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保卫战
葵花是河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然而近年来,除去菌核病,锈病, 葵螟给农户造成的损失外,麻雀大面积啄食葵花幼苗的问题,也让农民头疼不已。
我们家今年种了22亩葵花。庄户人都说:“种地好比押宝”,琳琅满目的葵花新品种和不同商家的不同鼓吹,搞得老陈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选择。市场风云变幻莫测,去年能卖个好价钱的品种,今年就未必会继续“吃香”了。还记得去年早春,一位经销种子的好友来到古城,我和老陈略尽了一下地主之谊,餐桌上,他苦劝老陈种一个我们并熟悉的葵花新品种,为此我们获得了非常好的收益。今年他却不主张我们继续种那个品种了,而且也没能再给我们一个具体的建议。到底要把今年这一“宝”押在哪个品种上,说老陈为此绞尽脑汁,一点也不为过。
经过再三斟酌,种子总算是买回来了,价格不菲啊!平整土地,铺膜浇水,把老陈累了个不亦乐乎。到了该播种的时候,老天爷却像个不懂事的孩子,尽给人添乱。雇的人刚下地,就被大雨给浇了回来。老天爷可以任性,时节却不等人哪!这焦虑的心情快赶上打仗紧张了。
22亩葵花也总算都种进去了,按说可以松口气了,然而老陈的烦恼才刚刚开了个头。去临河照顾了几天病重的老母亲,回来时地里的葵花已到了要出土的时候,这几年,麻雀大面积啄食葵花幼苗,已经成了河套农民的一大心病,老陈更是被这些家伙整怂了的。只见他急匆匆地买回几瓶味道异常浓烈的农药,拌上小麦,骑上电动三轮车一溜烟去了地里。他要把这些呛人的东西撒到地里,让麻雀闻到后不敢前来啄食即将破土的葵花幼苗。然而第二天早晨五点半不到,我就被他的电话吵醒了,原来他不放心地里的葵花苗,天不亮就出去了。此刻他气急败坏地在电话那头冲我嚷嚷:“赶紧起床,吃了饭出来看葵花苗!葵花苗都被你麻雀大爷吃完了!”一大清早被他这么没头没脑的一顿吼,气得我真是哭笑不得,但想想他的辛苦,我还是忍住了心中的不快,一叠声地答应着。
葵花苗被麻雀啄食的严重程度我是知道的,我也不由得心急如焚,但我们家的地离家都很远,想想过去,我就是因为太不在乎自己的身体,才会把小病酿成大病,如今我不能为了一时之急再拿我的病体逞强了。吃早饭时我轻声细语地跟老陈说:“我出去也行,但最多两小时你就得送我回来,因为时间长了我坚持不住,我也没有代步的工具”。老陈听了没好气地说:“我哪有时间来来回回接送你,你还是在家坐的哇!”
农药的气味挡不住麻雀的侵害,老陈买了麻雷、弹弓,骑着电动三轮车东一头西一头地奔波于每一块葵花地之间,用炮吓,用弹弓打,还在地里拉起旧磁带条和专门吓麻雀的彩条。老天爷仿佛成心跟他过不去,一天几次把他浇成落汤鸡。然而即便如此,22亩葵花还是被麻雀啄食掉五六亩。五六亩地啊!22亩地的四分之一还多,买种子花的钱,雇人播种花的钱,都打了水漂。如今还得重买种子重新播种,由于时节已晚,只能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品种,收益必然会大幅下降,而且这些重新种下去的种子出土时,还会有成群结队的麻雀前来啄食……
连日来,我所听到的,都是有关人们与麻雀斗争的消息,有人主张把一种长了三条腿的碗状的塑料壳插在种穴上,且不说投资有多大,光一个个插、拔那些塑料壳得投入多少人力,而且现在的葵花基本都是覆膜种植,很多葵花籽种下去后,并不会从播种时形成的洞口出来,而是钻进了薄膜下面,需要人工放出。上面扣那么一个塑料壳,不可能总是那么光亮,一旦淋了雨,沾了土,就会看不清下面的葵花苗是否钻了膜,会给放苗带来很大的麻烦。还有人干脆播种完毕后又在上面加盖了一层地膜,这一做法乍听似乎可行,但仔细想想,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是大晴天,两层膜中间的温度一定会很高,若不能及时去掉上面的一层膜,出土的葵花苗就有被煮熟的危险,若揭的早了,还是逃不脱麻雀的啄食,那样的话,加盖一层膜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麻雀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它们对葵花幼苗的危害在前些年并不突出。究其原因,与我们的种植方式应该是不无关系的。过去我们用的葵花种子都是自己预留的,值不了几个钱。播种时每穴下种多在三粒以上,如今由于不再使用自己预留的种子,买来的葵花种子价格昂贵,只能一穴一粒,即使没有雀害,也难免缺苗。麻雀轻轻一啄,一个穴就空了。
另一个就是大家都关心的生态问题,麻雀啄食葵花幼苗是因为缺乏食物吗?这个问题实在令人费解,既然食物匮乏,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麻雀?而且它们啄死葵花幼苗,并不全为果腹,很多时候,它们更像是把啄葵花幼苗当成一种消遣并乐此不疲。
不管原因出自哪里,麻雀害实实在在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了,真的不愿意看到人们想尽了办法,受尽了劳累,最终忍无可忍,只能对这些小东西痛下杀手的那一天。
作者简介:王凤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古城乡农民, 巴彦淖尔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