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第一届“星火杯”?
即日起,由八光分文化独家扶持,《高校科幻》和四川大学科幻协会发起并主办,联合全国众多高校科幻社团举办的第二届“星火杯”全国高校联合征文大赛即日启动。
回顾“高校科幻”平台成长的历程,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集结了众多同好一起追逐科幻梦想,收获了多方的支持与帮助,在心怀感恩之情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进行自我总结,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期望让“星火杯”越来越好,共同促进高校科幻社团的积极交流,发掘校园科幻创作人才。
由此,我们近日在知乎上发起了“如何评价第一届‘星火杯’科幻征文比赛”的问题,今年三月份也推出了《评委说星火》栏目,邀请参与过星火杯投稿、评审及相关工作的朋友们谈一谈对大赛的建议意见。
很惊喜的是,我们收到了多份诚意满满的回答与评价,为大赛的完善提出了诸多建议。在此选取部分回答进行发布,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脚踏实地,更好地团结高校科幻力量,助推校园科幻快速发展!
向上滑动阅读~
作者
来抢个首答(虽然可能写完就被抢走了……)
利益相关:终审入围。
比赛的体验很不错。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算是校内比赛+商业比赛结合的模式。评委里既有来自各高校的科幻社团成员,也有专业的科幻作者和文学领域研究者。比赛进程无拖沓,初审文章全部公开,赛后奖励(虽然我没有……)与赛前宣传符合,主办方反馈及时有效,总而言之这是一次诚意满满的比赛。
我也曾参加过各种级别的征文比赛,但在本次比赛中赛方有许多打动我的地方,这是之前的参赛经历里没有的。我能感受到一种只有学生党才有的热忱、纯粹和全身心的投入,这种精神和情怀无愧于“高校科幻”之名。
一、评审公开
复审和终审的评分评语全部对外公开,客观上是保证了比赛的公正透明,更重要的是前辈大佬们的评价对我们这些小萌新来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之前参加过的校内征文比赛也有同样的做法,但本次比赛的参赛者来自全国各高校,作品数量与评委人数非寻常可比。将复审+终审超过两百稿次的数十位评委的评语一一归档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任务,能完成这项任务的赛方不可谓不用心(虽然终审的评语大面积错档了……)。
二、比赛交流
整个比赛期间乃至赛后官方微信群和qq群的交流都是火热的。虽然这是征文比赛的寻常操作,但对我而言却是头一次经历到数百名年龄相近、经历相似的学生党之间热火朝天的交流。
毕竟现实中对科幻乃至其他深刻命题感兴趣的同好实在是太少了,比赛进行中水群的那段时间我真的是前所未有地兴奋,就像困囿于德国边境小城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突然来到了荟萃世界英华的巴黎大都市一般。在此之前我曾以为自己的知识面也算得上是广博和深刻,然而真的见过大佬之后才明白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水群最开心的地方除了互评文章、交流想法就是玩梗、斗图和膜佬。和大佬谈笑风生久了就会产生自己也是大佬的错觉,所以我们就需要通过膜(po)拜(hai)大佬@白贲来时不时地提醒一下自己:
三、赛方人员
虽然有八光分文化这样的业内大手支持,但能将初次举办、暂无名气的小比赛办得这样有声有色,背后少不了一批心怀热情、任劳任怨的赛方工作人员,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赛方负责人。
我与这位赛方主办人员的在线交流仅止于赛务通知,不过从他的朋友圈里我更多地认识到了他的才华、付出、情怀和梦想。学业+赛务繁忙一度使其身体出现问题,比赛结束后仍在为“高校科幻”平台的搭建不断奔走、为中国科幻事业添砖加瓦,武汉战疫期间为病毒研究贡献过自己的力量……
如今第二届比赛的准备工作已在更多人的瞩目下拉开大幕,“高校科幻”平台也在顺利运转、名家讲座不断,武汉、湖北和全国的疫情也渐趋平稳。“听其言,观其行。”无论哪一件事背后都少不了一批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也正是他们为更多的人铺平了前方的道路、搭建了发展的舞台、带来了未来的希望。
我祝愿国家河清海晏、科幻事业繁荣发展,也同样祝愿“高校科幻”平台越做越大、“星火杯”比赛越做越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展望
说是展望也是挑刺,实际上倒也没多少刺可挑,所以更多的还是建议。
无论什么比赛其中的商业气息总是难免的。复审评分有 10% 的在线阅读量和点赞数占比,毕竟对首届比赛而言快速宣传、打出名气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10%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此我作为比赛选手也表示理解。如果预期的宣传目标已经达到了,希望第二届比赛能单独设立人气奖以摒除人为刷分的不良影响。
本届比赛对来稿有 8000 字的字数限制,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者发挥(行吧就是给菜找借口……)。个人猜测也许是第一届比赛影响力不足以占用评委更多精力故限制篇幅,希望以后的比赛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能放宽来稿限制。
另外,犹记得总负责人同学在群里提过“比赛运行全属公益,大头给了奖金,运行经费只有1000元”。这份精神令人钦佩,但随着比赛规模的扩大我想其商业化也很难避免。这并非写手需要关心的问题,但我仍然希望比赛在不忘初心的同时能善用外部资本,既让比赛参与者受益更多,也能为赛事发展带来更多助益。
行文至此,祝一切安好。
—— 编辑于 2020-04-13
向上滑动阅读~
作者
我来了,我来了。
利益相关:科幻爱好者,第一届星火杯复审评委,第一届星火杯优秀奖作者。
高校科幻这个平台真的超级棒!认识了很多其他学校的科幻爱好者,水群超开心!虽然考虑到科幻对我来说始终是个爱好,没有成为科幻作家的理想,我没有参加星火学院和委员会。但他们微信公众号运营做得超级好,b站上星火学院的直播我也经常去蹭,干货足足,诚意满满。(给他们求个关注)
来稿作者虽然很多笔法青涩幼稚,但好作品也不少。
说一说作为作者的感受吧,之前虽然阅读的科幻小说不少,书评也写过不少,但完全没有写过小说,国庆节练吉他的时候,死磕许巍《故乡》的前奏,磕出感情磕出灵感来了,再融入我怀念高中同学们唱过弹过的《光辉岁月》,再加上我很喜欢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想办法弄一个科幻的壳子,把这些“私货”夹进去,就写完了我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其实里面还有几个朴树歌里的梗,好像没有评委发现,有个评委还特别认真地建议说:“你还记得吗,那时的夜晚”这一句的人称有些混乱,该改改)
第一次写作,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都是短板,在所难免。最近又有了写作的冲动,新完成一篇。第二届星火杯马上开始了,先投一次sfw,收到退稿信我就又来参赛。希望这次能拿到奖金。也强烈欢迎各位在校的科幻爱好者来参加!!
这是我第一届的投稿作品:《故乡》(点击可跳转阅读~)
评委们给我写了总共超过600字的评语,相当感谢。对于分到我那一组同学的作品,作为评委的我也认真写了长长的评语和鼓励,即使在期末周。
以下附上接受《评委说星火》的采访文章链接(PS:吐个槽,为什么优秀评委才有证书,不优秀的评委好歹也是每周花了六个多小时认真看稿的):
《评委说星火》(第13期)/小知:谦逊自知,探索未知(点击可跳转阅读~)
—— 编辑于 2020-04-13
向上滑动阅读~
作者
利益相关:最早关注星火杯的时候星火杯还叫原石杯。
星火杯面向的是在校大学生中的科幻创作者,对大学生而言,这确实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一是奖金颇高,最高奖项有三千元,其次是大学生的总体水平当然比在职奖屠们要低不少,再加上星火奖方才起步,于是竞争力度也就没有寻常奖项那么激烈,第三是从组织者到评委大多本身就是大学生,自有着一股热情,能收到堪称巨量的反馈,大家之间没什么距离感和形式感。
星火杯的举办可以说是弥补了国内的一片空白,而其能够一直高歌猛进,维持着良好运转甚至不断扩大规模也称得上传奇。看得出来,高校科幻平台是很有野心的,而且对创作者足够负责,平时的话术也称得上高明。基本可以预见,后几届会更加成熟,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收稿量增加,获奖作品上刊一类,我认为这迟早会发生。
对目前的赛制有许多改良的声音,譬如在复审中计算点击量、举办时间提早等,我就不重复了。
这里说一个我在第一届中观察到的一个有趣问题:复审评委几乎全部是幻协资深成员,而终审评委则由已经出道的较为成熟的作者组成。这一组成其实很有问题,因为幻协的负责人未必是科幻的写作者,也未必擅长评论,而终审评委几乎在这两个方面都很熟稔,这种分裂就造成了复审与终审结果强烈不一致。相信随着星火杯的不断举办,能够不断优化评委的构成结构,优化评审流程。
其实,星火杯成也大学生,败也大学生,它的上限是由大学生决定的。希望将来的星火杯能够开掘出更为优秀的高校创作者吧。
星火杯的成功举办,有赖于核心成员的辛勤付出,也不得不感谢八光分的赞助。高校科幻平台的运营者全部都是高校学生,几乎白手起家,货真价实地反映了中国科幻在大学生中受到的爱戴。这真的是一个好时代。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高校学生,又喜欢科幻,投就完了。
如果你是高校学生,又喜欢科幻,还想为中国科幻做点事,报名就完了。
—— 编辑于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