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传海 | 土墙小屋冬暖夏凉

土墙小屋冬暖夏凉

眼见着一群孩子,一个个如同地里的玉米棵似地一天天高起来,女主人那“得再盖几间新房”的唠叨,跟秋天的连阴雨一似地越来越勤,越来越稠。男主人架不住女人的唠叨,便默不作声地在家后坡、坐山朝阳的半坡地开始整房场。

整房场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在没有炸药、没有拉车,甚至没有钢钎、铁锤的境况下,全凭一把小镢头、两只烂撮箕,一早一晚、饭前饭后(晌里是需要下地参加生产队劳动的)耐了性子,刨一点平一点。因此,村里人都叫它“搌房场儿”。

搌房场不需要啥技巧,不用请人也不用放线。一个人或一家人拿了愚公移山的精神照着山坡一个劲地挖、把挖下的土石挪到前边溜坡处填平 ,直到弄出一个平平展展的、能绰绰有余地放下三间房子就行了。急了仨俩月,不急可能是一年半载甚或两年、三年。

场子整好后,就该往房场里挑打墙土了。为了保证房墙的结实,打墙土须是坡地挖出的新土。庄稼地里的黑土太糟,老墙土、沙土没有粘性,纯黄土不支架、易吸水而且容易裂口子,最好的是大半黄土少半沙粒的沙黄土(倘若不是自然现成的,就得几担黄土几担沙搅拌)。就这样,运来的打墙土要推起山样的一大堆。

打墙土担够了,还要去远远近近的地方搬运墙脚石。麻骨石太酥不结实,河光石太圆垒不出棱角,最好的是在山上砸下的、有棱有角的大青石。要多少呢?地上地下高一尺多、宽一尺多,三间房子四周要走一圈,就估摸着来吧!

方房场、摆跟脚算是盖房起屋的一件大事。先是由看地先生拿了罗盘前后应应、左右瞄瞄,定出一个座子出午向也或座卯出酉向。而后,匠人才按照先生的定向四角拉线,方出一个完整、周正的房场(长3丈余、宽约2丈)。房场方好后,主人放上一挂鞭炮,匠人才按照拉线开始摆墙跟脚。摆墙跟脚算得上一项技术活,一要照线摆直,二要保证墙内墙外露出的墙基周正整齐。如此一来,摆墙基的匠人可算得上大师傅了,招待就要几荤几素、几碗几碟的。

墙基砌好了,主家便不再着急,能一停好几天、一拖几个月。直到东西齐备了、手头得闲了,才叫上自己一家人也或喊来堂叔堂伯、堂兄堂弟,去房场开始打墙。

打墙得先借来打墙板和打墙杵。打墙板是三块一寸多厚、长五尺开外、高一尺有余的杨木或柳木板组合的。两块长板的一头是板挡儿,板与挡儿有卯榫相连。三块厚木板连在一起,组成一个两块长板可以开合、一端有缺口的长方形大木框(说来,这打墙板也是很科学的,开合是为了固定和拆卸。一端没有挡板,是为了让先后打出的墙体相互咬合)。打墙杵呢?打墙杵是“丁”字形的,上边横一圆木是握把,双手可以各握一端。相连的直木下端,套有碗口大石制或铁制杵头,杵头坚硬圆滑。

打墙的时候,把打墙板架到砌好的根基上,用一个 “井”字样的木夹子(四根木棍相连,又可以插拔的木框),套在打墙板没有挡板的一端,让其与挡板等宽固定好。然后将这个“井”字样的木框往一端一歪,就可以填土了。

这时候,家里的主妇领了半大的孩子们,赶快把早已拌好的、半湿不干的沙土,一锨一锨地撂进打墙板里。沙土填满了打墙板,壮实的男人们便走进打墙板,把打墙杵拎至齐眉,一杵接一杵地朝装满的虚土上狠劲地砸。眼见着杵头捣的是抡杵人的心窝子,落下却直砸在抡杵人双脚之间。一杵接一杵,由左到右、从右到左,由前至后、从后到前,挨排而下(这就是技巧了:直下或过前使不上劲,过后就会砸到身上,偏就会砸到脚丫子)。一眨眼的工夫,抡杵人的身后便露出一个个瓷实实、光滑滑的坑凹,入眼一看如同摆出的一排排泥碗儿似的。

当先前满满的一槽砸成了半槽,下边装土的便赶紧再往里撂土。装满了,抡杵人再接着杵。一板墙倒三槽土,一槽土来回打两次,直到把一板砸瓷打平。一板打好后,把固定打墙板的木夹子夯开、撬松两扇打墙板,由打墙的壮汉提了挪动一板。之后便是再固定、再填土、再杵打,如此反复绕根基打够一圈。第二圈(二层)以上,须得一板一板按“品”字形压着茬口。到了留门窗的地方,把事先准备好的几根棚木放到打墙板中打进墙内(墙打高后可以先在墙上凿个洞口以供出入,整座房子盖好了才去安门窗)。

由于打墙土是半湿的(便于粘合),所以墙打到三、四板高的时候要歇板(防止坍塌)。过上六、七天,新打的墙体变干变硬了,才可以接着继续往上打。土墙打平盘后(一般打9板,丈余高),再歇几天才开始打山墙。山墙呈三角形逐渐缩至顶尖,打到山墙帽上只有半板(一、二尺长)。打墙人站在高高的山墙上抡杵的样子,很像山顶盘旋的苍鹰。

农村经常讲一句话叫“学会打墙一辈子不出力”,那是正话反说哩。看着抡杵子的人架着胳膊、撅着屁股、扭着腰“嗨哟、嗨哟”唱歌儿似的,其实那是很累人的。打墙杵七八、十来斤重,还要拿着架子用力提使劲砸,一遍下来,气喘吁吁,浑身冒汗。下边撂土的紧赶紧不拾闲儿,墙打的越高撂土就越费力,一天下来是腰酸背痛胳膊困啊。

四周墙体打好尚是毛墙,还需要家人拿了手掌样的拍墙板(带把的靴头一样),逐一产刮、填补和拍打,指导把整个墙体溜得瓷光平滑,使其达到防雨水侵蚀又美观舒适。而墙体上,打墙时留下的很多小圆洞,就成了麻雀们日后安乐的家。

上梁时,左右邻居都会前往帮忙凑热闹。很多人喊着号子,齐力把早已做好的两架三角形的房梁,抬举起来等距离加到前后墙上(与两座山墙对应),一座房子便成了三间房。架起的新梁上贴着红纸写下的的“福”和“吉星高照”,左右支架上贴着“上梁正逢黄道日,福地恰遇紫薇星”,及其“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等吉祥帖。两架大梁架好后,一挂长长的鞭炮开始炸响,初具规模的新房即刻便笼罩在一派喜庆之中了。

之后的工序还有很多,譬如扣檩条、钉椽子、摊笆箔、苫草合瓦(苫草是草房,苫瓦称瓦房。四周苫瓦、中间苫草的叫“瓦肩飞”)等。这些是本家人所做不来或做不了的,一般都要请泥瓦、木工匠人。只有多位匠人合作,凭了多年的经验和高超的手艺,才能把房屋修盖得严丝合缝,周正美观,其工序和讲究那就太多了!

土墙小屋空气流畅,冬暖夏凉,那份古朴与温馨将永久地存现于我们的梦乡!

(0)

相关推荐

  • 东叶土墙屋

    土墙屋 土墙屋不同于传统砖木结构的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在东叶村也有见到,但不多,形成了另外一种特色.使用黄土作为材料,土墙屋的承重结构为土墙,建筑平面形制与传统的民居也有所不同,多为三开间格局.是 ...

  • 福安百姓今后看不到的土墙厝筑墙技法

    福安百姓那些远去的祖先遗产 今后看不到的土墙厝筑墙技法 我们平时行走于乡野村落,穿行过小巷胡同,常常和老宅土墙不期而遇,它勾勒起我们的一缕缕乡愁,又让我们想起过去那些能工巧匠们的辛苦. 夯筑土墙,是中 ...

  • 【三线岁月】-- 第二篇章 泥土筑新居(1)《 干打垒》周得时

    纪念第45研究所搬迁大三线50周年!  纪念第45研究所建所60周年! 仅以此书献给为三线建设.45所科研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的人们!并向为三线建设.科研发展献出宝贵生命的 逝者致哀! " & ...

  • 古建筑墙体的砌筑类型及其应用及砖料使用

    砖料分类 古建砖料的名称繁多,不同的规格.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产地.同种产品不同的名称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派生出许许多多的名称,给使用上带来了不便.以域砖为例: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墙身砖可分为五扒皮 ...

  • 【灵璧记忆】温馨的土墙老屋

    温馨的土墙老屋 文/胡桃夹子 土墙草顶的老屋,承载着我整个童年和少年的记忆. 虽然三十多年过去,却因为童年玩耍于斯,少年成长于斯,老屋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土墙上剥落的墙皮,都已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之中 ...

  • 破坏耕地少、建设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装配式日光温室你值得拥有!

    周博士考察拾零(九十八) 以 EPS 空腔模块为围护墙体的钢骨架 装配式日光温室 装配式日光温室,较砖墙.土墙或石墙的土建结构日光温室,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破坏耕地少(有的甚至不破坏耕地).节约用地(主要 ...

  • “由古至今”解析日光温室墙体发展的变迁史!

    日光温室墙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日光温室是中国北方一种常见且特有的温室形式,是重要的园艺设施,主要由围护墙体.后屋面和前屋面三大部分构成,在冬季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概述中国日光温室墙体结构的发展历程, ...

  • 翟传海/这里有座香严寺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这里有座香严寺 翟传海 有些时候先入为主是很害人的.因了对一些寺庙先入为主的熟知,我是压根没有去香严寺一游之念的.有很多回别人曾劝我去香严寺看看,甚至有几次稍一动心 ...

  • 翟传海/人间惟有杜司勋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人间惟有杜司勋 翟传海 少年时期,时常挂于嘴边的唐诗,除了"窗前明月光"和"锄禾日当午"之外,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

  • 翟传海/永远也不会忘记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永远也不会忘记 翟传海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

  • 翟传海/闻鸡起舞第一人的忧愤

    闻鸡起舞第一人的忧愤 翟传海 随着鸡年的到来,大街小巷到处都充斥着"闻鸡起舞"之声,其中应不乏为闻鸡起舞者的忧愤而忧愤之人. 话说魏晋天下大乱之时,河北范阳有个干部子弟,看到自己国 ...

  • 【散文】翟传海/长怀贾傅井依然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长怀贾傅井依然 翟传海 导 读 国庆中秋双节决意去往心仪已久的韶山圣地一观.因赶到长沙城已是下午,便在入住酒店后去往市内闲转.在孩子们的手机搜索.定位.导航下,直接走到了长 ...

  • 【随笔】翟传海/将军白发征夫泪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将军白发征夫泪 翟传海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多少年来,世人的脑海里一直显现着一个异样的景象:大 ...

  • 【散文】翟传海/乡村的冬天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乡村的冬天 翟传海 十月一儿,棉堆堆儿. 每年进入农历十月,草木们全都撤回各路给养大军开始舍车保帅,鸟兽们迁徙的迁徙冬眠的冬眠开始自保,大人小孩全都穿戴上棉衣棉帽把自己裹起 ...

  • 【随笔】翟传海/日新月异玉犬来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日新月异 玉犬来 翟传海 光阴荏苒金鸡去,日新月异玉犬来.十二年一个轮回,新年又是狗年. 小时候母亲经常给我们"拍瞎话儿"说:远古时人们有吃喝不完的粮食 ...

  • 【散文】翟传海/家乡的冬天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家乡的冬天 翟传海 天气渐凉 我心向阳 十月一儿,棉堆堆儿. 每年进入农历十月,草木们全都撤回各路给养大军开始舍车保帅,鸟兽们迁徙的迁徙冬眠的冬眠开始自保,大人小孩全都穿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