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铁和钉掌刍议

马蹄铁和钉掌刍议
中国早在5000年前就有了车,因为黄帝发明了车,故尔后人称黄帝为轩辕黄帝。《周易》一书中就有“服牛乘马”的记载,《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服牛”二字中的“服”,是车前横木的意思,牛的领上搭上横木,牛才能驾车负重前进。
一、牛马是国家战略物资
战马用于军事、耕牛用于农事,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战马和耕牛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早在汉代时,朝廷就专门设有司马职官,司马官是皇帝身边的近卫军。
《三家注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百官表云: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汉仪注云:‘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徵召皆总领之。秩六百石。’”
因为司马官的重要,后来就把皇帝的女婿称驸马。《文献通考.职官考三》:“驸马,非征驾车皆为副马。一曰驸,近也,疾也”。可见驸马一词源于副马。虽然驸马不在前线打仗(非征驾),但驸马却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
二、牛马为什么要钉掌
钉牛掌马掌俗称钉蹄子。牛掌马掌的本义是指牛马蹄下边的角质皮。古人为了延缓牛马蹄的磨损就在牛马蹄下边钉上一层U形金属用于保护,称马蹄铁。牛和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到摩擦,积水腐蚀,最下边的那一层角质会很快的脱落,钉牛掌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牛马蹄子的磨损。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乘都很有利。
据史料记载,马蹄铁最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由古罗马人发明,直到元代才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
三、古代中国人怎样保护牛马的蹄子
《新五代史卷七十四.四夷附录第三》《于阗国行程记》:“自甘州西,始涉碛。碛无水,载水以行。甘州人教晋使者作马蹄木涩,木涩四窍,马蹄亦凿四窍而缀之,驼蹄则包以氂皮乃可行。西北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门关,经吐蕃界。”
以上这段引文说,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彰武节度判官高居诲出使于阗,从当时回鹘牙帐驻地甘州(今张掖)进入茫茫戈壁,前方路面尽是砂石。这时,甘州人传授给高居诲一项技术,“教晋使者做马蹄木涩,木涩四窍,马蹄亦凿四窍而缀之,驼蹄则包以牦皮乃可行”。木涩,就是马蹄铁的前身。顾名思义,木涩不但能保护牛马的蹄子,还可以增加牛马蹄子与地面的磨擦力。
那么,制作木涩用什么木头呢?南宋曾季狸(亦作狸)著《艇斋诗话》:“增木之品椵木涩,木楸、木桑、木梨、木白杨。”引文中的椵(音jiā)),《尔雅·释木》柚属也。古同杙,同枷,这种木材坚韧耐磨,旧时用其制作刑具。另外,楸、桑、梨、杨,这几种木头也可以制作木涩。
四、铁蹄一词起于金末元初
清代曹寅《不寐》诗:“恶马踣铁蹄,破枥如斧门。”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金朝的覆亡1215—1234年》中说,新继位的大汗窝阔台开始实行他灭金的作战计划,而金尽管屡遭重创,却还在顽强地坚持抗击。1230年和1231年,窝阔台组织大军攻打金朝都城汴(开封),蒙古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窝阔台亲自率领出山西,另一路由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率领进入陕西。战略目标是从南北两路对开封进行钳形夹击。两路军队于1231—1232年冬会合之后,统一由速不台指挥。速不台智勇超群,10年之后,他使加利西亚和匈牙利都在蒙古军队的铁蹄下发抖。虽然金朝统帅调动了3万士兵驻守黄河北岸,以保卫黄河滩畔的都城,但蒙古军队还是在1月28日渡过了黄河,2月6日,第一支蒙古骑兵就已经出现在首都的城墙之下。
五、结论
古代中国人最早驯服并使用牛马,中国人最早发明了战车。为了保护牛马的蹄子,中国人早期用皮革把牛马的蹄子包裹起来。后晋以后,中国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发明了木涩,用于保护牛马的蹄子。用皮革包裹牛马的蹄子或使用木涩保护牛马的蹄子,一直延续使用到金代末年。金末元初,中国北方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才发明了给牛马钉铁掌。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即2000年前,古罗马人发明了铜马蹄“铁”,直到金末元初马蹄铁才开始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有了马蹄铁,战马才能持久地用于进攻。一个小小的马蹄铁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兴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