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好人,也是坏人
好人有好报,一种寄托了人性最基本的愿望和发自心底的深刻呐喊。孩提时代,看电视、听戏,或者听别人讲故事,从一开始就追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在开头就弄清楚立场,然后带着立场和个人情感看下去。一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理摆着呢,也就放心了。似乎记忆里所有的剧都有好人坏人两派。好人都是英俊潇洒或一表人才,而坏人都是贼眉鼠眼或丑陋无比。一眼就能辨出好坏之别。
在京剧中,白脸,又分粉白脸和油白脸。粉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如曹操、赵高、严嵩等。油白脸则多为刚愎自用的狂妄武夫,如马谡、高登等。人物被直接定性了。
好人和坏人难道就被直接定性了吗?可细细想来只有好事坏事之分,像曾国藩说的:“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则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晻暧,则为小人。”
有这样的立场,才能以事实与证据为准绳,不轻取人,不轻毁人,独立无惧,确乎不拔。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候选人的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B是温斯顿·丘吉尔
C是阿道夫·希特勒
你选了谁?
人是微妙、复杂的个体,你可以说,这件事他做得对或不对,却不能单纯从此事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随着年龄增长,心性成熟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你会越来越迷茫,什么才是好人,什么才是坏人?因为你开始觉得世界不再仅仅是黑色或者白色那样泾渭分明,中间还有许多的灰色地带。
由于中国古代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使然。中国人的思维历来受传统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通俗文学蕴含了深刻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走势。多半是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向往和一以贯之的报喜不报忧。所有的美好团圆结局只是苦于对现实的无奈而作出的种种美好幻想而已。
我们对坏事无可奈何之际,就只能借助“公道自在人心”或者“善恶终有报”的道德伦理来图个心理安慰罢了,寄托了民众嫉恶如仇的愿望。风俗民情,小说野史正因为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正是借助这些世俗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悲愤。
当局势发展到以非人力所能之时,自然的求教于神佛道仙或者祈求上天开眼降罪。比如《窦娥冤》中窦娥临终许下的三桩誓愿。第一桩誓愿,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不会有半点落在地上,都将飞溅在白布上。第二桩誓愿,死后天降三尺大雪,遮掩我的尸体。第三桩誓愿,楚州之地干旱三年。她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天下,而且还要感天动地,让人们知道“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是百姓有口难言”,揭示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这当然符合底层人民的审美心理,对美好事物的支持与肯定。孟姜女哭倒长城也是如此。
自古久逢乱世总会是道德伦理的沦陷之际,其实举个身边的小例子就能明白了。上学时期,晚自习,如果班级同学整体鸦雀无声,秩序井然,我是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话的,哪怕只是问问题;若哪个晚自习有人说话,教室里乱哄哄,我总会和同桌说几句话,也未觉不妥。诚然,此时便不能定义为好人坏人了。集体处于不同的时期和场合,个人因出于不同的目的而做出所谓“正确”的事!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而好人坏人之分亦如此,好心也会办坏事,何必紧咬住好人坏人的区别不放呢?
窃以为,对人对事的态度无非两种——赞美与批评。赞美也分两种,真诚地肯定赞扬,心有所图地吹捧。批评也分两种,坦诚的批评与恶意的攻击。一段赞扬或批评的话属于好心还是恶意,真实答案只有一种,但在他人眼里则会因人而异。你是好人,可同时也是坏人。
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处,在平处;不在隆处,在污处。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处,耐得住烦。而人性的弱点恰恰正是利,好与坏的转换全系一念之间。
故人生在世,还是多行水涨船高之善,莫做水落石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