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进课堂:捆绑艺术实战50例
为了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除自身携带大量燃料之外,还要在飞船上捆绑一系列助推器。
同样,为使子弹击中目标,将教学内容真正植入学生内心,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要捆绑一系列助推器,在一个可视、可触、可互动的多维空间里进行教学,这比单一的语言描述、数字化推理更容易唤醒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变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更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功效。
博物馆是以“物”为主的教育,一切与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相关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捆绑对象。
和其它的艺术门类一样,捆绑也是一门艺术,同样需要捆绑者从“走近”到“走进”、从真知到真情、从真情到真心,在选择和提炼的过程中,用形象反映生活,再现生活。
捆绑的目的是为了唤醒。不在于你捆绑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捆绑意识,懂得在什么情况下捆绑,捆绑什么,怎样捆绑。
为探索馆校结合的新途径,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每周在高一、高二年级中拿出四个课时的时间开展选修课活动。
作为《走进博物馆》的任课老师,笔者发挥博物馆直观性教育的原则,借助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个人收藏,围绕博物馆学概论、自然标本的采集、考古知识入门、民俗文物展示、博物馆展览介绍等内容,通过捆绑自然标本、文物碎片以及个人收藏品等方式,将博物馆的声音带进课堂,尝试打通博物馆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唤起更多的学生将知与行联系在一起。
三年来,笔者经过磨合、研究,整理出一整套捆绑模式,供博物馆同行以及从事教育的师者参考,有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一、捆绑视觉的
凡能看见的,都应尽可能地通过捆绑自然标本、文物碎片、老物件、模型以及PPT演示的办法,放到学生的眼睛跟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反过来,心灵里面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眼睛接收进去的。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将所讲的内容或与所讲内容相关的物件及时展示出来,学生的关注度会连升三级。
案例1
捆绑农作物及其传统手工制品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农耕文化》
教育目标:看先民如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培养学生看见意识和看见力(看见的能力)。
方式方法:先展示各种农作物的原生态,探索从这些农作物中提取创造出来的各类农副产品及生活用品,比如由高粱穗引出的高粱面、高粱酒、扫帚等;由高粱杆(上部)提取制作的各类篓、筐、灯笼、盖帘等;由高粱杆(下部)提取制作的席类制品,并席地而坐,让学生感悟“主席”(坐在席子中间的人)一词的来源。
捆绑物:农作物及其传统的手工制品
捆绑物来源:乡村采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风箱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风箱看创造》
教育目标:打开风箱,看风箱的内部结构,感悟劳动人民无穷的创造力。
方式方法:从风箱的源头进入,讲述橐龠的历史及工作原理,并由此引出一系列创造物:风箱、蒸汽机、摇把式风箱、电风扇、打气管等。解剖风箱,看风箱的内部结构,寻找橐(气囊)和龠(管子)的位置,感悟劳动人民如何利用鼓风原理发明创造了一系列生产、生活工具。
捆绑物:皮老虎 、老式风箱、摇把式风箱、电风扇 、打气管等
捆绑物来源:城乡征集 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3
捆绑展览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民俗文化》
教育目标:认识民俗文化,普及收藏知识,培养看见力。
方式方法:将收藏品捆绑到教室或教室外的走廊内,通过现场导览的办法展示五十至九十年代的老物件。部分耐磨物品可以触摸、互动。
捆绑物:老物件
捆绑物来源:城乡征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4
捆绑PPT进课堂
凡不能捆入课堂的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都可通过PPT演示的方式将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捆绑到学生眼前。它像教室里的黑板一样,成为捆绑艺术不可缺少一部分。
二、捆绑听觉的
凡能听到的,都应尽可能地通过实物发声、多媒体播放的办法将声音传递到学生们的耳朵里。听觉是接收声音信息的唯一器官,凡通过耳朵认知的事物,是任何语言、图画都不能替代的。
案例1
捆绑原声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风箱看创造》
教育目标:循声溯源,通过分辨和寻找风箱拉动时所产生的几种声音,看劳动者如何有效控制风力,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方式方法:拉动风箱拉杆,听风箱两端两个进风口小门的闭合声以及声音之间铁片的振动声,判断声音的来源。用螺丝刀打开出风口,看隐藏在喉部用铁片制成的“小舌头”,原来声音就是从这个阀门里传出来,设计者就是通过这个“小舌”装置有效地控制风的回流,从而完成鼓风作用。
捆绑物:风箱
捆绑物来源:城乡征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传统的吆喝声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民俗文化》
教育目标:通过多媒体播放,将古城传统的吆喝叫卖声“磨剪子来戗菜刀”带进课堂,从听觉上再现旧时市井生活的原貌。
方式方法:或视频演示,或手机配合扩音器播放,或教师临摹后现场学唱,并由此引出民俗历史和民俗文化,达到还原历史,再现历史的目的。
捆绑物:磨刀师傅的叫卖声
捆绑物来源:民间征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三、捆绑嗅觉的
凡能闻到的,都应尽可能地通过捆绑实物的办法送到学生的鼻子跟前。通过鼻子认知的事物,是任何语言、图画都不能替代的。
案例1
捆绑自制高粱酒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农耕文化》
教育目标:自制简易高粱酒。通过视频播放,展示酿酒全过程。将蒸熟的高粱米和酿制的高粱酒捆绑到教室里,通过嗅觉感悟粮食变酒的奇妙变化,体会酒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
方式方法:用高粱、大麦(市场上购买的酒曲亦可),经蒸煮发酵后装罐,先闻蒸后的高粱米,再闻发酵后的酒,感悟粮食变酒的全过程。
捆绑物:高粱米高粱酒
捆绑物来源:乡村收集 自酿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植物进课堂
课程名称:《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
教育目标:通过闻花朵、叶脉、调料、茶叶等植物,了解我们身边的各类植物及其提取物,看人类如何利用这些植物丰富自己的生活。
方式方法:收集各类植物、茶叶、调料、香水等,让学生在闻吸的过程中判断它们的气味特点,感悟我们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那些生活用品,绝大多数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包含着劳动者无穷的智慧与创造力。
捆绑物:花朵 、树叶 、茶叶、调料、香水等
捆绑物来源:市场购买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3
捆绑椰文化进课堂
课程名称:《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
教育目标:通过现场“解剖”椰子,品尝椰汁、椰蓉,体会认识原来我们熟悉的椰奶、椰蓉以及各类椰壳制品(乐器、酒杯、装饰品等)都藏在这个看似熟悉其实陌生(尤其是北方学生)的椰子里。培养学生全面认知事物的能力。
方式方法:准备菜刀、案板,现场将椰子打开,喝椰汁,品椰蓉,近距离了解椰文化。
捆绑物:椰子及椰制品 菜刀 案板
捆绑物来源: 超市购买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四、捆绑味觉的
凡能尝到的,都应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捆绑的办法放到学生的嘴巴跟前。就像一种食物,听说了、看过了、闻过了,若没有亲口尝一尝,也还是不能真正了解它。
案例 1
捆绑白食进课堂
课程名称: 《蒙古族饮食文化》
教育目标: 通过制作、品尝蒙古族传统奶制品,体会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方式方法:事先储备鲜奶若干斤,放置于温暖处令其发酵。三至四天后,奶油会自动凝结形成厚厚的一层酪蛋白,蒙古语称“嚼口”。平稳带入课堂,取出嚼口后,放入锅中用温火炒拌,黄油会自然渗出。换锅,加热余下的酸奶,乳清蛋白会从乳清中分离开来。用纱布过滤(图一),温火炒拌,呈胶状时取出入模(图二)。待冷却后,脱模、切割,分而食之,醇香可口的奶豆腐出炉了。
捆绑物:鲜奶、电磁炉、锅碗瓢勺及其它奶食制作工具
捆绑物来源: 农贸市场购买 自家厨房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凤爪进课堂
课程名称:《恐龙与鸟》
教育目标: 通过对比恐龙与鸟类、哺乳动物趾骨的节数,感悟人与爬行动物、鸟类的之间的区别,唤醒学生对生活中习以为常、不被人重视的那些事物的了解,打通学校与生活、博物馆与生活之间的界限。
方式方法:发放鸡爪,结合PPT里的恐龙趾骨化石,通过啃食鸡爪,摸清鸡爪从拇指到小指间的节数,自行判断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关系。也可捆绑羊蹄、羊棒骨进课堂,感悟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之间的区别,搞清楚蒙古族传统游艺玩具嘎拉哈的位置和作用。
捆绑物:鸡爪、羊蹄、羊棒骨等
捆绑物来源:超市购买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五、捆绑触觉的
凡能触碰的,都应尽可能地通过打包的办法捆绑到学生的双手跟前。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双手是认知的主要器官。
案例1
捆绑自然标本进课堂
课程名称:《认识你身边的各种石头》
教育目标: 通过触摸、鉴定,认识我们身边的动植物及矿物质,生活中有许多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也常常是我们最陌生的。
方式方法:将日常收集的动植物标本、岩石等,半埋于沙粒中,学生在清理发掘的过程中,通过触摸、直观等方式,认识我们的身边的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物质,培养学生的看见意识及看见力。
捆绑物:动植物标本、岩石、化石等
捆绑物来源:田野采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粮食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农耕文化》
教育目标:通过近距离对农作物的观察,认识我们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原生态,并体验先民加工农作物的全过程。
方式方法:将秋季收集的谷物直接打包到教室里,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并体验,用古老的石磨棒碎壳出粒的全过程,感悟我们日常食用的小米粥、油炸糕是如何从这种农作物经过这样的传统方式生产出来的。
捆绑物: 农作物、石磨棒、柳条、簸箕等
捆绑物来源:采集、征集、自制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3
捆绑考古工具进课堂
课程名称:《中学生考古知识入门》
教育目标: 通过模拟考古发掘,了解考古办法及考古过程,体会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方式方法:结合PPT所提供的各类考古工具,展示并讲述考古工具的使用方式,尤其是洛阳铲,可直接从沙盘模型中铲取土样,也可带学生到户外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考古知识。
捆绑物:各类考古工具
捆绑物来源: 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4
捆绑瓷片进课堂
课程名称:《陶瓷鉴定》
教育目标:通过手指的触摸,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并对不同窑口的瓷器有初步了解。
方式方法:收集陶片、瓷片,让学生在可视、可触的环境中学习陶瓷知识。
捆绑物: 陶片、瓷片
捆绑物来源:田野采集、古董市场采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5
捆绑橐龠进课堂
课程名称: 《走进风箱看创造》
教育目标: 由风箱追溯到橐龠,再引出手摇吹风机、打气筒、蒸汽机等,看隐藏在其中鲜为人知的创造力。
方式方法:除了双手,双脚也是认知的主要器官。通过踩踏橐龠(皮老虎)把手,体会古老的鼓风工具如何进风出风,并对比风箱、手摇吹风机,感悟劳动者的聪明才智。
捆绑物:皮老虎、风箱、手摇吹风机、打气筒等
捆绑物来源: 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六、捆绑体验的
凡能让人体各个感官都动起来的,应尽可能地通过打包的办法捆绑到学生的各个感官跟前,经过体验学到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正如中国著名教育家荀子说的那样:“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全身心都动起来的一种学习办法,特别适用于自然、历史、民俗等博物馆所包含的各个内容。
案例1
捆绑石器制作进课堂
课程名称: 《石器制作》
教育目标: 通过石器的打制与磨制,体会人类制造劳动工具的全过程。
方式方法:提前采集燧石(火石),模仿原始人,沿石料纹路敲打石材,体验锤击法、碰砧法、间接打制法以及磨制法制作石器的全过程。选料时应选择一些纹路清晰,石质较软,便于打制的石材,避免石渣溅起伤及眼睛。
捆绑物: 燧石、棉垫
捆绑物来源:山地采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钻木取火进课堂
课程名称:《钻木取火》
教育目标:走进源头,体会人类取火、用火的全过程,感悟劳动人民无穷的创造力。
方式方法:结合PPT所演示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由击石取火进入钻木取火,包括手钻、弓钻两种。也可自采干燥松木,切割一剖面,中央开沟,用另一尖状木棒,站立式划木,比起手钻、弓钻来,这种办法较为省力,且出烟率较快。
捆绑物:燧石、木钻、火绒
捆绑物来源:网购、自制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3
捆绑火镰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草原文化》
教育目标: 走进源头,体会草原先民用火镰打火的全过程,感悟游牧民族智慧结晶。
方式方法:借用或购置蒙古族传统火镰,采集火石与火绒,通过现场打制,体验蒙古族传统火镰取火的全过程。也可捆绑现代打火机,观察取火过程,看火石与砂轮摩擦后,如何点燃液化气,对比感悟人类取火的发展过程。
捆绑物: 燧石、木钻、火绒、打火机等
捆绑物来源: 借用、古董市场采购、野外采集等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4
捆绑岩画制作进课堂
课程名称: 《岩画制作》
教育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体会岩画制作中凿刻、线刻、磨刻的全过程,感悟古代岩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方式方法:结合PPT,展示阴山岩画。选择有色石料,用较坚硬的石材或钢钎在石料上制作岩画。先用线刻法勾勒轮廓,再用凿刻和磨刻法填充内容,体验古人制造岩画的独特魅力。
捆绑物:岩石、燧石、钢钎
捆绑物来源: 山地采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5
捆绑进陶艺进课堂
课程名称: 《陶器制作》
教育目标:通过动手制作,体会古人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器全过程,感悟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
方式方法:结合PPT,展示出土文物中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的各类陶器。学生按照制作要领,独立完成自创作品,展示并解释作品主题及创作过程。
捆绑物:陶泥
捆绑物来源:自制、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6
捆绑传统农具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农耕文化》
教育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传统农具曲辕犁和耧车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体会劳动人民无穷的创造力。
方式方法:将征集到的曲辕犁和耧车带入课堂,结合实物及PPT演示,系统展示这些传统农具的演变过程及工作原理,并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感悟隐藏在这些原始劳动工具中的美和创造力。也可让学生从持犁的形态上探讨甲骨文“力”的来源。
捆绑物:曲辕犁 耧车
捆绑物来源:乡村征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7
捆绑磨豆腐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农耕文化》
教育目标:黄豆和豆腐都是学生熟悉的农副产品,但是如何将黄豆变成豆腐恐怕是大多数人较为陌生的,常常用“卤水点豆腐”几个常用的词遮盖其中的看不见。自己动手做豆腐,在磨豆浆、点豆腐、成型的过程中,感悟劳动者创造豆腐的全过程。
方式方法:将征集到的石磨盘(也可网购)带入教室。逆时针转动石磨盘,将黄豆磨成豆浆;将过滤后的豆浆倒入锅内煮沸,凉至八成时,加入适量的白醋,见豆花从水中分离为止。滤出豆花,装入模具,挤压成型,就这样,我们熟悉的豆腐出现了。事实上,看到一种熟悉的物质从模具里出现,会有一种像看魔术表演一样令人眼前一亮的惊叹,这类的体验活动有点燃心灵之功效,应多开发,多应用。
捆绑物:黄豆、白醋、石磨盘(也可用豆浆机代替)、电磁炉、锅碗瓢勺、豆腐模具等
捆绑物来源:超市购买 乡村收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8
捆绑蒙古包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草原文化》
教育目标:通过观摩与互动,近距离了解蒙古族传统住房形式蒙古包,看草原先民如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
方式方法:结合PPT,展示并介绍蒙古包起源、演变及结构。用林场淘汰下来的次生柳杆制作蒙古包围墙----哈那片,分段带入教室,学生可通过拉合、组装、搭建,体会蒙古民族传统的逐水草而迁移的游牧生活的独特魅力。
捆绑物:哈那片、皮绳、毛绳等
捆绑物来源: 自制、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9
捆绑纺线织布进课堂
课程名称:《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教育目标:通过多维互动、现场操作、视频演示、教师讲解等办法,多角度、全方位认知传统纺织技术从捻线、纺线、腰织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使用眼睛,真正看见隐藏在陶轮、纺车以及原始织机里劳动者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
方式方法:将采集到的麻类植物浸泡发酵,剥取麻纤维进行加工。可尝试使用石纺轮、木纺轮、牛掌骨等多种方法捻线(图一)。也可用自制纺车纺线(图二),并观察和分辨麻线、棉线、毛线、丝绸之间的差异及构成原理。最后用传统腰织法将麻线织成麻布(图三),体会纺织艺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捆绑物:自制传统纺轮、纺车、腰织 各种麻、棉、毛、茧等捻线原材料等。
捆绑物来源:自制、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七、捆绑模拟体验的
凡不能搬进教室的,都可以通过模拟的办法尽可能地放到学生面前,模拟体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范围,与实景体验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案例1
捆绑“恐龙化石的发掘现场”进课堂
课程名称:《恐龙化石的发掘与包装》
教育目标:制作模拟地层和模拟恐龙头骨化石,通过动手发掘、绘图、包装等程序,体会古生物工作者的野外生活,了解自然标本由田野到博物馆的全过程。
方式方法:用石膏或玻璃钢制作可移动恐龙化石埋藏景观,并结合PPT,展示野外发掘工作每一步骤 。学生可根据视频演示及教师指导,同步完成恐龙化石的发掘、清理、绘图、包装的全过程。
捆绑物:恐龙化石模型、绘图材料、包装工具及包装材料
捆绑物来源: 网购、自制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模具进课堂
(1) 课程名称: 《陶范法》
教育目标:与创造者同行,用陶泥制范,体会劳动者用陶范法制作青铜器的全过程。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生产生活器具是用模具制作而成的,认识各类模具及制作方法是培养学生看见意识及看见力的一种好方法。
方式方法:结合PPT,展示出土文物中的陶范以及由陶范法制作的各类青铜器。选取备铸青铜器模型;用陶泥制作内外范;用蜡烛替代青铜液;融化蜡烛,将烛液倒入浇口,待凝固后打开取出。
捆绑物:淘泥、蜡烛、青铜器模型
捆绑物来源: 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2) 课程名称: 《石范法》
教育目标:与创造者同行,用石材制范,体会劳动者用陶范法制作青铜器的全过程。
方式方法: 结合PPT,展示出土文物中的石范以及由石范法制作的各类青铜器。购置小型电动砂轮,临摹出土文物中的青铜斧,自制石范(图一)。将石蜡放置在电磁炉上加热融化,倒入合范内(图二),插入陶制管芯,待冷却后打开取出(图三)。
捆绑物:大理石、电动砂轮、石蜡、陶泥等
捆绑物来源: 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3) 课程名称: 《沙范法》
教育目标:与创造者同行,用沙子制范,体会劳动者用沙范法铸件的全过程。
方式方法:结合PPT,展示出土文物中的沙范以及由沙范法制作的各类青铜器。选取备铸青铜剑;制作沙模木盒,上下同大。两侧留阴阳榫。将铸沙倒入,再将被铸的青铜剑置于上下范之间,压出印痕,并留浇口、冒口。将石蜡放置在电磁炉上加热融化,从浇口倒入(图一),同时观察冒口动静,待蜡液溢出时,即可停倒。打开模具,一把“青铜剑”破土而出(图二、三)。
捆绑物: 青铜剑、铸沙、木盒、石蜡等
捆绑物来源:借调、采集、自制、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3
捆绑“文物”修复进课堂
课程名称:《陶瓷修复》
教育目标:通过模拟修复瓷器,体会文物工作者妙手回春的技艺,感悟一件件珍贵文物如何从田野走向展厅的全过程。
方式方法:结合PPT,展示陶瓷从发掘、清理到修复、补配的全过程。购置廉价仿古瓷碗,打碎。学生戴专用手套,在盘内寻找碎片茬口,用502胶粘接。遇到缺失的部分,则用胶泥充当内胎,外敷石膏进行补配,体会陶瓷修复的真实过程。
捆绑物:仿古瓷器、502胶、胶泥、石膏等
捆绑物来源:五金土产购买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4
捆绑模拟勒勒车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草原文化》
教育目标:通过观摩与互动,近距离了解蒙古族传统运载工具勒勒车的种类、结构、用途以及制作方法,看草原先民如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草原之舟。
方式方法:结合PPT,展示并介绍勒勒车起源、演变及内外部结构。将购置的各式勒勒车模型捆绑到教室里,学生通过观摩、互动了解勒勒车的结构、制作方法,以及各式车辆在草原上的具体用途,体会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移的独特魅力。
捆绑物:各式勒勒车
捆绑物来源: 民族工艺品电购买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5
捆绑模拟织布机进课堂
课程名称:《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教育目标:通过微型织布机,体会传统纺织工艺由线变布的全过程,感悟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无穷魅力。
方式方法:在传统腰织的基础上,深入观察织布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体会织布机上偶数经线和奇数经线是如何交替变位,从而让连接纬线的梭子自由穿梭将经纬线编织成布的,感悟劳动人民高超的创造力。
捆绑物:微型织布机、各色毛线
捆绑物来源: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八、捆绑最新的
凡最新发生的,如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的展览讯息、最新的社会焦点等,都可以及时捆绑到课堂里,人们对新生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的。
案例1
捆绑海昏侯遗址进课堂
课程名称:《中学生考古知识入门》
教育目标:及时将最新的考古发现海昏侯遗址发掘进展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打通学校与博物馆、学校与社会之间界限,开阔学生眼界,引导学生了解考古知识的一种好办法。
方式方法:下载海昏侯遗址最新发现,以PPT的形式带入教室,让学生第一时间看到发掘进展及发掘资料。
捆绑物:PPT
捆绑物来源:网络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最新举办的展览进课堂
课程名称:《中学生考古知识入门》
教育目标:第一时间将博物馆最新推出的展览呈现在学生面前,如“马王堆汉墓”、“梦幻契丹”等,是连接学校与博物馆,培养学生博物馆意识的一种好办法。
方式方法:自拍展览图片,以PPT的形式带入教室,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就能及时了解博物馆的最新展览动态,唤起学生走进博物馆意识。
捆绑物:PPT
捆绑物来源:展厅自拍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九、捆绑震撼的
凡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只要与授课内容相关,同时又是特别震撼人心的,都可通过PPT演示的办法捆绑到课堂里。好奇是每一个中学生的天性,也是打开求知之门的一把钥匙。
案例1
捆绑喇家遗址进课堂
课程名称:《中学生考古知识入门》
教育目标: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故事通常都是令人震撼的,而况这是发生在四千年前的真实事情——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一对遇难母子。地震发生时,母亲惊恐地向上张望,双臂紧紧地将自己的孩子揽在怀里,就这样,伟大的母爱定格在泥土中。这是引导学生认识考古工作,并通过考古资料看见人类行为方式,感悟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
方式方法:下载喇家遗址考古资料,以PPT的形式带入教室,让学生在更大空间里看到课堂之外的那丰富多彩、令人震撼的世界。
捆绑物:PPT
来源:网络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小河公主”进课堂
课程名称:《中学生考古知识入门》
教育目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况是大约四千年前出土于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的小河公主。美丽的小河公主,能让不少对考古课态度冷淡的同学一下子睁开了好奇的眼,这是唤起学生对考古学以及对古丝绸之路产生极大兴趣的一种好办法。
方式方法:下载小河公主考古资料,捆绑当年“我”与小河公主在新疆考古所“约会”的一段经历,包括图片、视频及感受。结合PPT,展示并讲述小河墓地的考察经过、墓地的位置、布局、葬俗以及小河公主开馆出世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更大空间里看到课堂之外的多彩世界,感悟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
捆绑物:PPT
捆绑物来源:网络、自拍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十、捆绑生活的
凡与现实生活有关,同时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重大考古发现,都可以通过制作PPT的办法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人们对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原始生活总是充满好奇的。
案例1
捆绑面条进课堂
课程名称:《中学生考古知识入门》
教育目标:面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那么原始面条什么样,它是由什么谷物制成的,怎样制作的,是每一个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捆绑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四千年前的一碗面条进课堂,能将学生的视线扩展到史前文明,感悟劳动者是如何用一双双巧手丰富我们今天的饮食文化的。
方式方法:下载喇家遗址考古资料,从清理遗址到发现陶碗,再从掀开陶碗到面条问世、面条特写,给学生营造一个亲临现场,参加考古工作,与四千年前的喇家人零距离接触的奇妙感觉。
捆绑物:PPT
捆绑物来源:网络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二道井子遗址进课堂
课程名称:《中学生考古知识入门》
教育目标:二道井子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因其完好地保存了距今36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而闻名。将这样的考古案例带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家乡古老的文化,包括聚落选址、环壕的设置、房屋从早期到晚期的变化过程、院落的布局、路面的铺设以及石器、陶器、青铜器的出现,都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我们今天的生活其实就是经那个时候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其中包含着多少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奉献与创造力啊!
方式方法:考察二道井子聚落遗址,拍摄并下载考古资料。结合PPT ,将自己拍摄和下载的考古图片捆绑到学生面前,更多展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原始的院落、门窗、胡同、石头路面等,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重回故里的感觉,培养学生看见意识与看见力,唤起他们用历史的眼光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科学态度。
捆绑物:PPT
捆绑物来源: 网络 自拍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十一、捆绑与“我”有关的
凡与主讲人“我”有关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经历,都可以通过制作视频、讲述故事、带碎片等办法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兴趣存在于熟悉和不熟悉之间,捆绑主讲人自己的故事比捆绑陌生人的故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真实可信。
案例1
捆绑“我”与博物馆的故事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博物馆 过一种看得见的生活》
教育目标:通过“我”在博物馆的成长经历反映博物馆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
方式方法:收集“我”与博物馆的老照片,制成PPT《走进博物馆 过一种看得见的生活》,用第一人称“我”的方式讲述博物馆教育对我的影响。
捆绑物: PPT、老物件
捆绑物来源:随时捕捉、时时纪录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我在野外挖恐龙进课堂
课程名称:《恐龙化石的发掘与包装》
教育目标:通过“我”的考察经历,了解田野发掘工作的全过程。
方式方法:收集我与中比联合恐龙考察老照片,制成PPT《中比联合恐龙考察纪实》,用第一人称“我”的方式讲述野外考察的全过程。
捆绑物:PPT、恐龙化石发掘现场景观沙盘、考察工具
捆绑物来源:市场购买、自制、队友拍摄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十二、捆绑与“你”有关的
凡与学生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都可通过捆绑PPT、打包实物、讲述故事的办法呈现在学生面前。 捆绑学生熟悉的事物比捆绑学生不熟悉的事物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善于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出并解释学生不熟悉的知识。
案例1
捆绑五谷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农耕文化》
教育目标:学生对日常所食的小米粥、馒头、油炸糕等食物非常熟悉,但对这些食物的来源、产地以及传统的种植过程通常都比较陌生,打包这些农作物的原生态进课堂对于学生认识五谷杂粮并将课堂与生活建构,具有很大意义。
方式方法:将秋季收集到的五谷杂粮原生态捆绑到教室里。询问学生早餐或午餐吃什么了,根据其回答内容让学生识别所食粮食的原生态,并通过甲骨文及农作物的考古发现了解粮食及粮食的起源。
捆绑物: PPT 五谷杂粮原生态
捆绑物来源:农田采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童车进课堂
课程名称:《“看见”从收藏开始》
教育目标:用学生熟悉的九十年代的小童车,引出老物件当中藏着的美和秘密,培养学生的收藏意识、看见意识及看见力。
方式方法:收集学生较熟悉的老物件,比如书包、铅笔盒、小童车等,在可视、可互动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怀旧情结,培养学生的收藏意识和看见能力。
捆绑物:小童车、书包、铅笔盒等
捆绑物来源:城乡征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3
捆绑文字考古进课堂
课程名称:《中学生考古知识入门》
教育目标: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了大量古文,却很少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通过破译考古资料感悟课堂上古文学习的重要性。
方式方法:教师可结合PPT,将考古发现中碑文、石刻、墓志铭上的文字捆绑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像真正的考古工作者一样,通过现场破译,走进那个世界,感悟文字带给人类的无穷魅力。
捆绑物:PPT
捆绑物来源:网络下载、展厅拍摄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十三、捆绑校园的
凡校园里拥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包括自然的、历史的、民俗的,都应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学生跟前。
案例1
捆绑恐龙化石发掘现场进课堂
课程名称:《恐龙化石的发掘与包装》
教育目标:捆绑实地发掘的比捆绑模拟挖掘的效果更好。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校园内实地发掘、绘图、包装等程序,体会古生物工作者的野外生活,了解自然标本由田野到博物馆的全过程。
方式方法:事先将复制的恐龙头骨模型(也可用现生动物骨骼替代)埋于校园空地内。学生在教师讲述及PPT 演示之后,进入发掘现场,沿蛛丝马迹找到骨骼位置(图一):按照真实的野外挖掘步骤完成恐龙化石的发掘、清理、绘图、包装的全过程。
捆绑物:校园、恐龙化石模型、绘图材料、包装工具及材料等
捆绑物来源:校园、网购、自制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植物进课堂
课程名称:《认识你身边的植物》
教育目标:通过观摩校园里的植物,包括植物的命名、分类、特征、繁殖方式等内容,认识我们身边的各类植物,培养学生的看见意识与看见能力。
方式方法:在讲解植物的同时,将学生带到户外,直接观察校园内各类植物,看乔木与灌木的区别,看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如何传宗接代(图一),看植物学家如何为植物分类、命名(图二),等等。
捆绑物:校园、植物
捆绑物来源: 校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3
捆绑耒耜、曲辕犁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农耕文化》
教育目标:将传统农具搬到校园里,在真实的农耕环境里通过耒耜与曲辕犁之间的对比体验,感悟由原始农具中隐藏着的无穷创造力。当土地被犁铧一次性掀开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度与关注度远远超过教师在教室里通过图片、视频、描述、实物近距离观摩以及模拟体验的。
方式方法:到石匠铺复制耒耜;到远郊收购曲辕犁;用汽车运到校园内。找一片未硬化土地,先用耒耜挖地,感悟农耕的起源;再用曲辕犁犁地,体会石锹到牛耕的飞跃,感悟发明创造在原始的农业生产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捆绑物:耒耜、曲辕犁
捆绑物来源: 复制 乡村征集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4
捆绑蒙古族围鹿棋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草原文化》
教育目标:通过直观和体验蒙古族传统围鹿棋,感悟劳动者如何从原始的狩猎生活中提炼游艺项目的智慧结晶。使用立体棋盘学习围鹿棋,能一次性让更多的学生在较短的课时里认识一门棋艺。
方式方法:用PVC布制作一个巨大的围鹿棋棋牌;购买两只绒毛小鹿、二十四只毛绒狗。狗代表猎者,鹿代表猎物。教师在讲述蒙古族传统围鹿棋起源、构成及传统下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走上棋盘。开始下棋。双发各执一子,猎者想法设法将猎物围住;猎物则竭尽全力逃出包围,达到目的者为胜。
捆绑物:围鹿棋棋牌、两只绒毛小鹿、二十四只毛绒狗
捆绑物来源: 网购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5
捆绑校办博物馆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博物馆》
教育目标:可在校园内建造一座民俗博物馆,该馆以真实的农家小院为主线,院外展示生产、院内反映生活。它既是一座博物馆又是一间公共教室,教师可带领学生在一个真实农耕环境中通过参观、讲解、互动体验以及开展各类讲座的方式传播知识,打通学校与博物馆、学校与生活之间界限,让知与行有效地结合起来。
方式方法:见《呼市二中民俗博物馆平面设计讨论稿》
捆绑物:展馆、藏品、辅助说明
捆绑物来源: 学校自建、个人捐赠
呼市二中民俗博物馆平面设计讨论稿
呼市二中民俗博物馆(农耕)设计方案
集趣味性、教育性、真实性、互动性、独创性于一体,将博物馆陈列与多维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可视、可动、可参与的真实环境中了解中国北方传统的农耕文化,开校馆结合之先河。
民俗博物馆由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组成(见全景图)
生活区包括:民居区(图A)、文化长廊、老照片(图 D);
生产区包括:耕种区(图B)、打谷场(图C)、小作坊(图E)。
所有藏品各归其位,按照其实际存在的位置合理摆放。
建成后的博物馆是一个集参观、授课、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可为学生提供参观、互动,近距离了解农耕文化的理想场所;也为教师授课提供一个多维的教学空间,教师可以借助博物馆真实的展览空间通过博物馆多维教学法更直观、有效地向学生传播知识,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各类农耕文化系列讲座、讲解员培训班等活动提供条件。
凡校外拥有的,都应尽可能地带到学生面前。知识源于生活就应回归生活,知行合一后,才能将知识真正学到手。
案例1
捆绑博物馆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博物馆》
教育目标: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韬说 :“凡人限于方域,阻于时代,足迹不能遍历五洲,见闻不能追及千古,虽读书知有是物,究未得一睹形象,故有遇之于目而仍不知为何名者。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
方式方法: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与学生约好集合时间与集合地点,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讲解馆内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部分。
捆绑物:博物馆 展览馆
捆绑物来源:国有、私营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案例2
捆绑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进课堂
课程名称:《走进博物馆》
教育目标:如果我门有一双会看且看得见的眼睛,即博物馆的眼睛,那么这个世界包括宇宙万物都应该是博物馆展出的内容.都应该被捆绑到课堂里。
方式方法:与学生约好,由家长驾车陪同,走进大自然、考古工地——
▲捆绑自然进课堂
▲捆绑考古遗址进课堂
▲捆绑田野进课堂
▲捆绑草原进课堂
▲捆绑厂矿进课堂
学生兴趣度与关注度:▲▲▲▲▲▲
除此之外,还可捆绑即兴的、捆绑故事的、捆绑哲理的、捆绑论谈的、捆绑戏剧的、捆绑角色的、捆绑竞技的、捆绑游戏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捆绑的目的是为了唤醒。不在于你捆绑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捆绑意识,能否时刻从博物馆、从生活中发现与你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能够唤起学生兴趣,学会去看、渴望看到那隐藏在生活里不被人发现的美和奥秘,并随时准备与学生分享。
只有自己看见了,才会将更多的看见像讲述好消息一样传递给学生,到那个时候,捆绑什么、何时捆绑、怎样捆绑等一系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