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八大山人书画的最高境界,单一个“留白”技巧,从未被超越
【摘要】:八大山人的书画线条变化不多,画面极简,构图大胆奇崛,意境深邃,这与他高超的“留白”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八大山人的传世作品,试分析他书画中的“留白”用笔是如何让画面产生独特意境的?
关键词:八大山人;书画;笔法;留白;笔墨线条;
八大山人(清初四僧)《仿倪云林山水》
一、何为“留白”?
先看一下什么叫书画中的“留白”?所谓的“留白”是指画家在实际创作时,为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有意无意在画面的某些地方适当留出一些空白之地,完全不着笔墨,称之为“留白”,也有人称为“布白”。
画家在创作中或布置笔墨时,对于画面的空白之地也是要深入考虑的,不能不管不顾。书画创作,其实就笔墨“有”和“无”的辩证统一关系,古人讲的“计白当黑”即如是。在一张空白宣纸上创作,其实就是使用笔墨对画面空间进行不断的打磨过程,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宇宙在我手,眼前无非一片生机”这样的境界。书画家通过笔墨的巧妙“留白”,创造和体现着画家个人的生命场。
八大山人(清初四僧)《岁寒三友图》
二、书画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书画的用笔用墨既要讲究“形似”,更要讲究“神似”。一笔下去,哪样就哪样,没有修改的余地,不像素描和油画,可以擦掉重新画。中国画是不能擦掉的,必须要在平时的大量训练中,掌握物象的“形似”规律。到正式创作时,由于对物象烂熟于心,下笔时几乎就是条件反射,不需要过多的思考。随着笔道的虚实变幻,一笔接着一笔,笔笔相生相克,创作其实就是不断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八大山人花鸟条屏
三、八大山人在用笔用墨上,广收博取,并没有受到某家某派的约束,巧妙的“留白”形成自己独特个人风格。
八大山人的笔墨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征,笔简意繁,这样风格的形成往往与他的巧妙的“留白”是分不开的。
八大山人在用笔用墨上,广收博取,并没有受到某家某派的约束,他广泛的吸取了诸多书画家的营养,从而形成自己具有独特的书画风格。
在山石和林木的用笔上他力追唐宋诸贤,王维的线皴、董巨的“披麻皴”、李郭的“云头皴”、范宽的“豆瓣皴”等在八大山人的书画中已经融为一体,不分你我。
在用章法布局上他继承了南宋马远、夏圭简括的画风,对画面进行大胆的剪裁和取舍,笔简而意繁。
八大山人《松石草堂图》
在用笔用墨上,八大山人受米氏父子和“元四家”影响也很大。
如在他的《荷石栖禽四屏》中巨石上密集的横点皴,如从《天光云影图册》山水画中的“烟云变灭”也能看到米氏父子和“元四家”的影响。
八大山人在学习了前人精微的笔墨之后,其放荡不羁的独特个性使得他不甘于在古人的圈子里打转,而要标新立异,创造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
八大山人山水
四、八大山人书画作品中的“留白”用笔有何独到之处?有哪些东西值得后世学习?
1、八大山人在创作时“笔不周而意周”。
八大山人书画,其笔墨大量“留白”,主要是为了表达个人感情的需要。他对客观物象进行大胆的删繁就简、并对某些局部有意识的进行夸张突出,对观众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力。八大山人书画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这种深沉隽永的笔墨境界,主要缘于那他放荡不羁的个性以及平时的点滴积累。
八大山人的这种“笔不周而意周”的笔墨风格,非常值得后世学习。
也就是说,要达到这种“笔不周而意周”的境界,不要完全为了笔墨而训练笔墨,还要要积累笔墨之外的知识。要广泛的深入生活,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平时要大量积累创作素材,留心周围的事物、多层次的体验和感悟生活。在创作时才能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内心情致,不用打草稿,胸有成竹。随着手中毛笔的蹲跳起伏,画面丘壑,随意而出,笔笔生发,一气呵成,不可遏止。
八大山人极简山水
2、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在章法布局上,往往从作品的整体出发,不拘小节。
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在章法布局上,往往是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粗狂泼辣,细处含蓄蕴藉。给观众一种生机盎然,臻于化境的独特体验。他作品中的大量空白与有笔墨处的物象连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活物。
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通过巧妙的“留白”用笔,疏中有密,刚中带柔,奔放而不失法度。整体布局简洁大气,笔法细腻,气韵贯通,这是他书画独到过人之处。
八大山人《 古木幽亭》
八大山人在创作时喜欢以大面积“留白”作为笔墨的表现形式,在强烈的用笔节奏、老辣奔放的笔势和如痴如醉的状态之下,一气呵成,痛快淋漓。他存世的许多书画作品就是如此,开始的某些山石和林木,还算心平气和,比较沉静。在创作过程的推进中,越到中后期,随着情感的起伏变化,越来越奔放,甚至出现了不顾一切的粗笔挥洒情况,情感发挥到了极致,但是泼辣中而不失法度。如《古木幽亭》中出现了大量的留白用笔,并且环环如扣,顾盼生辉,非常精彩。
五、结语。
八大山人独特的“留白”笔墨技法,“笔简而意周”,其中最关键的是他对前贤的章法布局烂熟于心,笔墨功力深厚。在正式创作的时候,心情放松,随心所欲。他在笔墨的学习方法上“师意不师其迹”,在笔墨师承上 “转益多师”,在笔墨个性上“独抒性灵”,正是因为他正确的笔墨学习方法并融汇各家所长,终于成为笔墨领域的“留白大家”,对后世有非常大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