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 庄子论名利之:施恩图报

施恩图报


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不齿即不过话,不与人交往),虽以事齿之,神者弗齿。《列御寇》

【译解】:施恩于人却总忘不了让人家回报,这违背了上天对人类广泛而普遍赐予的原则。施恩图报的人,连商人都瞧不起他而不愿与他交往;迫不得已与之交往时,内心还是蔑视他。

庄子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一生穷困潦倒,少年读过私塾。他是千百年来也许唯一一个曾经真正对着生命高歌,最后却如此不屑地将生命永远弃于视野之外的人。他去见魏王的时候,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连草鞋上的带子也是断了又接起来的。为了生活,曾在蒙泽钓鱼,向监河侯(管理河道的小官)借过小米。宋国太宰推荐他任蒙城漆园小吏,名曰“漆园吏”。他认为既可照顾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又能为民做些实事,受之无愧,欣然携妻带子去赴任。他做漆园吏期间,积极引导漆园人民发展养牛,推广农耕改革,利用黄牛开展农耕,并捐资修桥,建学堂,清廉为官,在浩瀚的历史中也留下了清廉一笔,充分反映了庄子不愿以口舌谋爵禄,安贫乐道的清高品格。其详细的内容我们在《清廉庄子》一书里有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提出此事的目的,我们感到庄子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虽他编草鞋为生,借不到银两,但不失志,积极发挥着感恩精神,深深感动了漆园人民。

生活工作中我们面临的多是利益的纷扰和诱惑,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面临着经济的问题,生存的困窘。庄子把名利看得很淡。“利”束缚不了他。为“利”辛苦,为“利”奔波,却丧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乐,“心为形役”,太不值得了。悉心聆听间,不知不觉将被饱经风雨沧桑的庄子带回了战国的中期,我们越小溪,涉大川,跨丘陵,访名山,拜圣哲,跟随着先贤的笔端,以沉重的步履,向一座座智慧的高峰攀援,一路的艰辛,一路的寂寞,我们看到庄子可以“磅礴万物”,凌驾万物之上,将万物融合为一体;可以“心游万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可以欣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潺潺流水;可以俯仰飞鸟掠过天际与朝阳跃上云端;可以鼓励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人生历程,用自己的体验去开启人的心智;可以看破功名,不屑利禄,“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可以不断审视自我,认识自己,做到贵有自知之明;可以顺乎自然,谈笑论生死;真正达到“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山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境界。

不知是什么原因,不久又辞去漆园吏之职。此后,他的门徒为他上山采葛麻和芦草,夫人织履,他挑着草鞋在街上出卖。楚威王闻庄子贤,派使者带着重金厚礼,聘请他任楚国宰相,被他拒绝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禄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他特别指出四种:空间、时间、生死、义利。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避苦取乐是人生的自然,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庄子劝我们不要介入别人的争辩,因为不但吃力不讨好,而且根本注定了徒劳无功。他还提出不守金钱告诫,不守金钱,不是要人们脱离现实生活实际,超越红尘,遁入空门去,而是教人们怎样去守。和欲无欲一样,以不守为守,将是最大的守。对金钱,以不守为守,淡化了钱的意识以后,人们会进一步发现自己的灵魂受到了无钱的洗礼,自然升华到无欲、从简的境界,从而使自己高尚起来。

庄子给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醒世良言,让我们磅博万物,逍遥人世。以及他们所拥有的人人平等的博爱精神、“并包天下泽及天下”的宽容意识、“物我为一”的高超视域、“不为物异”的独立风骨等,给予两千年后的我们以极大的启发,让我们在追求实效乃至物质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不要忘记人类固有的宽容的本性。

作者小传 :刘勇,男,本科。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省庄子研究会常务理事。蒙城县政协常委、县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全国小小说高研班辅导老师。先后在《小说月刊》、《青春阅读》、《山西文学》、《文学港》等期刊上发表散文、小说1000多篇,著作品集《折子戏》、《寂寞心船》、《情语漆园》、《清廉庄子》《亲爱的寂寞花开》等。多篇散文、小小说入选《值得中学生珍藏100篇散文》、《中学生喜爱散文全集》《中学生必读的100篇成长小小说》、《情感读本》、《语文同步辅导读本》、《中外经典小说大系》等书刊。

(0)

相关推荐

  • 庄子:不为世事所累,随遇而安,自在逍遥

    <逍遥游>是<庄子>全书开宗明义之作.而关于庄子逍遥义,许多学者都有着自己的解释,如:适性逍遥说.无待逍遥说等."适性逍遥"说是指世人都有"逍遥& ...

  • 上善若水是一种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若水是一种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您高,我便退去,绝不淹没您的优点: 您低,我便涌来,绝不暴露您的缺陷: 您动,我便随行,绝不撇下您的孤单: 您静,我便长守,绝不打扰您 ...

  • 庄子: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乘物以游心

    庄子: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乘物以游心

  • 刘勇 | 庄子论名利之:仁义为本

    仁义为本 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天道> [译解]:君子不仁就不能成其功名,不义就不能立身于社会.真正的人就必须讲仁义 ...

  • 刘勇 | 庄子论名利之:心静为止

    心静为止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天道> [译解]:水静止时可以清楚地照见人的胡须和眉毛,水平静合乎标准,高明的木匠则取之做测量水平度的仪器--水准.水静 ...

  • 刘勇 | 庄子论名利 : 知足常乐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译解]: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 ...

  • 刘勇 | 庄子论名利: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酒: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山木> [译文]:君子的交谊谈如清水,小人的交往甘如甜酒:君子之交淡泊却易保持亲近,小人之交甜 ...

  • 刘勇 | 庄子论名利之 得鱼忘筌

     得鱼忘筌 [原文]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 [译解]: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 ...

  • 刘勇 | 庄子论名利系列 之一:富不让禄

    道之道,非常道.庄子以"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之"高尚境界.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他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随着诸侯们的剑锋用笔触杀开一条清廉立身之道!开创了春秋战国时期 ...

  • 《施恩图报,知恩图报》【陈旭-屠龙有术语录】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三个小点"●●●"处,点击"查看公众号",进入后,打开置顶公众号按钮,方便及时阅读陈旭(屠龙有术)的最新文章及重要信息.) <施恩图报 ...

  • 刘勇 | 庄子论道之:容人者亲

    容人者亲 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庚桑楚> [译文]:不能容人的人,没有人亲近他,没有亲近的人,等于被社会抛弃. 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 ...

  • 刘继纯:别主动施恩——西天取经路上的成仙秘诀(《西游记》里的精神病们之六)

    第一次拿到手的经卷都是白纸,灵山的各位佛祖.菩萨.罗汉早就都知道了,所以师徒四个人返回来一进山门就有人问:"你们回来是换经的吧?" 连环画<灵山参佛祖>封面 哪能白白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