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一生中孤独的一首词,短短四句,流传千古

说到宋词,不能绕开苏轼,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名篇,都说言为心声,读苏轼的词,更离不开苏轼的心路历程。还是先从著名的乌台诗案说起。

乌台诗案

苏轼对变法中青云直上的人,没有什么好感,再加上本身性格豪放不羁,看不惯的就爱提个意见,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就找茬整治他。找出他的诗作,一首一首询问,看其中有没有反对新法的内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终于找了个理由说苏轼有谋反之心,是死罪,把苏轼抓到监狱里去了,这就是乌台诗案。

可以说“乌台诗案”是苏轼受到的一次很严重的打击,经过多方营救,在囚禁100多天后,苏轼才从幽暗的监牢中走出来,但是还是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经过一个多月的行程,他才到达黄州,而定惠院则是他到此地的住所。

这时的苏轼处境十分困难,“亲友绝交,疾病连年,饥寒并日,人皆相传已死”经过这种打击,他的诗词风格也发生了改变,几年前他还写“老夫聊发少年狂”,尽管头上也有白发,对他而言“鬓微霜,又何妨”。

词风转变

但是被贬后,生活都成了问题,他内心的孤寂是无人理解的,在这样的心绪下,他创作了有名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首句“缺月挂疏桐”,稀疏的梧桐树上,缺月如钩。在古诗词中经常有月亮这种意象出现,人一般在什么时候才独自望月呢,那就是感觉寂寞孤单的时候,偏偏这个时候的月亮也是残缺的。

苏轼望月的这个时间是在“漏断人初静”的时刻,“漏”是古人用来计时用的铜壶,漏断表明夜深了,夜深人静之时,作者辗转难眠,陪伴他的只有“幽人”一样的“孤鸿”,表面上是写鸿,其实还是写人,像孤鸿一样,寂寞的自己。不管是人还是鸿,都是生活在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的特定环境中,显出他的凄清孤寂。

惊起却回头”,孤鸿飞来飞去,忍不住前瞻后顾,哪怕很小的一声响动,都会让它回头四处察看。这何尝不是苏轼自己,那一百多天的牢狱生涯,在他心中有了很深的烙印,此时的他感到“平生为文字所累”,尽管他之前的他乐观旷达,但是在坎坷的道路上,他不能不前瞻后顾,不能不忧谗畏讥,以至于经常“惊起”。

对于“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的苏轼而言,这种遗憾,谁能理解,这是他无法表达的苦衷。

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文人的傲骨依然存在,在这样如此不得意的情况下,他“拣尽寒枝不肯栖”,宁愿在沙洲上过着孤苦寂寞的生活“寂寞沙洲冷”。这也是苏轼借孤鸿表明自己的心志,哪怕是身处忧患,也要保持初心,不肯屈从于人。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尽管遭受排挤,尽管仕途不得意。

苏轼对于政治变革,有自己的主张,对于王安石的新法,他不赞同,但是也不是全面否定。他自请外任,到了司马光执政废弃新法时,他也不尽赞同,作为一个“良禽”,即“拣尽”又不肯随意而“栖”,傲岸不群,自甘寂寞。

看淡超脱

这首词即切合自然的特征,也符合他的心里特点。苏轼的人生履历,属于少年得志型,他的词风也是豪迈不羁,但是经历过这个乌台诗案,他的人生开始淡然,开始真实地表达自己。

被贬后那年中秋,起初他写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开始抒写人生的悲凉。虽然悲凉但是并不颓废,在黄州,他开始种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东坡是他的一块地,自给自足。在这个地方,他还琢磨出了东坡肉的做法。

他没有了以前的锋芒,但是更加通透,“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飘然独立,潇洒依然。

在黄州后期,他写出了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还真有点自得其乐。到后来,终于能够云淡风轻地说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结:苏轼的人生之路尽管坎坷,但是能够豁达通透。林语堂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发掘生活的快乐,他把生活活成了诗和远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