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医生如何做到“精确制导”式的治疗?
看过本号的文章“介入局部治疗好处多!”后,又有人提出问题来了:病灶深藏不露,又不能切开来看到,那这个“局部治疗”该如何进行呢?
看来,我还得再来讲一讲。为了说得明白些,我还是尝试把问题细化一下,再来回答为好。
如果关注过本号发表过的文章“如何看到深藏的病灶?”,就一定会明白:医学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在患者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清晰地看到深藏的病灶,比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切开人体后还要看得真切。如果还没有看过这篇文章,不要紧,关注本号,就很容易查到并阅读的。介入医生掌握的医学影像学“秘密武器”,就象“雷达”一样,当然不必切开人体器官,就能发现体内的病灶在哪里。这是不是有点像在“超视距作战”呢?
CT重建体内脏器及病灶影像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有了雷达,还得要有导弹和精确的制导系统,不是吗?要不然,看得见却够不着,徒呼奈何!介入医生手中的“导弹”是什么呢?这个大家想得到,当然是可以在病灶局部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或器具了。
我想,介入医生掌握的“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及其所用的各式导管就是了。其中各种各样的选择性导管算是系统的硬件部分,而插管技术则就是软件部分了。通过这个系统的“精确制导”,将有效的药物“导弹”作用到病灶的局部去,就能充分地发挥药物的效能,实现对病灶的“斩首式杀灭”,又不会“殃及无辜”造成不良反应。
导管可直达病变区域细小血管分支
刚才说到的“超选择性插管”,就是说要想办法让选择性导管跨越一级又一级的血管分支,将其尖端尽量靠近病灶。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保证了到达病灶的药物剂量,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周围正常组织免受药物的损伤。而要做到这一点也有两方面:其一是根据目标不同而选择合适的导管,即“硬件”要选好;其二是“软件”部分,即利用推送、牵拉、旋转、抖动及配合呼吸运动等技巧和手法,快速完成超选择性插管。
外科的开放式手术,是一层层切开,每一步的时间比较好计算,差距不会太大。而介入治疗则是通过插管来实施远距离操作,时间就很难掌控了。特别是有些癌肿的生长可以使其供血模式发生变化,肿块的推移也可使得血管发生明显的扭曲变形,这就使插管变得很困难。如果不具备一些技巧和经验,有时很有“鞭长莫及”之感。怎么办呢?勤练习、多思考,提升插管技术是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器械“硬件”来帮助,如通过“层层接力达病灶”的方式来提升插管效率。
比如,我们可以先选择合适的“导管鞘”,如长鞘或预弯鞘等插入血管,以纠正血管扭曲,减少插管的阻力,并可保护血管免受后续导管反复运动的损伤。然后,选好适合目标血管的“选择性导管”在导丝帮助下插入目标区域。最后,还可在选择性导管里面再插入一条更小的“微导管”(1mm以下),微导管里面又带有微导丝,可以发挥协同作用,一直将微导管插到非常深在的部位。善用这样的方法,就算病灶隐藏得非常深,介入医生还是有办法将药物“导弹”精确制导到目标的。
微导管及微导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