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传统村落:段家登

段家登村位于沙溪镇东北角,是四联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背靠华丛山,面对黑潓江,距剑川县城32公里。村后有丰产沟,水利资源丰富,村中建有魁阁古戏台、东皇庵、本主庙等。

“段家登”,即段姓人最早落户居住的地方。据说一位叫段尔高的人,最先发现江边滩涂可供开发,在华丛山半山腰,一株大青树下泉水汩汩长流,可作饮用和灌溉,于是,他最先开发了这个位于华丛山脚坡地到坝子的过渡地带。由于从江西到江东要涉江而过,相比正对面的甸头村,段家登开发稍晚,然而,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剑川州沙溪镇的属村就已包括段家登,可见,那时段家登就已存在。

若从甸头村向东瞭望,可以看到一幢白色的古老建筑物──魁阁带戏台隐现在葱郁苍翠的绿色树林里,这座魁阁戏台便是我们了解段家登的开始。

沙溪的魁阁建筑形式各异,均选择各村最佳位置,其中,首推段家登、寺登街魁阁戏台的建筑形式为最。各村魁阁与田园风光浑然一体,成为沙溪独有的一道风景线。除魁阁戏台外,各村戏台,或单独设建,或建作巷道门楼,或立于本主庙内,因地制宜,各有千秋,为昔时各村寨庙会节庆的主要活动场所。

古典秀美、白墙灰瓦的段家登魁阁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早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所建的寺登街戏台,二者都是先于滇剧形成时期就建盖起来的。段家登魁阁戏台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木质建筑,台顶梁上题有“清光绪癸卯年大吕月下浣毂旦重修”,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前为戏台,后是高阁,飞檐翘角,轩昂飘逸,飞阁流丹,充分体现了白族木雕建筑工艺的精良。戏台设于二层,平面呈凸字形,由四根木柱支撑,台口两根外柱立于一对造型生动的石狮上,木柱上书楹联:“水秀山青何处得琼楼画阁;柳荫树茂赏春穷燕语莺歌。”台榭上则横挂着一块木质横匾,上刻“瑶台妙观”四个大字。戏台内部结构层层横料相迭,不用榫头。戏台正面为空地,供村民看戏,再后是一座二层阁楼,为民宿主体;南边建盖了一栋五间平房,兼客栈之用。

据传早年间,段姓女儿出嫁于黑潓江边江东村杨家。那年黑潓江发大水,江东杨家遭灾,房屋田地荡然无存。段家登的岳父母敞开胸怀,允纳女婿杨氏一家落户段家登。从此,段家登便多了杨氏人家。杨氏后人大工匠杨国林,为段姓人家的宽阔胸怀所感动,为报恩,于清乾隆年间修筑了这座魁阁戏台。段家登北麓地势稍高,房舍斑驳的多为最早居住的段氏人家,而南麓地势低处,多为后入住的杨姓人氏,如今村域扩大,两姓人家大抵往南往下扩展。

2002年,沙溪寺登街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值得关注的100个世界濒危遗址名录,由此拉开了沙溪古镇复兴的序幕。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和剑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了沙溪复兴工程,在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瑞士发展合作署以及多家国际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前后分六期实施。2006年,段家登古戏台于二期工程中被修葺一新。自那以后,沙溪旅游业渐渐兴起,段家女婿吴运鑫,有意重新包装古戏台,让段家登美景重现华彩。夫妻俩和村里签订合同,投入资金修整改造,却苦于资金缺乏。经过三年苦心经营,才将戏台院落基本建设完好,后与美国职业酒店管理人柏昆于2012年正式合作,重修了外围露台并将五间客房重新装修,客栈品质大幅提升,一个小型精品民宿——“沙溪戏台会馆”诞生了。

与古戏台一样闻名的是段家登东北角的东皇庵,其似一座深山古刹,高洁肃穆,攀过一段石板路便抵达。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小座山神庙,沿路而上,又竖有一座功德碑,略记东皇庵的修建始末。绕过白墙,遂至东皇庵大门,朱红色门前塑着两头石刻蹲狮,刀工精巧,护佑平安。大门微开,被上了锁,一个长线插盘从庵内穿出,跨过门槛,曲曲折折地延伸至田间。一中年男人手中拎着胶管,管口纷纷泻下潺潺水柱,倾泼在一垄垄土壤表面,那褐红色渐成了湿湿一片,黑黑的。我从大叔手中借着钥匙,听得嗒地一声,大门应声而开。

庵内清旷闲逸。正殿坐东朝西,庄严雄浑,上大殿须从两侧拾阶而上;剑川传统的浮雕格子门窗,均分六扇依次置于明间、左右次间,彩绘冷艳,因木门紧闭,我未能窥见里面的佛像。两耳房位置隐蔽,不易察觉。两个厢房一南一北居正殿两旁,其中,南厢为二层,下置斋房,上为休憩廊楼;北厢仅一层,一角堆满柴禾,一角作为供奉历代远近故化会友之灵位。东皇庵大门两侧围墙嵌有“重建东皇庵功德碑”,一并罗列各项建造工程费用支出与捐款人姓名、所捐数目。

东皇庵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由于鹤庆龙华寺法光和尚云游到此,观察其地势东依华丛山麓,位置极佳,于此处建一寺庙可補村庄风水。彼时,邑人尽心尽力,大兴土木,初建为四合院,寺宇佛像竣工后,邀请了江长坪村杨天申撰写碑文,取寺名为东皇庵。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无奈地方频发兵燹,东皇庵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其正殿南北耳房失修倒塌,仅存的山门也于“破四旧”时被拆毁,片瓦不存,地基荒芜。改革开放后,在段家登、金树禾、北庄三村(同属四联行政村)父老倡议下,由佛会牵头,成立东皇庵重建组。三村商定,新址选在金树禾附近,并永为东皇庵地基。在三村父老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下,于2001年正月动土开工,后陆续增修,至今共有正殿及陋角七间。

重回村落,淡淡的嘈杂声中,一条几乎遍布全村的小溪始终欢腾悦耳,随后灌入农田,涌入黑潓江,奔向远乡,滋养另一片陌生土地。

村内古木森森,尤以滇朴、黄梨木为最。其中,一些被列入古树名录,一些则由地方林业部门挂上保护牌,并佐以卫星定位。倘若村人起房盖屋,恰被古树遮挡,须向林业部门提出审请,再行定夺,万不可私自处理。

村中央,是四联村村委会所在地,其对面是村卫生所,一间老式小卖铺紧挨村委会,在西边。小卖铺前有一棵三人合抱粗的滇朴,枝叶如伞盖,绿荫遮蔽下村人在消暑纳凉,听光阴细语。晌午,老人们从家里出来,静坐古树下的木墩上。老叟们支一张四方小桌,几人围成一圈打纸牌。他们面容和蔼,皱纹深如刀刻,唇齿间吐出俏皮可爱的白族腔,微阖双目。

从田中归来的农人扛着锄头恰从小卖铺这儿经过,暂无回家念头,惬意地往木墩上一摊,倚靠小卖铺,瞧牌局。片刻休憩,辛劳之后的疲累感渐离脑后,腹中咕叫,这才想起午饭尚未吃哩,挠挠头,于欢悦的人群中失了身影。

老媪们则分布在小卖铺右侧,谈论着各种话题,几不停歇。气温骤升,一位老太领着孙子步入小卖铺,待走出时,他嘴中已含着一根绿豆雪糕。少年旋即坐于老媪中间,兀自埋首品尝着夏日凉食。此时,阳光被繁密的枝叶切割得七零八落,只余斑驳光晕,地上一簇簇碎光闪着亮。

段家登至今延续着古老的精耕细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渐趋多样化,从单一的水稻、小麦慢慢演变成如今的辣椒、烤烟、玉米制种、地参、核桃、中药材等多作物种植。这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温、降水、土壤、水资源,以及传统种植观念的改变。

不过,在这理想化背后,也许还夹杂着些许落拓与失望。不论是当前形势或未来远景,尚有困境。

受限于市场、交通等因素,目前,在当地尚无法形成规模化农业,人们各自为战,作物五花八门,售卖时,多是零零星星,自然无法有效吸引外来商贩成群结队派车拉货,再成批次引入市场。因此现象,曾有一任四联村党支书记如此形容:“毛驴子是拉不完,汽车火车不够拉。”若由相关部门牵头作产业规划,并付诸实施,也未尝不可,前提是试种植的方法已获成功。但有时也须考虑风险,假如行情紧俏,人们从中获利,自会笑逐颜开;倘使供过于求,销路不畅,便可能心生怨恨,以致双方态度貌合神离。于是,各自为战与规模化产业又陷入恶性循环,如何有效调和二者矛盾确值得深思。

实际上,段家登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孺老人,凡有一技之长、或年轻些的劳动力则大多外出务工,他们多为彩绘师傅、泥水匠。

以彩绘师为例。受大理白族墙绘的熏陶,这些年轻人通常跟着前辈学习,从事墙绘创作,为生活添彩,长年累月,习得一手出神入化的画技。

很长时间里,他们的足迹遍及各处,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乡村。在其画作中,便可觅见它们的精妙之处:在美轮美奂的外表下,人文之魂呼之欲出。他们常将当地的人文历史、山水风貌、地方百态融入画中,令当地人备觉亲切。他们坚信艺术来源于生活,因这份倔强,他们的画有了令人不可抗拒的真实。

画似乎成了一种载体,一座桥梁,连结着乡村与城市。

与此同时,乡村也在不断打破人们的偏见,它并非闭塞落后,而是拥抱着新思想、新艺术的到来。那里的百姓也在劳作之余,接纳欣赏着从城市涌入的新鲜事物。

值得一提的是,彩绘师非段家登专有,在沙溪各个村落或多或少有他们的身影,因这份传承,人们对沙溪又多了几分神往。

其实,段家登不仅有技艺精湛的彩绘大师,还有救死扶伤的老中医,古朴细腻的土漆师傅……然世上之事难有完满,自从事手工制作的土漆老师傅仙逝后,对段家登而言,这门手艺算是彻底失传了。

俯首是春,仰首是秋,亘古不变的是,段家登人精心使用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接受自然的每一份馈赠,但从不逾越相互依存的底线。

(0)

相关推荐

  • 徐霞客与大理(二十五)

    徐霞客游世外桃源凤羽 (图文/诗画大理) 风羽位于洱源县西南部,明代属浪穹(洱源)管辖.风羽四面青山环绕,坝子村罗棋布,风光秀美.世代定居于此的白族先民勤劳善良,耕读传家,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

    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是孔子后裔聚居地,榉溪村被称为"孔子第三圣地".这里处处可见论语训言.历代人事等儒家印迹;廊桥溪流.巷道石阶.黛墙青瓦,绘就一幅古韵山水画.2013年被列 ...

  • 【分享】昆明-云龙-诺邓-兰坪-罗古箐-剑川-昆明。Day4剑川沙溪古镇,石宝山游记

                 沙溪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现在的沙溪安静古朴,它保留了当年茶马小镇的风貌.滇西北有种说法:走过大理,路过丽江,別错过沙溪.   沙溪古镇很小,走马观花2小时就可以逛完.每 ...

  • 年味渐浓,大理剑川这些美景你绝对不能错过...

    Hello~Hello! 这里是想要出去耍耍耍的小云!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 盼望着 盼望着 春节来了,假期的脚步近了 全国各地都在建议大家就地过年 如果你生活在云南,这个春节 不妨让我们留在剑川 去感 ...

  • 解放 : 村名与文化——庙后村

    庙后村,因居桥上圣母庙后得名,同时亦为该庙社首之一.其地形东.北两面为深沟,南面是孤峰山麓,皆层层梯田,与桥头村和桥上村接壤.西边平坦,与张薛村毗邻.总面积1.12平方千米.该村属万泉乡政府管辖,距乡 ...

  • 应可军 | ​宁海古戏台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色

    宁海古戏台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特色 文/应可军 宁海古戏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个"戏台"名分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第一批以 ...

  • 沙溪硫酸厂还在冒烟

    无题 沙溪剑湖已泪尽, 阵阵浓烟废剑川. 松树无辜今枯死, 他年谁不喝硫酸? 网络上又出现了沙溪硫酸厂冒白烟的视频,读着朋友圈里剑川网友伤心的诗句,心疼身在剑川的乡亲.心疼大美剑川,正在洗硫酸浴. 前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寺登村位于沙溪镇正中,是云南大理著名旅游景点沙溪古镇的组成部分. 寺登村有古色古香的戏台.兴教寺.白族 ...

  • 传统村落郭家屯——安顺市轿子山镇游之一

    安顺市轿子山镇游 贵州游侠 一,传统村落郭家屯 驱车经高速公路到达安顺市蔡官出口下,向西北方向行驶到达郭家屯村口,公路通过一座单孔石拱桥.这座桥桥拱石料非常精致,而其他的部分则较为粗糙.上下游两岸都是 ...

  • 剑川传统村落:三河

    三河行政村东邻清坪,南靠梅园,西接双河,北倚丽江九河,是剑川县的"北大门",南距县城8公里.村庄鳞次栉比,呈阶梯状依山而居,狭长分布,自成一派,下辖河东.河北.河南3个自然村.其境 ...

  • 剑川传统村落:龙门邑

    龙门邑,古称芦苇邑.罗尤邑.龙母邑,古时,曾建有自县城南门至石龙寺九尺宽.五里长的石板官道.村落东接214国道与朱柳村,南邻西中村,西靠白腊村,北抵金华镇文华村,距甸南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剑川县城3公 ...

  • 寻访段家登

    我与堂姐抵达沙溪,约莫上午十点.小姨家在寺登村,她在附近的民宿上班,今天休息,正巧领我俩到段家登村瞧瞧.吃过饭,小姨驾驶红色的三轮电动车出发了,坐在裹着篷布的后车厢的姐弟俩,唯见身后的房屋.游人.大树 ...

  • “乐湾村陈家大屋” 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3)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隽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 ...

  • 《古皇室血统、叔虞后裔的唐家屯》 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之二十七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南障城镇吕家村

    吕家村,据吕氏谱书记载,明嘉靖年间(公元1552年-1566年)就有人居住在此,后本县南障城洪河槽有吕氏迁居此处,因吕氏家族人丁兴旺,故冠以姓氏改名为吕家村.从创建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河北省---邯郸涉县关防乡宋家村

    据村中三教堂中的明代万历年古碑记载,公元1368年-1398年,一个叫宋马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至今此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宋家村的主街上,有两棵苍郁的古槐,据说与村子同龄.宋家村是典型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