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会诊一张方子退再障合并感染高烧,看似矛盾实则经典!

有很多疑难杂症还没有被现代医学所攻克,不过有一些疑难杂症却可以说是中医的优势病种。邓铁涛邓老曾经说过,在中医学习中,中医经典应该作为临床课来好好学习,要非常重视四大经典对临床的启迪、指导与在临床中的实际运用。

如今,中医西化的现象比较常见,很突出的一个表现便是,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进步,很多医院的中医大夫也都是看检测指标,而少见钻研中医的望闻问切了。但面对很多疑难杂症之时,要想用中医“出奇制胜”,就必定少不了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

今天分享一个成名中医所经历过的故事,从中可体会出一二来。

郝万山,1944年生人,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很多人知道郝万山教授,源于他讲解中医经典《伤寒论》。

郝万山刚上大学时,有一次老师带他们到病房参观。病房中有一个18岁的小伙子,得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医院住院。因为是同龄人,郝万山对他印象深刻。6年后,郝万山毕业到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发现这个小伙子还在那儿住院,那时,他的病已经到了晚期。症状表现是:全血减少,血红素只有几克,白血球只有几百个,出血现象特别明显,不敢刷牙。而且即使不刷牙,他的牙龈也经常有血痂。面色苍白,嘴唇指甲这些也都是没有血色的,畏寒蜷卧,但那个时候已经接近夏天,他还要盖毛毯、棉被再加一个棉大衣。更糟糕的是,这个小伙子出现了合并感染,发烧能到39度以上。

当时,郝万山的上级医师是一位中西医都很精通的大夫,用了中药及各种抗菌素,但是仍然不退烧,再后来,这位上级医师就说,请老中医大夫会诊。最后,请了当时东直门医院出奇方治奇病的一个很有名的老专家宋孝志老师。

宋老中医摸了脉,又问小伙子是否想喝水,小伙子说他口总是干的,想喝水。宋老又问,想喝凉的还是热的?小伙子却答不上来。宋老便让郝万山给倒了半杯热水,半杯凉水。小伙子慢慢伸手去碰被子,碰到凉的那杯马上就缩回来了,然后去够那个热水杯,端过去慢慢喝了一口,也没有咽,就又放回去了,过了半天才咽下去。

如此看诊完毕,宋老就开了一个中药方,用药和之前那位上级医师思路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这时,郝万山就问:宋老,这个病人是再障的病人,由于他血小板特别低,他合并了感染以后发高烧,现在体温是39度。宋老回头看了下他,说:你是中医大夫还是西医大夫?郝万山当时很懵,没能理解宋老此话的意思,后来才回过神来,宋老是嫌他说的那个话不符合中医辨证的特色,因为他用的完全是西医的术语。

在郝万山当时的认知中,对这位再障患者,他们根本没敢这么用药,因为患者出血倾向非常明显,之前都是用的辛凉清解的或是苦寒解毒的药,而宋老开的方子是热药!宋老开完方子,只留了一句话:你们要是敢用呢就给他用,不敢用就不要给他用。

最后,这个药还是用了,第一天很平静,第二天下午温度下降了,第三天继续降,一个星期后完全不烧了。

主管医师和郝万山他们都不大明白为什么,就去问了宋老,宋老此时也对此进行了解析,宋老对此的辩证并没有依据检测的各项指标,而只是认真诊断了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而这种诊断依据就来源于中医经典《伤寒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此外,宋老还非常严厉地批评了郝万山。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1、中医辨证指导用药是可以非常高明的;2、对于疑难杂症,在西医无解的情况下,中医可能是有解的;3、要成为医术精湛的中医,中医经典是必须熟练掌握的;4、作为中医,如果更偏向检测手段来进行诊断,不能保持中医辨证思维,就有可能被现象遮住双眼……

笔者一贯认为,中医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是更高的科学,中医药学也是能简便验廉解决更多疾病的医学。如今,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是大趋势,但是百年来,现代医学已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要想实现中西医并重,并在中西医结合中避免中医西化现象,保持中医传承发展创新,要做的还有很多,任重道远。

因为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可能你在时间线里面就看不到人民健康论坛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这样做:

END

作者:康和

首发:人民健康论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