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尤其在入汛后,我国部分地区暴雨、阶段性干旱、风雹、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局地呈现偏多偏重趋势。个别城市出现严重内涝,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严峻。专家认为,今年以来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极端天气主要表现为:区域性暴雨过程偏多偏早,并伴有阶段性干旱;风雹天气偏重;平均气温偏高且波动性大。——区域性暴雨偏多偏早。今年以来,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7月18日18时起,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郑州24小时降雨量一度高达457.5毫米,其中7月20日16时至17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强度历史罕见。贵州今年首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较常年偏早4天,较去年偏早17天。——风雹天气偏重。今年4月30日,江苏沿江及以北地区遭受突发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部分地区日极大风达15级。5月14日19时前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部分地区遭受EF3级龙卷风袭击,中心最大风速达17级。今年5月,贵州降雹日数达12天,冰雹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局部灾害重。——平均气温偏高且波动性大。甘肃省气象局兰州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王有恒介绍,此前有相关气象趋势研究提到,今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据预测,今年七八月甘肃部分地区气温将偏高1℃左右。气象专家表示,汛期极端天气事件偏多,中小河流洪涝及城市内涝风险增大。长期从事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研究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姜彤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空间格局发生了变化,从大江大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发生流域性洪水为主,转变成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内涝灾害为主。姜彤表示,从整体趋势看,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流域性、区域性、大范围洪水为主。进入21世纪,变成分散、多点式、小范围洪水,以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城市内涝为主,预警预报更难,防汛压力更大。气象专家认为,目前北方主汛期防洪有两个重点。一是防范城市内涝,因为城市除热岛效应外,还有雨岛效应,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暴雨趋多趋强;二是要关注北方山区突发性强降水带来的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湖区及中小河流洪涝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受访的气象专家认为,我国一批控制性骨干水利枢纽工程投运、大江大河干流堤坝加固,防洪成效显著,但支流及湖泊防洪能力仍显不足。如长江持续高水位形成顶托甚至倒灌,易造成大湖“排水困难”和洪涝灾害。同时,中小河流分布广泛且防洪标准相对较低,目前多无专门的流域管理机构及成熟的防洪预案,甚至仍是土筑堤,易出现“小堤大灾”。长江流域旱涝频率、强度均有增大趋势。姜彤等专家分析,从较长时间维度看,长江流域降雨在汛期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洪灾和干旱频率总体均现增加趋势,一些地方或将面临秋旱、冬旱,宜警惕“旱涝急转”。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逐渐增高,防汛抗旱减灾挑战加剧,受访专家和基层干部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重点防范城市内涝,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蒋义芳等建议,仍需加强气象监测预报,持续做好暴雨影响预警并力争提高准确率,短期加强中小河流的水文监测和洪水预报,中长期补齐水文监测站点少、洪水预见期短、预报精度低等短板。人防、物防、技防、智防相结合,对中小河流实施协同治理。王有恒说,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常诱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议做好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二是为应对旱情做好充分准备,以防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贵州省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严小冬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山塘水库蓄水工作,降低伏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各地应加强防旱抗旱意识,防范阶段性少雨对需水关键期的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三是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机制,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姜彤认为,可探索将国家的自然灾害救灾计划、管理措施与气象灾害风险交易市场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气象部门与相关证券交易机构合作探索天气衍生品和气象巨灾证券上市政策保障等问题,促进市场参与灾后重建。四是多元化推动经营性水利工程融资,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些水利项目具有发电、供水等经营性收益,具备通过市场化融资可能,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工程建设运营市场体系,推动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增强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此外,一些基层干部表示,夏季疫情多发常发,大汛之后更易出现人和动物重大疫情,应加强防范。(参与采写:范帆、张玉洁)
来源:半月谈 原标题:《汛期已至,减灾要点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