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季氏篇(十二)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二、释 解
从政君子的德行不在他所拥有的财富之中,也不在于他自称的名分善行之上,而是在那些隐匿难见的行仁的志向之中,在他的行仁践义的通达仁德的道义之上。比如:齐景公算是富裕至极了,单单拥有的畜马就有千驷之多。在他死的时候,民众百姓从他的富有中,发现可以称述的只有不仁之志和不义之道,却找不到可以称述的善行仁德。伯夷、叔齐没有什么财富,在首阳山下'不食不义’之食,民众百姓虽没看不到他们拥有的财富,但是从他们贫困之中看到了他们的仁德之志和道义之行,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称颂着他们。这就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意思吧!
三、释 字
《说文》:稱:铨也。从禾爯声。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数:十二秒而当一分,十分而寸。其以为重:十二粟为一分,十二分为一铢。故诸程品(量度单位)皆从禾。处陵切。
《约注》:稱:段玉裁曰:“铨者衡也。《声类》云:'铨,所以称物也。’称,俗作秤。按爯,并聚也;偁,扬也;今皆用称,称行而爯偁废矣。”舜徽按:太古用手举物以衡轻重,故称举之称,自以爯为初文,称、偁皆后起增偏旁体,说详冓部爯下。后世度量衡之制,多起於秒与粟,此篆脱解,所以废凡也。
《玉篇》:稱:知轻重也。《说文》曰:铨也。处陵切。又昌证切。惬意。又是也,等也,铨也,度也。俗作“秤”,云正斤两也。昌孕切。又昌陵切。
汉字“称(稱)” 从禾爯声。初文为爯,是后起增偏旁字。爯,从爪持鱼(一说从冓字对半之省形)之形,会以手挈物衡量轻重之意。本义是称举。由称举之义引申为赞扬、述说之义。由于原始农业时代,人们以禾谷作计量轻重和长短标准,故《说文》释解为:春分之日,禾苗生畏。日子到了夏至,日影可以测量。禾有芒剌,秋分之日芒刺定了形。律之数(以十二为准),所以十二根芒刺(并排起来)当一分长,十分而成一寸。用它来衡量重量,十二颗粟为一分重,十二分为一铢重。所以各量度单位的字都用禾作形符。本义为衡量轻重,引申泛指衡量、揣度、相当、合适、符合等义,又引申指名声、名誉、赞扬等义。又指称量用的工具,后用“秤”字来表示。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思、行”之易中,让人们把握学习践行仁德之道的向善避邪的外显可见的入门工夫;通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思、行”之不易中,让人们体悟把握“思、行”应从“隐而不见的所居(隐居)”平常中思而“求其志”,从“行仁践义的几微(行义)”道理中思而“达其道”的内隐不显的进阶弘道工夫。本章通过“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和“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的对比,让人们体悟把握君子的“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学、思”要旨。
从政君子的德行不在他所拥有的财富之中,也不在于他自称的名分善行之上,而是在那些隐匿难见的行仁的志向之中,在他的行仁践义的通达仁德的道义之上。比如:齐景公算是富裕至极了,单单拥有的畜马就有千驷之多。在他死的时候,民众百姓从他的富有中,发现可以称述的只有不仁之志和不义之道,却找不到可以称述的善行仁德。伯夷、叔齐没有什么财富,在首阳山下'不食不义’之食,民众百姓虽没看不到他们拥有的财富,但是从他们贫困之中看到了他们的仁德之志和道义之行,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称颂着他们。这就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意思吧!
本章需要注意有三:一是本章开头没有“孔子曰”,表明本章不是引用孔子的原话。结尾的“其斯之谓与”是“大概就是这个这个意思吧”之意,表明本章是对前章引用的古语进行的注解,是编者或者弟子对孔子教导后的理解,本章中不存在遗漏和错简的可能。因此,认为《颜渊篇》的“诚不以富,亦祇以异”当为本章文字,不妥。首先,错简不可能相隔如此之远,甚至有人考证出古有8字短简,并以此证明错简的可能,据说这一成果还是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其实,只要细读《论语》,本章文字无不妥当之处,分章也无不当。因为本章不是孔子的教导,因此无“孔子曰”,本章是编者或弟子的理解,因而需要分章。二是需要注意“民无德而称焉”和《泰伯篇》“民无得而称焉”的“德”“得”之异。有人认为,本章应该和《泰伯篇》一要,应该是“得”字,这一看法不妥。《论语》文本应该无误。高尚榘《论语歧解辑录》中按“有人据皇侃《论语义疏》本为'民无得称焉’,《泰伯》第一章孔子赞泰伯为'民无得而称焉’,而认为本章'德’字应作'得’字解。非,此为道德之'德’。阮元、刘宝楠解为是。此语是说:齐景公虽在物力上富有,但缺乏德行,死的时候,老百姓想不出他有什么可以称道的美德。此为转折语气,含否定意味,与《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的语气不同。”三是需要注意“饿于首阳之下”的“饿”字。定州汉简中“饿”的文本是左“食”右“義”,其注释为:今本作“餓”,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汇校:“定州简本'餓’作'□(左食右義)’,異體字”。但是查《汉语大字典》、《中华大字典》均没有收录这一汉字。从其从食从義,可以推知字义应该是“不义不食”之意,虽然其中含有“饿”的含义,但是和“饿”应该不完全相同。这和“伯夷、叔齐以武王伐纣为不义,耻食周粟,逃之首阳山下,采薇而食”相一致,对此,我使用了“不义不食”的解读。另注意,文本是“饿于”并不是“饿死于”,将本章解读成“饿死于”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