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茶常被问到的5个问题,一次性回答,有你想知道的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从某一时刻开始,人们对冬天的态度变了。

它不再是萧索寂寥的代名词了。

甚至很多人经过了春、夏、秋之后,都在盼望冬天到来。

在满地落叶中,在大雪皑皑里,往往能发现别样的美。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齐侪。

不仅冬天不再是萧索的代名词。

如今白茶圈中,年龄界限也不再是泾渭分明。

爱茶之人认为,喝白茶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生活情调。

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沉浸在好茶的世界里。

但这当然不再是某个年龄段的专属,年轻人同样也爱喝茶。

他们会像老茶客一样,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请教买茶的经验。

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多学多听多问。

年龄不是限制的枷锁。

于是整理了5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提问,不论新、老茶友皆适用。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品白茶方式。

《2》

白茶不白,为何叫白茶?

名字,代表着身份。

同样,从一种茶的名字当中也能看出其特点。

在众人的印象中,绿茶多为绿色,汤水也呈清透的嫩绿,故名为“绿茶”。

其实不然。

但以外观颜色或是汤色来区分六大茶类,并非一种靠谱的判断方式。

比如红茶,也不是“红叶红汤”。

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在国标中对它外观颜色的规定,是乌黑油润,汤色橙红明亮。

橙红,指的是像橙子一样红里带黄的颜色。

与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色并不一样。

因此,单以颜色判断茶叶的品类和名字,并不准确。

六大茶类,是按不同加工工艺,从而形成不同茶叶的氧化(发酵)程度。

白茶的“白”,来源于芽头和叶背上密布的白毫。

白毫,是茶树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娇嫩的芽头免受低温的冻害,所生出的“毛衣”。

而白茶的加工工艺,简单朴素,主要是萎凋和烘干。

不炒不揉不杀青,让茶叶保持原汁原味,内质充盈,白毫也被最大程度地留存下来。

来自高山的白毫银针,一旗一枪,身披白毫,整体看上去呈银灰白色,十分富有光泽。

作为白茶中的形象代言人,当之无愧!

《3》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等级最高、品质最好的吗?

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首先,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一个品类,而非等级。

白茶国标中写到:白茶根据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

白毫银针,采自大白茶或大毫茶,特点是一旗一枪,芽头饱满,白毫密布。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是柑橘类水果,其中可以分为橘子,橙子,柚子等。

它们之间并无等级和品质的区别,只是单纯的品类不同。

而等级,指的是每种品类根据感官品质所划分的级别。

白毫银针可以分为特级和一级;白牡丹分为四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寿眉则分为一级和二级。

至于判断白茶品质的判定,是根据产区、工艺、储存决定。

白毫银针虽然位于神坛之上,处不可超越的地位。

但若是品质不佳,仍然无法称其为优质白茶。

优秀的产区、精湛的制茶工艺、良好的储存,方能造就一款品质卓绝的白毫银针。

假如产区、工艺、储存中有一者出现了纰漏,则这款白茶注定平平无奇。

因此,不能片面地将白毫银针列为最优。

《4》

白茶一定是越老越好吗?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在茶圈中盛行。

可即便老白茶有极高的价值,但不表示所有白茶存老了之后都能变为优质老白茶。

关键看的是茶叶自身的品质,以及后期储存。

内质充盈的白茶,在优秀的陈化条件下,物质发生良性转化。

由新白茶转变为老白茶的过程中,丰沛的内质在岁月的沉淀下,散发出别样的韵致。

香气成熟稳重,药香,粽叶香,花香,毫香,枣香,暗流涌动,变幻莫测。

汤感醇厚饱满,甘甜细腻有余韵,回味悠长。

这样的老白茶,才是人人称道的好茶。

而若是白茶原本品质不佳,内质匮乏,香气和滋味薄弱,很难通过储存来提升品质。

白茶的陈化,是原本便富足的内质,向另外一个层次进阶。

而非从无到有,由空洞到丰富,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此外,优质的白茶若是没有受到精心的储存对待,则面临着受潮变质的风险。

吸收了空气中大量的水汽之后,内质受损,香气滋味消散,品质急剧下降。

所以,白茶越老越好的前提,是买到好茶,并经过良好储存。

否则,这个说法无法成立。

《5》

白茶喝之前要洗茶吗?

看品质,且视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优质的高山白茶无需洗茶。

在优秀的高山茶园中,人烟稀少,空气清新,污染程度极低。

茶树生活在最自然的环境下,与清风相伴,与露水为伍。

颇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韵味。

在如此天然、洁净的生长环境下,生出的茶叶又怎么会脏呢?

此外,茶青采摘后的加工步骤,也十分注重环境的整洁。

将茶青薄摊薄晾在水筛之中,离地70公分左右,不直接接触地面。

借助日光萎凋,以紫外线作为最纯净、最天然的杀菌剂。

洗茶,成了多此一举。

在冲泡高山白茶时,第一冲茶汤清澈透亮,彰显着茶叶的洁净。

其中往往掉落了大量的白毫,这些白毫富含丰厚的茶氨酸,是汤水鲜爽感的主要来源。

若是将它倒掉,未免太过可惜。

但对于来路不明,品质无法得到保障的白茶来说,洗茶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环节。

第一冲的茶汤浑浊不堪,布满杂质,任谁都不敢轻易下口。

但若是品质极差,即便清洗多少次,也无济于事。

这样的白茶,不建议大家饮用,以身体为重。

高山白茶无需洗,劣质茶即便经过洗茶,也难以彻底洗去杂质。

《6》

老白茶可以用紫砂壶泡吗?

请大家谨慎而为。

有许多茶友问,“老茶是不是用紫砂壶泡更有韵味?”

紫砂壶古朴典雅的造型,确实给人一种美观大方之感。

但模样有韵致,不代表泡出来的茶风味也同样好。

优质的老白茶,若是用紫砂壶冲泡,实属浪费。

由于紫砂壶材质特殊,且烧制时未上釉,因此茶壶内部布满了细微的气孔。

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当沸水注入茶壶中,气孔扩张,大量吸收老白茶的香气和滋味。

冲泡出来的茶汤,香气显得薄弱单调,少了丰富的层次感。

且紫砂壶的出水口小,很难达到冲泡白茶所要求的快出水。

即便注水快,出水也快,但当水从紫砂壶中缓缓流出时,便注定了它的失败。

待茶汤大部分出尽之后,时间早已过去了10秒以上,再沥干茶汤,可能需要足足30秒的时间。

与快出水所要求的7-8秒左右,相差甚远。

如此一来,内质丰盈的老白茶在闷泡的过程中,养分大量析出,令茶汤过度饱和,造成苦涩。

紫砂壶,美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致命的弱点,毁茶不倦。

《7》

白茶,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有些是茶龄颇高,经验老道的老茶友。

而有些是初来乍到,经验尚浅的新茶友。

其中的大多数,对于复兴时间不久的白茶,都抱着疑惑不解的态度。

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

白茶看似简单,却绝非大家想象中的那般粗糙。

从产区、工艺,再到储存,每一步都需要稳扎稳打,才能造就一款品质上乘的白茶。

喝茶之前,必先懂茶,方能不辜负来之不易的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