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专刊】陈仓本:挂红灯笼过大年
▲
(题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过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有过年的记载。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天,一位老神仙自诩有驱除“年”兽的方法,他在一家门前挂上红灯笼,并且燃放爆竹驱除了“年”兽。从此以后,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人们挂红灯笼就是为了“过年”,因为“年”兽最怕火光和炸响。
我对年来了的记忆是从父亲制作红灯笼开始的,腊月二十八父亲选取柔软细长的竹枝制成灯笼的骨架,再用剪刀剪取红纸糊在灯笼的竹枝外边,插入带有木底座的铁丝支架外面,一盏简易的红灯笼就制作成功了。除夕之夜,在灯笼底座上点亮蜡烛,把灯笼上面的铁丝弯钩悬挂在门庭上过年。那时候,已经穿戴一新的我望着红灯笼傻笑,认为过年就是吃好的、穿好的,挂红灯笼、燃放鞭炮。
挂红灯笼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装饰品,2018年狗年来临之际,丹凤县城的大街小巷挂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红灯笼,营造出浓浓的过年气氛。每到晚上,开关一拉,漂亮的红灯笼里电灯灯光红红火火,一盏盏红灯笼下面的黄绒线须儿随风舞动,流光溢彩。
行走在红灯笼组成的长廊里,身上有火一样的温暖,内心被浓浓的年味陶醉着。红红的日子,红红的火,迈着悠闲的步子,带着微笑思念老家门前的红灯笼,一闪一闪的烛光里有妈妈的期盼,有父亲的希望,有兄弟姊妹的欢喜。
那温馨的烛光里,散发着年的滋味,流露出美好的祝福。大方桌和长凳子摆好,随着一盅盅浓烈的烧酒与饭香开道,走个圈儿就是年轮。门前的红灯笼守着白天和黑夜,在寒风中摇曳,又在春天里盼望,诉说一年里风花雪月的故事,还有柳绿花红地拥抱。
红灯笼在春风中显摆吉祥,在人影绰绰中歌唱团圆。一盏盏红灯笼,一串串同心结,一排排青砖黛瓦,显示生活的路面渐行渐宽。进入新时代,面对红灯笼我想从泰山顶上抽几根竹片,作为你的筋骨;从红太阳上采下一片红光,作为你的衣裳;用黄土地的火种,点亮你的生命,然后把重新包装的你埋在心底,无论岁月如何推演,红心永不变迁。
新年在温暖的红灯笼里,红灯笼闪烁的红光,照亮了人们回家过年的路。新挂上的红灯笼跳跃着欢快的音符,迎接新年的钟声。高高悬挂的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挂红灯笼过年历久弥新!
推荐阅读
▼
陈仓本 || 父亲的牛草
陈仓本,男,丹凤人,商镇中学教师,闲暇时喜欢打乒乓球和静坐写文章。乡土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多年来一直进行文学创作,文章常散见于报纸、刊物和网络平台。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