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解密太极拳发展的技术历程 探讨“流派”传承的现代意义

编者按:

太极拳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从流传的多个太极拳起源版本中了解太极拳,我们从公园广场大爷大妈们舞练中认识太极拳,太极拳申遗成功更是让更多人开始了解这一中国传统武术。可你真的了解太极拳吗?太极这么多流派,杨式、陈式、吴式、武式……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普通人该从哪一种太极拳练起?

今天,我们分享来自首都体育学院武术教师张长念博士的文章,从学术的角度了解太极拳的技术发展历程,听他讲述太极拳发展的现状以及基于“流派”的不同习练方法。

太极拳发展的技术历程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个拳种。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呈现的主要形态是各个拳种,从明清、民国逐渐形成了少林拳、咏春拳、洪拳、螳螂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太极拳就是其中的一个拳种,但我认为它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高级形态,跟中国文化结合得比较深入。
作者拳照

“后冷兵器时代”,武术进入到民间,它的主要功用已经不是战场上最大程度和最高效率地去搏杀了,人们需要通过练拳提高身体状态、防卫能力,又要尽可能地不去损伤自己。用一句时髦话来说“性价比”要高,能够更好地获得健身和防卫的效益,但是又尽少地面临运动损伤的风险,于是大家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逐渐地汲取智慧,逐渐构建了太极拳这样一个特色的拳种。

正如学术界探讨的那样,太极拳本身就是中国武术创新发展的一个结果。
作者作为主讲与太极十二功法、推手培训班学员合影

太极拳“流派”衍生史

太极拳在发展中又不断地创新衍生,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出现大家所熟知的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后来还发现了其他的太极拳流派,有的是后来人们构建的,有的是原来就存在,只不过它被人所知道的晚而已,比如说赵堡太极拳、忽雷太极拳等等。
太极拳发展到现代以后,越来越与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结合。健身养生、修身养性、文化的探求等需求被无限放大。这样一来,太极拳更多地趋向于文化性的深入挖掘,健身养生深度效果的追求,逐渐走向了精细化、艺术化、高超化。
作者受邀到耶鲁大学博士后协会做太极拳讲座

太极拳有各种各样的流派,到底有没有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太极”本身的意思就是“阴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这是互相对立统一的一对因素,既“背道而驰”,又“互相帮助”。这样一个哲理应用到了武术当中,阴和阳“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就产生了太极拳。“阴阳相反相济”的原理,是各式太极拳的共性。
各式太极拳的共性大于他们的个性。所谓“个性”,由于一些影响因素,比如说拳师的审美喜好,“我就喜欢这么练,这么练我就高兴,我就感觉这样子好看”,还有拳师本身的客观条件,比如他的身材是怎么样的,他本人的身体素质是怎么样的,他擅长于力量还是擅长灵敏等,还有习练者的需求。随着习练者人数增加、练习层次的提高,就会影响到这个拳术,以及拳术的教学方式。
作者拳照

以杨氏太极拳为例,杨露禅跟陈家学了陈式太极拳,后来他教北京的王公贝勒的时候,把太极拳变了个样子,这肯定不完全是他个人的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受众会给他一个反馈,导致太极拳发生了流变。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包括文化、地域、阶层等因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就产生了陈式太极拳更多彰显在平面上的旋拧发劲;杨式太极拳更专注于平面上前后左右的发放,它不容易让人倒地,因为在教王公贝勒、达官贵人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场地,就在一般的场地上打,可以把人打很远,显示出高手的功力,但是又不容易一下子把人打得跌扑滚翻,从而让人产生畏惧之心,甚至给拳师带来犯上之虞;吴式太极拳更加追求引化的细腻,追求在各个方向上更细腻的变化等等。技术特点又会影响到练习的人群,包括习练者的文化追求等有所不同。
作者受邀到一所美国高中做太极拳讲座,与学员合影

太极拳是个“慢拳”吗

“慢”仿佛是太极拳的“第一标签”。其实慢只是太极拳的表象之一。太极拳还有其他表象,比如,太极拳的动作路线是圆的。这个圆可能不一定是正圆,可能是个椭圆,在三维空间当中总在走圆。我的总结就是“外在走圆,内在走旋”。
各家太极拳可能表现的幅度不一样,圆的幅度不一样。外在呈现的状态又不太一样,但是总体共性的外在表征就是“外在走圆,内在走旋”。
之所以让我们形成慢是太极拳的第一表征的印象,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杨式、吴式太极拳比较多。其他比如陈式太极拳,就不总是慢,有许多迅猛的发劲,还有忽雷太极拳,发劲比陈式太极拳还要频繁,还要迅猛,它的特点就是“如迅雷似闪电”,“忽雷”用河南话说就是“闪电”的意思,像闪电那样,迅雷不及掩耳。所以说“外在走圆,内在走旋”作为太极拳的表征来说是更为普遍的。
“慢”是部分比较流行的、大家更常见的太极拳的外在表征。为什么那么多的太极拳走向慢的这种方式呢?究其深层次原因,这个正好对应开头提到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后来形态,跟中国文化的融合更加的紧密,更加的深入。在这个过程当中,太极拳变得更加的精细,而更加精细的东西,是不容易掌握的。
我们知道,跟现实生活越是接近的运动方式,大家掌握起来就越容易,比如跑步,尽管也有专业技术,但比较容易结合,比较容易对接。而太极跟我们日常的行为之间的距离是非常远的,它的操作方式和理念甚至跟我们的日常活动背道而驰,它需要很大幅度地去改变自己以往的固有的行为方式和模式,包括我们思维认识的模式,如果不去在“慢慢”当中去摸索,精细当中去摸索,上来就大而化之地去习练,就很难去体会和形成一种新的、跟原来区别非常大的模式。太极需要在慢的过程中去求得它的规律和方式。在掌握规律和方式的前提之下,才可能做到像《太极拳论》描述的那样——“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实际上太极拳主张在用的时候对方动作快你也要快,对方慢你也慢,这样才能实现最好的“引化”,当然,发放的时候还是要有一定的速度,以免丧失通过“引化”造好的“势”。
作者作为主讲与太极推手教练员培训班学员合影

普通人到底该练哪一种太极拳?

现在无论是传统的已经流传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比较成熟的太极拳的练习流派(我们也可以说是一种练习的形式、风格、特点)也好,还是大家不断地去结合着现在的社会节奏去构建的新的太极拳的练习方式也好,应该说都有各自的特点。
说到如何去选择,还要看相对于人们的目的,追求什么,就按照哪种方式去练。首先是各式太极拳的选择,了解各式太极拳的特点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比如某种特点的太极拳符合我的审美需求,符合我的目的,符合我的身体条件,符合我的便利条件,我可能就选择这种习练方式。
那么是不是选完了之后就固化了,完全按照一个模子来练呢?其实在客观现实当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师傅的师傅是怎么教师傅的,师傅是怎么教我的,我就怎么再往底下教,就是这样的,绝对不能有任何变化。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你想太极拳各个流派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大家根据不同的理解和不同人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的适应性的改革,一直在去改进它,用时髦的话来说“与时俱进”。
作者拳照

那我们怎么就不能根据我们个人的需求和现在所处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我们的训练方式呢?所以,我们一方面是在各个已有的大的训练方式当中(比如各种流派)有一个选择,这是第一步,在选择一个特定的方式之后,我们还应当结合具体的需求,结合所处的环境,结合具体的目的来规划具体的练习方式。

比如说同样是在练杨式太极拳,比如说想练完之后尽早地能够去应用、去搏击,那么在练的时候,就要尽早结合推手、喂招练习,之后更多地、赶紧地、尽早地介入到散推练习,然后到某种格斗规则下进行实战对抗练习,并且不断地加大实战训练的比重。如果纯粹是为了表演,为了健身养生,则大可不必如此。但为了很好地健身养生还是需要推手乃至一定程度的散推练习的,否则难以得到太极拳独特的健身效果。

作者简介

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张长念,出生于1980年6月,安徽萧县人,博士,耶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汉语国际推广武术培训与研究基地信息部副主任,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社会兼职:中华太极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世界太极拳蓝皮书》专家委,北京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理事,娄底市太极拳协会顾问等。北京奥运会期间借调国际武术联合会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忽雷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从事武术、传统太极拳、太极推手等技术课,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导论》、《武术英语》等理论课教学。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专业微课程大赛二等奖。近年着力于太极推手等太极拳现代格斗训练体系探索。多次赴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挪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太极拳教学与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为太极拳、武术国际传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2项、耶鲁大学太极拳促进认知系列研究课题2项。迄今出版编(译)著5部。在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一级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征稿啦!

无论你是想把精彩好文与全世界分享

还是想把习拳心得推给所有人
又或者是想写点我和太极拳有个故事什么的
都完全OK~!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