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逐步更换钢化玻璃展柜

湖北荆州博物馆和浙江瑞安市博物馆展柜玻璃自爆造成文物受损,四川博物院编钟从钟架脱落造成文物受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组织出境展览在运输中发生文物受损。

对此,国家文物局的措辞非常严厉:

上述事故反映出部分博物馆(单位)在展览陈列设计、展柜展具、包装运输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和隐患,致使文物受损,性质严重,教训深刻。

为此,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馆藏文物展陈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博物馆单位,要认真吸取此类事故的惨痛教训,将文物安全第一的原则,贯穿于陈列展览、文物保管、包装运输等工作的全过程,采取切实防范措施,确保文物安全。

同时,开展馆藏文物展陈安全隐患排查,尤其对展柜、展具、展陈方式,以及在展文物的保存状况、固定方式、安全防范措施等进行检查,特别是长时间未进行更新的展览、文物要重点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四起文物受损事故中,有两起是因为展柜玻璃自爆引起的。由此可见,钢化玻璃已经成为文物保护的一大隐患。

为此,国家文物局要求,逐步将钢化玻璃展柜更换为符合安全要求的夹层玻璃展柜。珍贵文物的展柜可组织编制“预防性保护—馆藏珍贵文物展柜保护方案”进行更换。未及更换的也应采取贴膜或撤换珍贵文物展品等临时预防措施。

有专家指出,“自爆”被称为钢化玻璃的癌症,无法有效避免。一旦发生“自爆”,不管是对文物还是观众,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但是,展柜玻璃的专业性,远不止不用钢化玻璃这么简单,展柜玻璃的展示性、保护性、安全性及维修保养,都是大问题,希望能引起各界高度重视。 

那么,博物馆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展柜玻璃呢?

相信《博物馆展柜玻璃演变史》能给你一些参考。

博物馆展柜玻璃演变史

翻开世界博物馆发展史,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让博物馆的展陈形式和安防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占据博物馆展柜绝大部分面积的博物馆展柜玻璃的发展历程中便能窥见一斑。

18世纪前文物展陈形式示意图

早在14世纪,梵蒂冈大教堂就收藏了大量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巨匠的作品。16世纪,著名的意大利美第奇家族收藏着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珍品。17世纪的马德里皇宫收藏着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金银器皿和绘画等珍贵文物。在这个长达4个世纪之久的漫长时期,文物的展陈形式都仅仅是被摆放在木托、桌子之上,条件稍微好些的就用博古架分门别类来展示,近似“裸展”。

梵蒂冈大教堂陈列形式

这样的展陈方式既不能防盗又不能有效保护文物。就当时的生产力状况,“裸展”实属无奈之举,由于工业生产水平落后,人们找不到一种既不妨碍观赏又能保护文物免遭侵害的材料用于陈列,因此文物注定只能摆在这些特定环境中供皇亲贵戚把玩鉴赏。这样的“裸展”阻断了藏品对公众开放的可能,因此这一时期的收藏仅仅是个人收藏,不具备公众教育的职能,其展示空间也称不上真正意义的博物馆。

意大利皇宫陈列形式

到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促使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平板玻璃的加工生产也日渐成熟,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既透明又有隔离保护作用的材料——“平板玻璃”。这时期的人们将“平板玻璃”结合木几、博古架的设计,形成了初期的展陈道具——展柜。其基本形式为木质方形架构,四面镶嵌玻璃。

初期展柜示意图

展具上的这一突破,使得一般民众有机会接近文物,“收藏”的公众教育功能也成为了可能,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也就此诞生,。虽然“平板玻璃”解决了陈列形式上的难题,但是当时的“平板玻璃”受到工艺限制,尺寸较小,而且生产缓慢,在其碾平后需要冷却10天,每块玻璃都要花大量功夫去磨光以达到可观赏的平整度、透明度。即便如此,平板玻璃仍然存在平整度差,透光率低等缺陷,可选的厚度也仅有2mm、3mm、4mm、5mm四种。造价十分昂贵,只有少数博物馆支付得起如此高昂的费用,因此博物馆公众化教育仍然踌躇不前。

“博古架”示意图

1959年,英国阿拉斯泰尔.皮尔金顿爵士率先研制成功“浮法”工艺,这种加工工艺能够多快好省地生产“平板玻璃”即“浮法玻璃”。不仅使“平板玻璃”版面扩大至2440*3660mm,也让6mm、8mm、10mm、12mm、15mm、19mm的厚版玻璃生产成为可能。当然,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也使得“平板玻璃”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博物馆自然也能大规模应用了。由此,近代博物馆的展陈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故宫博物院老展柜

这样的“工业革命”也发生在中国的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中。1905年,中国早期现代化先驱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由国人独立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此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手工业自给自足的状态,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玻璃的能力。没有玻璃,文物同十八世纪前国外收藏一样,只得存放在传统的木几、博古架中。而文物安全也只能依靠道德的约束和安防人员的威慑作用。直到1925年,故宫博物院创立之时,中国已经有了第一家平板玻璃生产工厂,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生产厂家也与日俱增,他们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平板玻璃”。“平板玻璃”在故宫博物院的应用,使其展陈形式得以改善,这时期设计的中式展柜主要以我国传统家具的形制结构为其外观基础,并充分考虑展品对外展示和安全防护的需要,将玻璃嵌入木质结构之中(参考杨汶的《博物馆展柜研究》2013.6)。故宫博物院第一批展柜的诞生,让人们眼前一亮,“金丝楠木配平板玻璃”或许就是当时展柜的顶级配置了。众多珍品被陈列在新型展柜之中,尽显高贵华美,至此,明清帝王所用所藏的传世珍品才得以呈现在广大民众眼前。

故宫博物院的展柜已经初具现代展柜的模型,具备一定的展示性和保护功能,但是其开启方式却十分繁琐。这批展柜制作精细,木质柜体与玻璃之间都有木硝子锁住确保安全,打开时需要先卸下木硝子,打开机关,小心翼翼将玻璃搬下来,才能取出文物。这为博物馆的日常保养和换展增加了不少困难。

不仅仅是故宫,日本人留下的旅顺博物馆完好地保存着一批日本生产的展柜,同样也存在开启繁琐的问题,甚至有些展柜需要几个大汉协同合作才能搬开笨重的玻璃取出文物。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这些初期的老展柜也渐渐失去了当年的风采,缺陷逐步地暴露出来。时至今日,在中华大地上还遗存着部分“文物级别”的展柜,由于年代久远,笨重,脆弱,使用中鲜有开启,生怕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旅顺博物馆的展柜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但是在1951到1971年这20年间,中国还是难以大规模生产“平板玻璃”,只能依靠从国外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经过十年的辛苦研发,1981年“洛阳浮法玻璃”正式面世,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浮法玻璃”,各行各业的玻璃使用情况得以改善,博物馆也不例外,旧貌换新颜。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中国的“工业大革命”也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玻璃的研究也进入了新时代,各种加工手段层出不穷,其中可以增加玻璃表面强度的“钢化”红极一时,现在的博物馆中还局部残留着钢化玻璃的身影。“钢化玻璃”自身存在“自爆”的缺陷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以炸裂飞溅,伤及文物和观众。这一时期的人们对“自爆”的认识尚不深入,“钢化玻璃”被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时光推进到2005年,第一片国产“超白玻璃”在山东金晶下线,比起之前看起来绿油油的白玻,“超白玻璃”干净、无色、更透明的视觉效果,着实让人惊喜。清晰的数据显示:“超白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在91%以上,而“白玻”仅在82%左右。显色指数也从白玻的97.12提高到99.34,肉眼就可以轻易区分“白”与“绿”的区别了。与此同时“钢化”的自爆率也因超白玻璃内部杂质的减少而降低许多,但“自爆”仍被誉为“玻璃的癌症”,无法治愈。

博物馆发展到这一时期,展陈形式已经各种各样,然而,博物馆人对于展柜的“展示性”与“保护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作为展柜最大面积的材料——玻璃,在“展示性”与“保护性”上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左图:展柜玻璃发绿          右图:超白玻璃的运用让展柜玻璃变“白”了

21世纪初期,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博物馆改革的热潮奔涌而来,到目前为止,“超白玻璃”早已成为各大博物馆展柜选材的标配,观众最大的感受就是玻璃由“绿”变“白”了,显色指数的提高,大大增加了颜色还原的真实性。

多年来,玻璃爆裂引发的安全事故,观众对视觉效果的抱怨及不满,也让博物馆人逐渐认识到之前所采用的玻璃在加工环节的重重问题,包括尺寸不准、钢化自爆、夹层气泡、无法密封等等。

玻璃尺寸不准
某博物馆钢化玻璃“自爆”

加之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展柜玻璃”这一品类应运而生。所谓博物馆展柜玻璃,顾名思义,是博物馆展柜专用玻璃。以玻璃原片为主材,根据文物展示的需要,对原片进行设计加工制作而成,是博物馆展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展示、安全、文物保护、维护和安装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具备如下特点:

1
优异的展示性

展示性是展柜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藏品与观众交流的基础。专业的博物馆展柜玻璃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地提升着可见光透过率,从第一代的82%,到第二代的91%,再到第三代的98%以上;努力地降低可见光反射率,由第一代第二代的8%降至第三代的不足1%;同时显色指数也从第一代的97.12,第二代的99.34,提升到第三代的99.6。在这期间,平整度的调整,雾度指数的控制以及黄色指数的下调等等,都在各代产品中有所改善。博物馆展柜玻璃在“展示性”的最高使命,就是将自己隐藏起来,还观众以真实。

2
良好的保护性

博物馆展柜玻璃作为保护文物的最后屏障,其保护性能是尤为重要的。专业博物馆展柜玻璃采用刚柔并济的夹层结构,一方面在暴力入侵时为安防部门争取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夹层具有很好的韧性,能有效吸收暴力冲击的力量,并在玻璃破碎时仍然能够牢牢粘住玻璃渣,保护文物不受侵害的同时也保障了观众的人身安全。其良好的结构性也能保证玻璃破碎后展柜不倾倒,不进一步伤害文物。

博物馆展柜玻璃的保护性还体现在精良的工艺上,首先,精准的尺寸可以确保玻璃严格密封,将文物的微环境与展厅的大环境彻底隔离开,因此,在微环境调节中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温湿度以及防止有害气体的入侵。其次,玻璃边部精细平整的抛光工艺,对角线<1mm的误差控制,都为良好的粘接面提供保障。益于粘接的同时,还能确保展柜的美观、和谐。结束了“密封不够、打胶来凑”的时代。

另外,保护性还有一个隐性指标——“防紫外线”。在展厅中,纸质、丝织文物等有机物、纤维材料对紫外线十分敏感。虽然部分博物馆采用无紫外线灯光照明技术,但是大多数博物馆并不没有进行彻底的照明改造,也有一些博物馆不具备照明改造的条件,例如采用自然光照明的博物馆。专业博物馆展柜玻璃在紫外线隔绝方面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尤其是低反射博物馆展柜玻璃能够有效隔绝99.9%以上的紫外线,给文物一个更安全的微环境。

专业博物馆展柜玻璃,不仅仅要让观众看得清楚,照得开心,还需帮着文物“延年益寿”。

自2008年提出免费开放博物馆,到2013年底,全国已有80%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博物馆参观人数也由2009年的32715万人次猛增至2014年的71774万人次,翻一番。

数据来源:文化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