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191号作品】俊兮:七月殇

 七月殇

文/俊兮

七夕刚过,三伏的余温还浮荡在沙河湾寨子,喊热说困的老少爷们扇着蒲扇、打折光背聚在村头广场长长的凉亭避暑,奶奶们带着孙子拉着家长里短。

午后太阳依然火辣,七月流火,七月流火,说的不假。麦翁关大块大块的玉米地,太阳晒得叶子“咔咔咔”作响,寻往深处,翠云咔嚓咔嚓地掰玉米棒子,带着遮阳斗笠但已汗流浃背……忙到夕阳西下,她把摆在地上的玉米棒子用背篓背上路边的小三轮,熟练地骑上,一溜烟驶向沙河湾。“苦了妹子,一个人还种地。”“是啊,守寡这么多年算道义了。”广场上的人们小声议论,但却笑脸迎着翠云大声打招呼“翠,今年包谷饱米哇。”云云。

翠云踩刹车,停在亭子边,从车上抱出几十个嫩玉米棒,递给三姨娘、幺伯娘、金二嫂、五大叔等。他们攀谈起来,谈笑风生。风吹来阵阵蝉鸣,翠云鬓角的几缕发丝随风摆动,和着泥土芳香的笑声。这傍晚,显得异常祥和,别样幸福。

“不和你们摆了,不晓得娃娃煮饭没有。”翠云差点忘记时间,在这顺便休息的一分半刻,她似乎是故意抽出时间和寨子的“长舌”们“搞好关系”。难啊,丈夫刚去世那几年,她是天天哭,天天饱受长舌妇们的欺负,压力、困惑、悲伤、绝望,那时的她承担了太多太多。

翠云的丈夫,忠厚老实、为人和善。早年丧父,母亲改嫁,他和哥哥相依为命,长大后寨邻帮忙张罗哥俩婚事,后来哥哥一家常年在浙江打工。那几年,寨子很多在外打工的都找到了钱,加上脱贫攻坚政策,家家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忠厚的翠云丈夫眼看着心急着,心想也不能让妻子和两个孩子过苦日子啊。邻村乔成在北京包了拆迁工程,回老家四处招工,需要身强力壮的忠厚汉子才能干得下,于是找到翠云丈夫。去北京前夜,翠云夫妻买来猪脚好好吃了一顿饭,说着温存的话……到北京,也是七月。每天跟着工头,起早贪黑,不过工资可观,每月寄给翠云几千块,他们存起来,在脱贫攻坚政策帮助下也盖起了新房,日子慢慢好起来,算是脱贫了。

天有不测风雨。次年六月,北京包工头来电话,翠云丈夫出事了。正在地里干活的翠云如遭五雷轰顶,瘫坐在地大哭起来,帮扶干部和邻居把她扶到家,耐心抚慰她的情绪,一边联系北京情况。她的丈夫是出工时,拆迁房倒塌没来得及闪躲被压身亡。泣不成声的翠云和孩子,成了大家可怜和照顾的对象,寨邻老友想起翠云家一直以来的遭遇,都怜悯起来、主动帮忙起来,大家分头分工负责处理后事。翠云六七岁的大儿子抱着骨灰盒一步一磕头,寨子的老人们被这场景感染,哭诉苍天为什么这么狠。

时间一晃,七年过去了。翠云陪着孩子读书,种庄稼养猪喂牛,农闲做点零工,加上包工头赔偿的钱,也够一家三口维持生活了。这些年,有人劝说招人上门或改嫁,翠云一直想忘记那些疼痛的岁月,但想到孩子一天天懂事、长大,逐渐也成为自己的帮手,她就笑着敷衍劝说的人们。苦了只能往肚里咽,累了哭一场,孩子长大、庄稼饱满、吃住不用愁就是她最大的欣慰。在村里的帮助下,翠云今年种了几亩玉米和稻谷,还养殖十头猪,日子越过越红火。她的坚强和善良,感动着十里八村,让这个寨子有了榜样,有了生机,乡亲们无不伸出大拇指“点赞”。

冒着骄阳收完玉米就到了七月半,这是给先人烧包袱的日子。夜幕降临,带着孩子,忙天忙后,炒了几个菜。“给你爸把酒倒上”,翠云对着身边的空碗难以抑制情绪,痛哭起来。“我们要给先祖们烧上纸钱,让他们保佑我们”翠云和孩子在屋场空旷的地方,铺好厚厚的一层稻草,把包袱整齐地摆放在稻草上,点火焚烧,念着保佑健康、祈福平安等。

此刻的翠云,又一次失声痛哭。

作者简介:俊兮,原名顾光景,男,80后,当过公司职员、记者,在《贵州日报》《贵州政协报》《贵州作家》《未央文学》《黔南日报》等发表过文学作品,喜欢散文、诗歌、小小说,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副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散文组长 施静云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