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春 || 还归细柳营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还归细柳营
文 | 郑长春(陕西西安)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在中国,能被写进唐诗、载入史册的村落,大概只有“细柳营”了。
每每读到王维的这首《观猎》,心情就非常振奋,除了惊叹,更多的是疑问:细柳营究竟有何奇特,让将军如此向往、诗人如此感怀?
走来找去,到了跟前才发现,细柳营不过是西安城西沣河堤畔的一个村子。据《长安县志》记载:该村建于西汉,是汉文帝大将周亚夫驻军的细柳营。村分南北窝头寨和金家村,金家村以姓氏得名,窝头寨原名割头寨,是古细柳营的刑场,后统称细柳营。
如今,站在荒草丛生、房舍林立的村边,再也见不到猎猎战旗,听不到声声号角,只有沉默的大地,只有萋萋原野上那些零零落落的遗迹,似乎还在追忆着远去的足音,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周亚夫,乃绛侯周勃之子,以治军严明、身先士卒而流芳后世。
这些故事,《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有记载的: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入侵,烽火直连长安。文帝调兵遣将前往抵御,其中一支军队由周亚夫率领,驻扎长安以西的细柳。为鼓舞士气,文帝亲自出驾慰劳。一路经过霸上军、棘门军,驻军将领恭恭敬敬地迎送,唯独到周亚夫驻扎的细柳军,皇帝的前卫和车驾被挡在军营大门外,皇帝不得不下诏书通报,营门才准入。周亚夫不出来迎接,见了面不行跪拜礼。皇帝走时,周亚夫不送。这在当时,实属罕见。群臣均为之吃惊,以为周亚夫目中无上,傲慢无礼。但汉文帝不但不责怪,反而对周亚夫治军严明大加赞赏。临终时,特嘱其子(汉景帝刘启):“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死后,景帝继位,暴发了“七王之乱”,叛军号称五十万,近逼京都。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会集大军迎击叛军,只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实际上,细柳营是西汉大将周亚夫当年驻扎在细柳的部队。细柳,也因“文帝劳军”而名闻天下,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富有战略性的意象符号。“细柳”本已诗情画意,再加一个“营”字,便多了几分威严感,使人不可小觑。
当这种威仪上升到重要的核心管理层面,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辐射性效应就会立马变得意义非凡。不管周亚夫是否明白其中深意,但身为开国皇帝刘邦之子的汉文帝刘恒心里是比谁都清楚的: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天下才有太平的希望!
这一系列胜利成果,不能不说与一个“严”字有关。周亚夫治军,严字当头,连皇帝也不例外,可谓严得相当彻底了。从严治军,贵在一律,最犯忌的是对人严,对己宽;或对下严,对上宽。若虚假之“严”,不过逢场作秀,诚如汉文帝所说的“皆儿戏耳”。
身负征战使命,只有时刻保持警惕,以身作则,严格维护条令和规制的权威性、严肃性,才能培养出严整的军容、严明的纪律和雷厉风行的战斗力。这样一支队伍,拉到战场上,不打胜仗是不可能的。
因此,汉文帝对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周亚夫不但没有责怪,还称他是“真将军”屡加重用,这便是“细柳营”最耐人寻味的一笔。
一个强盛王朝的建立,原因不是单一的,它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既需要纪律严明、恪尽职守的忠臣良将,又离不开励精图治、勤勉务实的最高领导者。值得注意的是,国富民强的缔造者必须德才兼备,处理问题能够全盘考虑,统筹兼顾,根据民心所向,然后做出最好的决策。
大量事实证明,汉文帝就是这样一位明君。
早在秦始皇时期,匈奴就依仗兵强马壮,屡屡南侵,而秦始皇也只能修长城防御。汉朝初年,匈奴实力达到鼎盛,统一漠北后,大举侵入汉地。刘邦亲率大军迎击,结果被匈奴击败,加之经过秦末连年战乱,人口减少,经济凋敝,已无力抵抗匈奴来犯,于是采取和亲政策,将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受尽凌辱。
迫于实力悬殊,文景两帝表面任由匈奴为非作歹,暗地则发展经济,训练军队,时刻不忘国耻。经过含辛茹苦的“文景之治”,有力地拖延阻止了周围异族的强大与崛起,为民族强盛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后来汉武帝继承“文景之治”创立的国家体制以及政治经济制度,接过先贤火炬,横扫四方,终于造就大汉传奇。他的后人在彻底击败匈奴后,追杀匈奴残部六千里,斩匈奴单于于西域,留下传世名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历经千古,仍掷地有声!
郑长春,笔名老枪,1975年2月生于河南南阳社旗,先后就读于陕西国贸专修学院文秘专业、西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中国青年文艺学会顾问、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陕西省委政法委《政法天地》杂志社。自15岁在《南阳晚报》发表处女作以来,至今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法制日报》《陕西日报》《知音》《当代青年》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1000多篇(首),并多次获奖。其中,小说《遭遇假烟》获人民文学出版社优秀作品奖、散文《生命如雨》获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影响力人物》杂志社优秀作品奖,散文《赊店行》获中国散文学会、华夏作家网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著有社会纪实作品集《急红眼的中国人》、散文集《激情碰撞》《古镇遗梦》《赊店物语》等。
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我的扶贫故事”和“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正在开展,欢迎关注了解。
每期,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公布获奖名单,共评出:
一等奖一名,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两条(每条价值260元)、价值128元核桃酱大礼盒一个、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二等奖两名,各奖励陕西中烟价值260元延安(红韵)一条、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两提。
三等奖三名,各奖励陕西中烟延安(红韵)礼盒两个(每个价值60元)、价值49元简装核桃酱一提。
优秀奖若干名,奖励陕西中烟价值60元延安(红韵)礼盒一个。
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均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温馨提示:恳请大家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投到指定邮箱。切记,请不要一稿多投!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读者赞赏的70%为作者稿费,每月8号左右统计、公布并发给原创作者本人,30%留作平台运营、宣传及编辑、校对、制作等费用,无赞赏则无稿酬。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