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婴之母林巧稚:工作50年接生5万人,她却无儿无女终生未婚

在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的中科院院士林巧稚具有“万婴之母”的称号。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疗事业,尤其是在妇产科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高超的技术手法。她精通妇产科知识,不断发掘探索新的医学研究课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

医学家的启程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原名丽咪,出生在福建省鼓浪屿的一个普通教员家庭。父亲从事教学与英文翻译,因此林巧稚的英语在小时候就很好。母亲在林巧稚五岁时就因宫颈癌去世了,这给当时还懵懂不经世事的林巧稚沉重的打击。

从那时候开始她就悄悄下定决心,自己要好好研究医学,长大成为一个著名的医学家,专门治疗宫颈癌等疾病,不让其他女性和自己母亲一样因宫颈癌离开世界。

在1913年,林巧稚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她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在1919年时从厦门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落成之时,她进入该校继续深造学习,从此开启了她的医学生涯。

家人的支持

准备进入协和医科大学的林巧稚已经20岁了,在民国时期已经算是很大的年龄了,父亲和家人们都希望她早点结婚因此不是特别支持她进入协和医科大学。

处在妙龄的林巧稚年轻气盛,有了自己独立的观点与想法,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家人的反对让她很是伤心,于是她委屈地撂下一句话:“那我这辈子都不要嫁人了”。

连最疼爱她的二哥也打趣说她是说得好听,以后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孩子就跟别人跑了!听到这话的林巧稚说“那我就不嫁了,走着瞧!”她边哭边跑上楼。

后来父亲去安慰伤心的林巧稚,耐心地问她为什么那么想要进入协和医科大学,林巧稚哽咽地说,她不明白为什么女性不能追求自己的梦想,女孩子一定要嫁人,一定要依赖男性才能生存。

协和是她的梦想,而且协和医科大学的学生是最顶尖的学生,以后也会成为很优秀的医生,母亲如果得到了更好的救治,或许就不会离开她,不会离开这个家。听林巧稚说完,父亲被她的话感动了,说服了家中所有人支持林巧稚完成学业。

朦胧的爱情

其实林巧稚终生未嫁除了她一生都奉献给医学事业之外,与当时学校的客观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当时以医学博士的学位毕业后的林巧稚,面临学校的聘任,学校明文规定在聘任期间,因结婚怀孕、生育者,将自动解除聘用。

据说林巧稚在当时也有过一段朦朦胧胧的恋情,但因她要赴欧美学习,加上工作原因,这段恋情也无疾而终。

后来,学校那个不合理的规定已经废除了,但林巧稚当时忙着研究医学,一心扑在了学习工作中,就没有时间谈情说爱了。

她将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产房之中,连生日也是在产房中度过的,生日那天她说:“我能在产房过生日也很有意义,宝宝出生时的啼哭声是生命最动听的赞歌,它就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充实的工作经历

林巧稚由于在协和医院工作的成就突出,她提前晋升为住院医师,在1932年时,被学校派往伦敦的妇产科医院和曼彻斯特的医学院进行学习深造。1933年,她被派往奥地利的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6年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当研究生。

林巧稚在出国留学的一段时间里,参观了剑桥大学,纽汉姆大学等许多的著名高等学府,不仅如此马里兰医学院的妇产科里也有她的身影。她不仅充分利用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在结束实验后也经常泡在图书馆阅读丰富的书籍资料,午饭常常只有一个面包。

不仅如此,她还参观了许多著名医院与科研机构,比如当时的蔡尔斯妇科医院、伦敦妇幼医院等。她还深度了解体验了镭放射治疗中心站与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设备,这些参观成果给她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奠定了她研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基础。

她关于小儿宫内呼吸的课题研究成果也受到广泛好评,被推荐到伯明翰市举行的英国妇产科医学会议上进行交流,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她在英国皇家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并在自己的老师科主任的实验室内进行的研究。

1946年,林巧稚受聘兼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系主任一职。同年,医学教育家李宗恩受命恢复协和医院并多次邀请林巧稚重返协和,她经过深思熟虑后辞去了主任职位。

在1948年返回协和医院,同时又把她的学生也是得力助手一起调回了协和医院妇产科,此后一直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万婴之母

直到晚年林巧稚都没有结婚,外界对她的婚姻也议论纷纷,但是她仍然一心投入产房的工作中,无视外界对她不谈恋爱不结婚的恶言,把自己所有的精力与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之中。

她不仅为来医院的妇女们看病,还经常为贫苦的百姓免费治疗,不仅如此,她还用自己本就不多的薪资接济贫苦的没有办法看病的百姓,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

即使在繁杂重复的工作中,也能依旧温柔并有耐心,永远用自己的笑脸面对每一个病人,理解他们的难处并为他们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她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挽救了许多婴儿与家庭的生命。有一个病人由于宫颈癌一直没有怀孕,当第一次被确诊怀孕时,医院的所有医生都支持病人将孩子流掉,再将子宫摘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生命。

但林巧稚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她在产房工作多年,除了积累丰富的经验还能深刻体会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盼望,摘除子宫对于这个病人意味着什么。

于是她细心观察病人的肿瘤,发现有一线机会能够将孩子留下,此后的每周林巧稚都为病人检查身体直到孩子成功出生。她将孩子取名为"念林",以此来感谢林巧稚。

感人的遗嘱

在产房工作的五十年间,上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她接生婴儿至少五万人,因此被大家称为“万婴之母”。林巧稚晚年也不停止工作,病情恶化后她无法在手术室继续工作。

留下感人的遗嘱:“平生积蓄的三万元捐献给首都的院幼儿园、托儿所;遗体先给医院作医学研究用;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

她去世后,她的亲人并未完全按照她的意愿,而是将她的骨灰送在厦门鼓浪屿的毓园安放。那里有她的雕像,刻着她的名言,供后世学习她舍己为人的精神。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