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或者说上市无疑是很多创业者的梦想,但不幸的是,最近有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上市梦就宣告破碎了。日前在证监会召开的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41次、142次工作会议上,包括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简称为:墨迹科技)在内的五家企业上会,但只有墨迹科技一家被否,其余四家均获通过。
关于墨迹科技,相信很多的朋友应该更熟悉其拳头产品墨迹天气,大家或多或少也使用这个天气类APP。而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其已拥有超过6.5亿用户,日查询次数也已超过6亿。
至于为什么墨迹科技没有成功上市,其实发审委的四个问题很能说明情况。其中包括,墨迹天气APP存在未经其许可违规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通过自主收集及第三方途径获取用户数据是否合规、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占比过大,以及直接或间接股权关系客户贡献收入占比较大。但后面三条则直指墨迹天气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总结归纳其实就是,墨迹天气凭什么能赚钱?尽管商业气象服务在海外是一个千亿美元级的巨大市场,按照 “德尔菲气象定律”,如果在气象信息上每投资1元,就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投入产出比高达1:98。尽管是一门好生意,但奈何墨迹天气并未遵循这一逻辑。简单来说,墨迹天气依靠的是最传统流量变现的卖广告模式,这也是工具类APP变现的主要途径。这一模型里的关键要素,就是我有什么产品和这个产品要卖给谁,而墨迹天气恰好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产品层面,墨迹天气存在的问题是在“靠天吃饭”这一商业气象服务领域,却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商业气象服务领域的重中之重,就是气象数据源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只有源头数据越丰富才有越精准的天气预测。以墨迹天气的海外友商美国天气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为例,这家在2016年被IBM以20亿美元收购核心业务的企业,作为苹果旗下设备的天气服务提供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0万个天气传感器,乃至拥有拥有自己的气象卫星和雷达网络。相比之下,墨迹天气则可以称得上是一穷二白,其获取的气象数据是通过与北京气象局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来获得,而境外数据则是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合作。众所周知,我国各地的天气预报是由属地气象局,参考多个数值模式预报结果结合本地天气变化规律,人工预报出来的综合性结论。墨迹天气可以和北京气象局签署协议,友商也能够与其他地区的气象局合作,这就使得墨迹天气在这一领域中,几乎毫无技术壁垒可言。技术方面的护城河不够深,互联网厂商还有用户基数这一法宝。但可惜的是,对一家以商业气象服务起家的企业而言,墨迹天气是瘸腿走路的,其业务范围局限在C端,在B端则几乎毫无作为。以全球最大的气象服务公司Weathernews In.为例,每天有超过6000艘货轮和7000架次航班都在使用其所提供的气象服务,而墨迹天气在这一领域则几乎是空白。既然B端不给力,服务好C端不就好了吗?但现实显然并没有这么简单。从2016年年末正式提交IPO,到2019年秋过会被否,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整个互联网行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4G网络的普及,移动端彻底从蓝海走向了红海,而墨迹天气也已经几乎没有了继续拓展用户群体的空间。更让墨迹天气难受的是,手机厂商也纷纷下场与其争利。目前各大手机厂商的天气服务都是整合在自家系统中,再搭配各家的智能语音助手,个个都能实每天早上闹钟响起之后自动播报当天天气的功能。对比之下,还需要用户额外下载的墨迹天气就落后了,毕竟查看天气是个刚需,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墨迹天气显然并不是。因此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墨迹天气在2016年新增装机量为1.1亿台,平均日活跃用户增加了491.6万人,占比4.47%。到了2017年前三季度,新增装机量则下降至7780.5万台,但平均日活跃用户仅增加了53.2万人,占比大幅降至0.68%。
面对增长乏力的状况,也有不少企业选择对现有用户进行精耕细作。不过情况到了墨迹天气这里又显得很膈应了,查看天气本质上是将用户与天气内容链接,用户需要查看天气通常是在早上出门前,根据天气来决定是否带伞或者增减衣物,但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其用户日均使用时间也长期徘徊在数分钟。再加上墨迹天气的推送信息就已经具有很高的信息量,也进一步减少了用户打开APP的欲望。国内最知名的产品经理张小龙曾经说过,“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但问题是依托腾讯,微信可以在商业化上不慌不忙。可对墨迹天气而言,用户看完天气情况就走的话,广告又展现给谁看呢?既然用户打开低频次,并且使用时长又过短,墨迹天气就想了一招,广告主投放广告是为了卖货,既然广撒网这条路走不通,不如提升单位时间内的转化效率。通常来说,只有用户感兴趣的广告才会促成点击,因此互联网广告也就有了精准投放的概念,为每位用户量身定制广告背后则依托于准确的用户画像,而用户画像则依赖于数据收集。故而面对营收压力,墨迹天气就成为了典型的流氓APP。墨迹天气作为一个天气类APP,不仅需要地理位置和存储空间,还向用户索要手机IEMI、电话号码、通讯录、相机等,几乎毫无关系的权限,也因此被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以“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的问题点名。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所有营收高度依赖广告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拓展其他营收来源无疑都是他们的宿命,墨迹天气自然也不例外。而墨迹天气也做出了包括墨迹资讯、墨迹商城、图片分享,还接入本地生活服务,把自己从一个单纯的工具类APP,变成了综合型APP。当然,这一努力的结果也基本没有逃出这一类工具属性极强的APP宿命,无论是在打造社区,还是电商卖货都几乎没溅起水花。事实上,墨迹天气是曾经有机会扭转其营收结构单一的劣势,而这个机会就是在智能硬件上。在2014年这个节点上,空气质量曾是用户迫切关心的问题,但墨迹天气推出的自研硬件空气果,却是一个价值999元,但只能检测温度、湿度、PM 2.5、气压数据的“气象气球”,唯独缺少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空气净化功能,面对接踵而至的小米空气净化器等融检测和净化于一体的产品,自然是毫无竞争力,很快就偃旗息鼓了。那么问题来了,墨迹科技在面对如今这种不利的局面,还有没有机会逆风翻盘呢?其实是有的,其中的关键我们也已经提及,既然C端突破不利,那么就不如效仿腾讯等先行者,进入产业互联网领域,踏入这一片蓝海。最后的最后,读者朋友你们觉得墨迹科技未来还有戏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性能过剩这个话题,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并不存在。
realme X2在这一价位段上,几乎没有明显的短板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