喘,表证也。所以该方证属太阳。杏仁主咳逆上气,厚朴主消胀除满、理气化痰。咳喘患者不论新久,不论是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还是感冒等病,均可用。

19条之“必吐脓血”,存疑。

◎桂枝加附子汤方证。(20)

【方证4、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约10-15克)。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方解】:

附子味辛,温热,有毒主温寒,解肌体疼痛,寒性下利,亢奋及振兴肌体功能。

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恶风漏汗、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证属太阳少阴)

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关节病和风湿病。

【少阴的出现】:

现在触角伸向少阴。少阴乃虚证。

伤寒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解读】:太阳病本桂枝证而用麻黄汤发汗,或汗之过度,“遂漏(汗)”恶风”,表证仍在,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乃津液虚造成,并非指有饮。这时汗,肌体的内外循环机能出现问题,属于“胃气”受损。津虚、胃气损,这种虚证属于少阴。本条关键点是以太阳病误治,引出了少阴,。

【关于合、并病讨论1】:

《伤寒论》的太阳篇不是孤立讲表,而是从表出发,伸出各个触角,遍及所有类型疾病。

合病者,病之初,二病之证同现者也。并病者,一病之证未解,又见它病之证也。

《伤寒论》明言合病7条(32,33,36,172,219,256,268)、并病7条(48,142,150,171,220),而且都在“阳”病范围内。于是历代注家大多数认为合病、并病只在阳病发生。日本汉方家藤平健对《伤寒论》仔细研究后指出,合病并病的情况,远为复杂。日本汉方家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一度走在我国前面。

【变化】:

桂枝加朮附汤方中加朮7-10克。

桂枝加苓朮附汤前方中加茯苓7-10克。

◎桂枝去芍药汤方证。(21)

【方证5、桂枝去芍药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方解】:

去芍药乃因气上冲加剧,腹力脱弱,桂枝有主气上冲功效,而芍药则有牵制桂枝的不利作用。

桂枝去芍药汤主治脉促气冲(如头痛、鼻塞)胸满者。(证属太阳)

伤寒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伤寒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康平: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解读】:21、22条在康平本是一条。误下,造成气上冲加剧之证,故脉应之促(短促)。

胡希恕先生认为“脉促”是寸浮尺沉。大冢敬节认为“脉促”是短促、浮数之义(《伤寒论》体系一般不分寸关尺)。二家之言,参考。气上冲胸以至胸满,乃表未解。脉促,非“数中一止”,更非结脉代脉。

15条亦有气上冲,未至腹力脱弱,故用含有芍药之桂枝汤。而本方证腹力脱弱,腹直肌不惟不挛急,且上冲增剧,使脉促胸满,故用桂枝去芍药应之也。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证。(22)

【方证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约10-15克)。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方解】: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太阳病误下后脉促、胸满、微寒者(基本无热或手足冷,里寒生)。(证属太阳太阴)

本方证多见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各类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等)

伤寒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伤寒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康平: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解读】:康平本有“微恶寒”,胡老认为,不应有“恶”字,应为“微寒”,是里有寒了。大冢敬节则认为“微恶寒”的“微”是“幽微”,也是里有寒之义。其实一致。

太阳病误下,如果脉促,胸满(有气上冲),病还在太阳,用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误下后如果不仅“胸满”,同时还有“寒”(指里寒)手足也必然冷了,陷于太阳太阴

本条由上面桂枝去芍药汤引申出太阴里寒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23)

【方证7、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约25克),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约10克)。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注: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方解】:

麻黄辛苦而温。皮肤与肺脏俱为气体邪及水邪排泄机关。不论何种疾病,因表闭发为喘咳水气为主证,其它为副证,可用麻黄,否则徒有害而无效。然亦有用于无喘咳之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者,盖此时邪不迫于肺而侵入头部、腰部、或关节也。虽不闻喘咳水气之音,然听诊胸部有干性啰音者,则即为本药证无误,是为喘咳水气之轻微或潜伏者耳。麻黄之机理乃使交感神经兴奋,人体近于应激状态,快速消耗营养,产生热能而致汗。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合(即麻黄汤)头痛、发热、恶寒、无汗、气喘。

桂枝麻黄各半汤主治太阳病已数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或有身痒者。(证属太阳)

本方证常见于感冒、发热病后期、慢性病复感外邪时。本方治痒、解表。胡希恕先生临床常以桂枝汤加荆芥、防风,功类麻黄、杏仁,治发热恶寒、身痒起疹者屡见良效。

伤寒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注: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解读】:太阳病八九日,若“清便”(小便色清无里热),则未转阳明;若“不呕”(当然指发热而呕),则未转少阳;若“发热恶寒如疟日二三度发,热多寒少者”,正邪进退已频,属太阳表“未欲解”,常兼身痒,当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发其汗。

本条定时发热,如同前面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的桂枝汤证,但是,又“以其不得小汗出”,恶寒而无汗,类麻黄汤证。故合方治之,各取麻黄汤、桂枝汤三分之一。

【发热恶寒与往来寒热的异同】

二者都是寒热交替出现,但是23条的“发热恶寒”,发热时并不“恶热”,而且除了寒热交替,也存在发热时恶寒同时叠加在一起,基本上症状主要在表。少阳的“往来寒热”是“恶寒”与“恶热”交替,症状处于表寒和里热之间变动(详见96条)。

不仅如此,曹颖甫先生说:“少阳病之所以异于太阳者,以其有间也。若日再发或二三度发,则为无间矣。太阳所以异于阳明者,以其(表)有寒也。若但热不寒,直谓之阳明可矣,恶得谓之太阳病乎?固知有寒有热,一日之中循环不已者为太阳病。寒热日发,有间隙如无病之人者为少阳病,此麻桂二汤何用与柴胡汤独用之别也。病理既明,随证用药可矣。时医妄言科学,乃与五行八卦纠缠不清者同类而共笑之乎!”又说:“凡发热恶寒自一日再发(指发热二次,非谓合发热恶寒为二次),以致十数度发,皆为太阳病。若一日一发,以致三数日一发,皆为少阳病。”

◎24条见于桂枝汤。

伤寒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注: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证。(25)

【方证8、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一两十七铢(约26克),芍药一两六铢(约19克),麻黄十六铢(约10克),生姜一两六铢(约19克),杏仁十六个(约7克),炙甘草一两二铢(17克),大枣五枚。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注: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方)将息如上法。 

【方解】:

桂枝麻黄一汤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如热明显者,可用麻桂各半汤。(证属太阳)

伤寒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解读】:“大汗出”起至“如前法”为白虎汤条文窜入。或言“脉洪大”应改“脉浮”。本方证自“若形似疟”起,当与前句无关。服桂枝汤后形似疟日再发者(没有“大汗出”),也如同23条热多寒少,正邪已有进退,但“一日再发”较23条“一日二三度发”正气力量要小,故桂枝二麻黄一汤虽亦小汗,但较桂枝麻黄各半汤发汗力度略大。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方证。(26,168,169,170,176,219,222,350)

【方证9、白虎加人参】: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绵裹),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约90克),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注: 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方解】:

石膏味辛,主治中风寒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热

知母味苦寒,无毒。主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适于阳虚证之解热。

粳米:甘凉。和胃补中,滋养强壮,缓和包摄,清凉止渴。另有助石膏解溶。

白虎加人参汤主治白虎汤证兼见津虚而渴者。(证属阳明,亦主三阳合病,三阳合病指太阳中热与少阳合病)

【阳明的出现】:

现在通过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引申出阳明。

白虎加人参汤证在白虎汤证基础上多了“津虚”,如果津虚严重,就有少阴证了,如果津虚尚不是矛盾主要方面,则还仅属阳明。所以,白虎加人参汤方证的归属处于阳明、阳明少阴之间,我们人为将其划归阳明。

【方证10、白虎汤】: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绵裹),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约90克)。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白虎汤主治表里俱热,汗出恶热,尚未达实,脉洪大浮滑者。(证属阳明,又主三阳合病)

【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概论】:

白虎汤证及白虎加人参汤证计九条(连同金匮条文)。有人总结其证特点为“四大”: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或滑。这是不准确的。

从“热”来说,176、168条言其表里俱热,其中176“里有寒”显然为错简;219“自汗出”、26“烦渴”、222“渴欲饮水”均示有里热;350直言“里有热”;而169言“无大热”。综上,里热是必备的条件,但不一定要“大热”。问题是对“表有热”需进一步讨论。

从“汗”来说,只有两条谈到汗(219、金匮·痉湿暍病26),因此有“汗”,不一定非得“大汗”。

从“渴”来说,在白虎加人参汤的六条中均出现。

从“脉”来说,176“脉浮滑”,350“脉滑”,26“脉洪大”,170“脉浮,发热”,基本符合“脉洪大或滑”。

因此,白虎汤证或白虎加人参汤证具有“热(主要是里热)、汗(汗多,但不一定大汗)、脉洪大或滑”,若渴,则加人参。

“表热”是什么意思?仔细分析条文,“表热者”,乃表寒已去,表里俱热。

但是,虽表寒去,168“时时恶风”,169“背微恶寒”,均仍系表证,不过和纯粹太阳外感的发热、恶风寒还是不同,是“时时”、“微恶”而已(而且仅仅局限在背)。219“身重”,也是表证(表湿)。因此,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证允许有条件地存在一些表证!

综上,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证虽然主要归属阳明,但是,它们也具有向外解的功能。

那么170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又是何义?注意前面是“脉浮、发热、无汗”,这里说的“表”,指的是这个“无汗”之“外证”!而“渴欲饮水,无表证者,“无汗”若成“有汗”,即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也,此论白虎加人参汤证与大青龙证鉴别。。

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与调胃承气汤证也不同。调胃承气汤证仅适用于向内、向下解。而白虎汤证在阳明、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注意没有表寒,而有表中热)中都有使用机会。调胃承气汤证之脉无洪大之像,也不见渴。谵语在调胃承气汤证常见,而在白虎汤证仅三阳合病有谵语。总之,最重要之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与调胃承气汤虽皆针对盛热,白虎汤解热乃从外解,而调胃承气汤乃从下解。

何以见得?关键在石膏!

《神本草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这里突然出现一个“中风”!古人利用“风”的“像”思维把表里联系起来。石膏之“清热”,因其“主治中风寒热”,不仅针对里热,同时兼带清表热。

伤寒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解读】服了桂枝汤后,理应出微汗,可是出大汗了,可能是患者服药后护理不当所致。汗出太多,亡失津液,里生邪热,出现烦渴。由太阳发展到阳明了。大汗后,若脉浮数而烦渴,小便不利,停水者,则以五苓散为主治。然若脉洪大而烦渴甚,转入阳明者,则以本方为主治。

伤寒168: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注:热结在里),表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解读】医宗金鉴》认为“伤寒病”后当有“若汗”二字,此言当。因汗、吐、下不解,里生邪热,然未至胃家实。此条之时时恶风,与次条之背微恶寒,皆邪热熏蒸表里,汗出肌疏所致,但仍属微有表证。

伤寒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解读】背微恶寒”有两种情况。一种胃停水里有寒背部会恶寒。另一种胃热背部当风也会微恶寒,这是内外温差造成的自觉症。这条口燥渴心烦,当属胃热。若口中和,则为停水胃寒。

伤寒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注: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解读】见前面“概论”。

伤寒221明病,浮而,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寒,反恶热,身重。若躁,心愦愦谵语,若加温,必怵惕,躁不得眠,若下之,胃中空,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主之。

伤寒222若渴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223: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康平:明病,浮而,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寒,反恶热,身重。若躁,心愦愦谵语,若加温,必怵惕,躁不得眠,若下之,胃中空,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主之。若渴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注: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解读】221-223条在康平本是一条。与现在有关的是222条,易解不议。

金匮·痉湿暍病26: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解读】暍即中暑,其状也有恶寒,故以太阳中热者冒之。恶寒是因热极汗大泄、腠理开、津虚的关系。热盛津伤而致口渴。因此,中暍乃太阳(中热)阳明少阴合病,宜白虎加人参汤。

金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12: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解读】白虎加人参汤对初期糖尿病的消渴也常用,里头要加味。不用加龙骨(现在真正的龙骨根本没有)、生地(这是后世中医最喜欢加的药)。常加栝蒌根,牡蛎,它们解渴的力量很强。也可以加大剂量麦冬。糖尿病之一种有里热,多饮多食多尿,用白虎加人参汤再加味,大多有效,不需要用胰岛素,引起无穷后患。

伤寒176:伤寒脉浮滑,(注: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解读】176“脉浮滑就是表俱热。注文“里有寒

伤寒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康平: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解读】自“发汗”至“手足逆冷”应为倒装句,可接于句末,乃示三阳合病不可汗下。“三阳合病注意并无太阳表寒,反而是表中热。身重难以转侧湿邪在表;腹满、谵语遗尿乃阳明里迫使膀胱气化失常口不仁口不知五味,与少阳之口干口苦同理)、面垢乃少阳;“遗尿”为小便失禁,而“失溲”为小便不利。总体上阳明为主,治从阳明白虎汤。

伤寒350:伤寒脉滑而厥者,有热,白虎汤主之。

【解读】热厥。此条与176条实际是同一意思。根据《医宗金鉴》,脉滑为动数流利之像,郁热之邪在里,阻绝津血不能畅达四肢而厥,所谓“厥深热亦深”也。若脉微细,身无热,小便清长而厥者,则是寒厥也。若脉实,大小便闭,腹满硬痛而厥者,实厥也,当下之。若脉乍紧,身无热,胸满烦而厥者,亦实厥也,当吐之。

根据《活人书》,热厥者,初中病时必于二三日乃至四五日方发厥。若其脉虽虽沉伏,按之滑者,为里有热。其人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聩者,知其必为热厥,宜白虎汤。又下证悉具,有见厥者,是失下之后,血气不通,医者不识,却疑寒厥,复进热药,则祸如反掌矣。大抵热厥,须脉沉伏而滑,头上当有汗,其手虽冷,指爪复温,便须用承气汤下之,不可拘忌也。

350条出现于厥阴篇,是为了揭示厥与津血虚、胃气虚有关。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证。(27)

【方证11、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十八铢(12克),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17克),石膏二十四铢(16克,绵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方解】:

越婢汤本《金匮》风水方,以麻黄甘草组合解风水,加石膏清里热,桂枝汤与越婢汤合后减量,已非越婢原义,主要方向仍向外解。

桂枝二越婢一汤主治发热恶寒、热多(或渴)寒少,脉微弱津虚者。(证属太阳阳明,有少阴虚)

太阳病拖置多日,或发汗后邪气犹缠绕不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日二三发或再发者,择桂枝麻黄各半汤或桂枝麻黄一汤,若渴者,有阳明里热也,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三方亦皆截疟之良剂也。

【关于合、并病的讨论2】:

现在讨论关于太阳阳明、太阳少阳合并病问题。

太阳(表寒)阳明(里热)合病,当同治,汗法解表兼清热。太阳(表寒)阳明(里实)合病,当独解表。太阳(表寒)少阳(里寒热交集夹饮)合病,治从少阳。少阳(里寒热交集夹饮)阳明(里实)合病,同治。三阳合病(表中热、少阳、阳明),治或从少阳、或从阳明,绝不可汗、下。

关于太阳阳明、太阳少阳并病。

1、太阳(表寒)阳明(里热或里实)并病,既有独解太阳,也有同治,但向外解则是首要的。如果新产生的症状是原先症状的演变(即系太阳),就要优先“独解太阳”,这点具有重要意义,比如164条,心下热痞乃前病治疗不当引起,是系在太阳,故先用桂枝汤,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样一个原则可以避免滥用合方。如果新产生的症状与原先症状无关(即属阳明),则一般同治,如太阳病原无里实,治疗过程中表不解又产生大便难,为属阳明,可用桂枝加大黄汤同治。

2、太阳少阳并病,同治,比如柴胡桂枝汤。

伤寒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伤寒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汤主之。

康平: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汤主之。

【解读】:27、28条在康平本是一条。不言“脉微缓”而言“脉微弱、无阳”指津液虚、里热生,因此是太阳(表寒)阳明(里热)并病。注意津虚,有少阴成分,方证划分在太阳阳明,也跨越太阳阳明少阴。隐去无汗,故云“不可发汗”。虽无汗却能行小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热多”,在本条指里邪热,故用石膏。因太阳分量已经很小,且津虚,故发汗力度宜小。

讨论:桂麻各半和桂二麻一小汗方证,都是“形似疟”,前者日二三度发,后者日再发(发二次),说明什么?形似疟者,正邪往复也。二三度,说明正气已能较多次地占上风。日再发,两次占上风。故前者更近于“欲愈”,用药量也就小。如果整天基本上发热恶寒,分不清有没有“如疟”,是太阳病正在高峰。

桂枝去加茯苓白方证。(28)

【方证12、桂枝去加茯苓白】: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白朮,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注: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

【方解】:

茯苓主治悸及筋肉惕,兼治小便不利、头眩烦躁。

白朮主利水治小便自利、不利,兼痰饮、眩冒、下利、喜唾。

以芍药甘草主“微痛、津虚”,以茯苓白朮主“心下满,小便不利”,生姜大枣则起连合作用。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主治不恶寒,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证属少阳少阴)

伤寒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伤寒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汤主之。

康平: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汤主之。

解读】:这条争议很大,有种意见桂枝去桂加苓桂枝去芍加苓桂枝汤直接加苓术。争议各方都同意“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心下停饮,都同意加苓朮。但据康平本知,28条与27为一条。问题就清晰了。

本桂枝二越婢一汤证,而服桂枝汤或下之,致表证消失(未再提恶风寒),条文中“仍”字表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后面的“者”字表示“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新出现的证。而“发热”更确切说当为“身热”,乃里热涉表。此时的“头痛”乃气机不利造成。本方证有津虚。

举一反三:

如果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恶风寒,无汗而脉浮缓,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是外邪内饮,与桂枝汤加苓朮。

如果发热恶风寒,自汗头项强痛,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加苓

如果发热恶风寒,无汗头项强痛,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脉浮紧当与青龙汤

如果发热恶风寒,自汗头项强痛胸满脉促,小便不利,桂枝去芍药加苓

如果不恶风寒,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则与桂枝去桂加苓

◎甘草干姜汤(29-30)、芍药甘草汤(29-30)、调胃承气汤(29-30,70,94,105,123,207,248-249)、四逆汤方证(29,92,323-324,353-354,372,377,388-389)。

【方证13、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

干姜通过里寒,主治滞水邪,旁治呕逆、下利厥冷、烦躁腹痛、胸痛腰痛。

甘草姜汤主治厥,小便数,咽干,烦躁,或呕逆、或吐涎沫者不咳不渴而吐涎沫,寒饮射肺者。(证属少阴太阴,亦主太阴)

【太阴病出现】:

甘草姜汤,少阴津虚和里寒的太阴病出现。

【方证14、芍药甘草汤】: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

芍药甘草汤主治足、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证属少阴)

伤寒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注: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姜汤与之(注:以复其阳。)若厥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这条的“伤寒”,泛指病。脉浮自汗微恶寒,似乎是桂枝汤证,但是接着有“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首先,汗出同时小便数,必然津虚,“脚挛急者,也佐证津液虚也,有少阴。条文未提发热,有里寒的可能。而小便数,或指小便清长,或小便不能自守,证实了里寒。“烦”是“脚挛急”和津虚引起的难受。凡是小便者绝不可用汗法。用什么呢?条文没有说,但细读之,答案甘草干姜汤温补,再用芍药甘草汤救津液。能不能两方合用?当然也可以。但是合方则药效可能会缓,现在里虚寒的“小便数”、“烦躁”是急迫需要解决的,所以分开解决更好。

医生误治,用了桂枝汤,进一步使津液枯竭,出现咽中干(津极虚)、烦躁吐逆而厥(寒厥),当然脚挛急依然存在于是急用甘草姜汤温补,缓急迫,治呕

吃了甘草姜汤,里寒缓解愈”足温,但津液没有那么快就恢复,脚挛急还在。更作芍甘草与之。本方证当现腹直肌挛急,不仅主治下肢,即上肢挛急,及其它因一般脏器组织紧缩急剧而发诸证,亦主之。

里寒、津虚都解决了,如果“胃气不和谵语”,指先前因为津液干涸而大便难了,与调胃承气汤就好了。

额外假设,如果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提出乱治之后出现恶果的救逆途径,并不一定用四逆汤,应当是“四逆辈主之”

伤寒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

解读】:30是解释29的追文,多有错解,省略不议。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5: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解读】:形似肺痿,吐涎沫,但是不咳,这并不是有热的肺痿,是冷在中焦之停饮,水上泛吐涎沫,叫寒饮射肺。不渴遗尿和小便频也佐证了、津虚。服甘草干姜汤后诸证已,若服汤后发渴者,此又转为消渴病,当于消渴门中求之。

寒影响到上下焦。影响下焦组织松驰,小便失去收涩而频遗尿。影响上焦,寒饮上泛,头晕、涎唾。加上津虚,治疗既不治上也不治下,治中,甘草姜汤以温之,重点在姜之温。甘草姜汤是理中汤的基础,加人参、白就成为理中汤,理中者理中焦也,既祛湿又健中。加上茯苓、白就成为苓姜甘汤,与理中汤功能大体一致,治遗尿,也治小便频。

【方证15、调胃承气汤】: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参考】:(原方量太大)大黄10克,炙甘草6克,芒硝12克。

【方解】:

芒硝寒药,泻下作用有力,适用于阳明里实热有坚块证,其它悉当禁用。

大黄大黄合诸药,主通利实证之结毒也。合厚朴、枳实,则治胸腹满;合黄连,则治心下痞;合甘遂阿胶,则治水与血;合水蛭虻虫桃仁,则治瘀血;合黄柏、栀子,则治黄;合甘草,则治急迫;合芒硝,则治坚块,下热。少量(0.05~0.2克)内服,则因鞣酸及苦味质,有收敛健胃作用,适合于胃肠炎。内服量(0.5~2克)有缓下作用,故适合于小儿及贫血衰弱患者并恢复期及习惯性便秘者。若为废药,反致便秘,因含有鞣酸故也。

调胃承气汤主治里实热胃不和,以邪热为主者。(证属阳明)

有的版本说“顿服”,大黄四两,这个剂量太大,还是应该“少少温服之”为妥。

【调胃承气汤概论】:

调胃承气汤的正文有六条,其中五条放在太阳篇,说明《伤寒论》特别重视由表入里演变而来的“胃家实”。为什么在太阳阶段不去下,而非要等阳明?细读《伤寒论》便知,对于“胃家实”处以“下不厌迟”态度,是为了不伤正气,能够用较小代价解决问题,就绝不轻易动用下法。

调胃承气汤方证和白虎加人参汤方证一样,分开来在太阳、阳明篇论述,其用意在此前已说,《伤寒论》需要揭示疾病整体框架。

调胃承气汤虽为下法,也是下法中最“温和”的,不以下有形结粪为主要目的,而以下无形邪热为主要目的,从组方构成上就能看出,大黄、芒硝、甘草,没有去胀满的厚朴、枳实,服汤后以小泻利为效。70 条主要用来阐述该方的功用,明确指出该方“和胃气”。94条明确定义调胃承气汤属“下”法。

248条从正面阐述太阳病转“胃家实”后,使用调胃承气汤。105、123则从太阳病误治后里生邪热形成胃不和,用调胃承气汤。29条是谈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而顺便谈到胃不和时使用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证,是阳明病正邪双方正在激烈交争鼎盛时段,邪热正盛,正气也不缺,以泻其邪热为主,寄希望于人体自己的正气恢复健康,主要是胃不和,故只用温和的调胃承气汤。

该方于大承气汤去消胀行气的枳实、厚朴,而加安中缓急的甘草,消胀去满不及大、小承气汤,又用甘草缓硝黄的急下,以“和胃气”为其主目的,故以调胃名之。

伤寒29伤寒30见上,不再列出。

伤寒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甘草汤主之。

伤寒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伤寒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伤寒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康平: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注: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茯苓回逆汤主之。发汗后(注: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解读】:67-70在康平本为一条,70条与此时内容有关。70条明确指出调胃承气汤功用是“和胃气”,胃气一和,则依靠人体自身正气,必能自解轻证阶段的“胃家实”。条文谈到,太阳病汗法有不同后果。表解病愈是最理想的。也可能致虚致里寒,“恶寒者”,是说产生里寒了。68、69条,都是谈发生里寒。若反恶热了,入阳明病,当与调胃承气汤,这是概要的说法,“与”,故不说“主之”。“但热者,实也”,既有白虎汤,又有调胃承气汤,大实得用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应当仔细辩证甄别。

伤寒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解读】:追文,对比栀子豉汤。发汗吐下后心烦不得眠之虚烦证当用栀子豉汤。如果没有经过吐下的恶热烦燥,则属胃家实之烦,而不是栀子豉汤的虚烦,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注: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解读】:指出该方证属于“下”法。表证未解,“脉阴阳俱停”,指无论浮取沉取,脉都宁静,联系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实际指表里)自和者,必自愈”,有自愈的可能。但人虚之后,自愈也得“必先振栗汗出而解”。

注文“但阳脉(指浮取脉)微者”,微当弱字讲(不是脉微欲绝),即浮缓,桂枝汤证,这就不是自愈了,得用桂枝汤“先汗出而解”。“但阴脉(指沉取脉)微者”,脉沉取而缓弱,为亡津亡血。亡津亡血就宜调胃承气汤?这说不通。

伤寒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解读】:蒸蒸发热,即潮热。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指病不解,非表不解,蒸蒸发热进入阳明,传变可谓迅速。这点联想到《伤寒论》第6条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当然白虎、三承气汤都有使用机会。条文特地说“属胃也”,当指“胃家实”,但腹满不甚,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123:太阳病(注: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注: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解读】:末句注文“以呕”恐“以溏”之误。太阳病在十余日的时候有入里之势(注文所谓“过经”,乃太阳证罢),现在心下温温欲吐,郁郁微烦,腹微满,大便反溏(大便溏的腹满也不会太满),乃“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之故,就是用了巴豆一类。这时可与调谓承气汤。

注文“不尔者”,如果不是用巴豆而成上面证侯,则是柴胡证了,就“不可与”调胃承气汤。现在“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这些每一个分开看都象是柴胡证,为什么说“非柴胡证”呢?因同时参考腹微满大便溏,所以才知是极吐下所致。

伤寒105:伤寒十三日不解,(注: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解读】:太阳病十三日(大约数字)“不解”,不是表不解而是病不解,地界入里(即“过经”),出现谵语说明里有热、实,应该下之。如果此患者小便利,水有去路,大便本应该硬,但是反而出下利,却是调和(凡自下利者,脉当有微厥状)说明并非阴寒下利,由此判断此前有医生用了巴豆性攻下故致利。当以调胃承气汤泻其实而兼调胃气

伤寒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解读】:准文。用了吐法后,实满当有所去,仍有腹胀满乃胃不和,故“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病胃家实,有里热充斥、容物毒实(如燥屎、宿食等容物毒变者)之不同,程度亦有很大差别,为证表现也不一样,所以三承气汤各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大实、大满、大痛、大热者,大承气汤证;胃不和,调胃承气汤或小承气汤证;里实胃不和、以热为主者,调胃承气汤证;实满腹胀为主者,小承气汤证。程度要把握好。

【方证16、四逆汤】: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约10克)。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约15克),干姜三两。

【方解】:

四逆汤主治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衰欲寐,腹痛下利,呕,脉沉或沉迟者。(证属少阴太阴,亦主太阴)

伤寒29见上,不再列出。

伤寒92:病发热,头痛,脉反,若不,身体疼痛,当救其,四逆汤方。

解读】:病发热头痛脉反沉,根据301条,服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不瘥”,脉沉、身仍疼痛,身疼痛是证,沉寒在里,气血凝滞也能导致身体疼痛。本条未提下利,但也可以包括下利。

这是表寒里寒,既然解表无果,当改救里。

伤寒225:脉浮而迟,表热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准文,就条文意思解释,脉浮在表,为里寒表热”,生理热,实际为寒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应舍表救里,用四逆汤。

胡老认为用白通汤更好,白通汤是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组成,葱白发汗,附子干姜温里,达到表里同治的目的。

伤寒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解读】:92、301、292互。脉沉为夹饮或里寒,少阴病虚证见此脉,如果有手足不逆冷的发热,故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瘥”后用四逆汤,本条没有提到有热,意味着手足冷,所以直接用四逆汤。以上几条都一再谈表里治分缓急。

伤寒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解读】:虚人,手足寒脉弦迟,其人饮食入口则吐,即使不饮食亦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这是“胸中实”造成阻碍气机,所以才“脉弦迟”、手足寒,这是“实厥”。“心中温温欲吐”,说明病有上越之机,故不可逆势而为,“不可下也”。这样就清楚了,是虚人又有阳明实证引起的“实厥”虚实合病,先解决实邪,当吐之,不可下也

假若虚人有里寒的停饮而发生干呕(并没有东西供吐)就不是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这种病情,便慎不可吐之,而宜以四逆汤顺便谈了四逆汤证与瓜蒂散的鉴别法,甚为重要。

迟脉一般主寒主虚,但亦有时主实。脉有多意性。同为吐证,166浮,324迟,355紧,后两条都发生在实厥故需“脉证并治

还要再补充另一种情况,即大黄甘草汤方证,实热阻塞气机而吃了呕、不吃没有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这在《金匮要略》中。

伤寒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大汗出以后一般热减退,而现在大汗出热不去津液亡于外,而邪却不退(虚脱之热)恶寒、四肢痛,有表证。同时内拘急,又下利厥逆面寒之甚。综合而言,虚脱于外,寒浸淫于内,表并病,虽有表,当用四逆汤急救

这条能不能像225条用白通汤呢?不能!因为这条的外热伴随大汗出”却“热不去,是一种虚脱性亡津液症,同时寒下利、厥逆恶寒,必须先救而225条的表热里寒,没有本条严重,胡老说225既可以用四逆汤舍表救,也可以用白通汤表并治,两种做法都可以。

伤寒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患者既大汗,大下利,“两大”必大伤津液而虚脱,津液亡失于内外,又里寒厥冷,只有四逆汤温里一法。后世喜欢急“滋阴”,生地、麦冬齐上,非常有害。“滋阴”只能在既虚又热时用。这种真正津伤里寒,人参也不要用,毕竟其性微寒。

伤寒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乃攻其表。温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解读】:追文。腹胀满与下利并见,多属于,胡老说必定有“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有表证未解。要先温其,乃攻其表。温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这是治疗表同病而气虚寒的一个法则。

伤寒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解读】:追文。呕而脉弱,小便利,乃太阴病里寒。前面324条“膈上有寒饮,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那么这条的“呕”是不是“干呕”?324条是为了对比“实”证而设,本条“呕而脉弱”,里寒兼胃气虚,则不论是否呕之有物了。“小便复利”者,里寒不能制下也。至于有没有下利没有提,如果又下利,就更严重了。

关键在身有微热见厥六字,其热乃虚脱之热,表里不相接了,寒在而伴残欲脱,加上小便频数,此为上越下泄虚脱之症,惟四逆汤振起一份胃气,有一份生机。

伤寒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这是表里俱病,吐利汗三者皆严重伤津,致“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虽有发热,也是虚脱不敛外浮,内寒外热、假热真寒。四逆汤主之。

真正又里寒厉害了不能用人参,所以这条若用理中(汤或丸)是没有用的。用人参治虚寒危症(比如独参汤),那是后世的胡扯!

伤寒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390: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康平: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解读】:389、390在康平本是一条。又吐又利又汗,与388一样,但为证不尽相同。388“汗出”,本条“大汗出”(虚脱更甚);388“发热恶寒”,本条“外热”(隐言表里不相接更明显);388“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表寒里寒),本条“下利清谷脉微欲绝”(更突出里寒);本条多出“小便复利”(上下内外脱证)。因此这条比388更严重。

最好还是用通脉四逆汤。

【本章小结】:

本章以桂枝汤方证为中心,一波三折地展示了方证在整体框架中的变化,精彩纷呈。

桂枝汤不能说是“纯粹”的太阳方证,因为它已经有少阴虚的成分。事实上,任何纯粹意义上的方证都不多。《伤寒论》体系的尖端在于辩方证(胡希恕语),方证归属划分则是相对的工具或手段。疾病千变万化,没有绝对“标准”框架模式,但是,大框架有其重要意义,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疾病。

围绕着桂枝汤,本章列举了一系列的变化。

如桂枝汤证基础上多了“项背强”,这是“痉”,无痉不热,多了阳明里热了,则用桂枝加葛根汤,为下章引出葛根汤打下伏笔;如下之后“脉促气冲胸满”者,则用桂枝汤去芍药汤;如小汗法的桂枝麻黄各半汤以及桂枝二麻黄一汤,为下章引出麻黄汤,并为“往来寒热”的柴胡汤打下伏笔。

又如下之后“气冲胸满”同时“微恶寒”,有太阴里寒了,成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如发汗过度造成“漏汗、四肢微急,小便难、难以屈伸者”,引出少阴津虚,用桂枝加附子汤。

又如“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津虚脉弱”的桂枝二越婢一汤,为下章大青龙汤等太阳阳明系列方证打下伏笔。

又如桂枝汤证俱,同时有痰饮咳喘,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小青龙等系列方证打下伏笔。

还引出太阳发展为阳明,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为大小承气汤打下伏笔。

还引出太阳发展为太阴,如甘草干姜汤、四逆汤,为理中汤等打下伏笔。

(0)

相关推荐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3,24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 ...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伤寒杂病论 真解》之“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解:本条文当归属太阴篇. 传统理论用太阳证及营卫不和证来解读桂枝汤证,导致桂枝汤证的大部分条文无法正确理解与运用.严格意义讲,桂枝汤证属太阴病范畴,桂 ...

  • 中医治疗间歇性低热案一则

    郭某某,女,24岁.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曾查 ...

  • 柴胡系方剂(2)柴胡桂枝汤

    乔巴小一笔记 把中医重点整理给你看 2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 《伤寒论》笔记:大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其二)

    桂枝汤相关证 桂枝汤的相关证,我们还要再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条目对比 总括 脉 头项 是否恶寒 是否发热 是否汗出 是否恶风 其它 方剂 第1条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 而恶寒 第2条 太阳病 脉缓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3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3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

  • 20201207伤寒论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法16,方14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法16,方14 1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热发汗出,恶寒,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3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 ...

  •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最近没顾上更新,今天写一下. 我看了一下上一篇是写到了伤寒兼证.今天继续表郁轻证.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5,36条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