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阿姨说偷手机应判重刑,但这些手机小偷都怕
尽管最近自家的第三代智能手机因为配置、定价、销量等种种原因,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不少争议,但董阿姨似乎依然还是“心向全国手机用户”的。就在几天前接受公开采访时,董阿姨关于智能手机的一番言论便意外地获得了许多网友的赞同。
这一次,董阿姨没有再就自身做手机、做芯片“表决心”,也不是要现身说法宣传格力手机买买买,而是公开表示,由于现代社会手机作为个人财务的重要性已然发生了改变,对于偷盗手机的行为,理应在法律上给予更重的惩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实在的,董阿姨这一次的三观还是非常正的,思路也很清晰:据她所述,如今的手机往往包含了使用者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财务资料,因此手机应该被视为“和银行卡并列的物品”,在考量手机失窃案件的案值时,便不能仅以手机硬件的市场价格作为依据(意思是还得看手机里的支付宝、微信账户里的钱财、以及联系人泄漏的潜在损失等)。如此一来,对于盗窃手机、以及捡到他人手机拒不归还的情形,自然就有可能导致失主远超过手机价格本身的财产和名誉损失,“从重处罚”也就有了一定的理由。
手机防盗?其实某“XX手机”的做法真没问题
不过,董阿姨的话固然有道理,但解决“手机被盗”问题,光靠希望中的严刑峻法来威慑只怕并不足够。至少,在其他的一些手机厂牌看来,直接内置防盗功能似乎才更加实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emmmm……说到手机内置防盗功能,我知道你们肯定要想到某“XX手机”人机分离十米自动报警的梗了。其实,笔者过去也解释过,所谓的“防盗密钥”本质上就是个最基础的蓝牙遥控器,因为蓝牙协议的有效距离差不多是10米上下,因此超出范围自然断连,然后遥控器就发出了提醒——原理上一点也不高大上。
当然,我们可以批判某些厂商将并不高深的、其实是来自于供应商的技术包装一下,打上几个logo就卖高价的做法。但这不等于技术本身没有意义。事实上,巧用蓝牙手环/手表甚至是蓝牙耳机的连接距离限制来实现“手机防盗”,可以说是业界相当普遍而有用的做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比如说,笔者个人就算是一位智能手表的资深用户:从Moto360到华为Watch,从TicWatch 2到三星Gear S3,几乎在我用过的每一款智能手表上,都能找到这种“断连自动提醒”的功能。说实在的,我的确不觉得在人员稠密的地区,等手机和手表分离十米以上再发出提醒有什么用处(何况现在的蓝牙连接距离还越来越长了)。但它却不止一次地避免了我将手机落在办公室/酒店/家里的各种奇奇怪怪的角落。说是有效“防丢”一点也不为过。
不仅能找手机还能抓小偷?追踪服务了解一下
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的时候万一大家遇到的是像“黎叔”那样的狠人,只怕再厉害的防盗手环也来不及了。这种时候,还有一些手机品牌所能提供的“手机追踪(有时候叫做查找手机)”功能就能够大放光彩了。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算是魅族和苹果——笔者的依据并不是基于技术层面,而是因为这两家所提供的手机找回服务都曾经真的帮助抓到了小偷,而且不止一次。当然啦,如果我们去细究它们的技术细节,也会发现诸如云端开启数据流量、自动传回小偷的照片、自动联网发送窃贼的定位信息、自动录音、自动发送小偷(如果换了卡)的电话和短信、阻止来自非认证用户的刷机/清空行为等等考虑得非常周全的功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摘自魅族Flyme官网
想象一下,当扒手偷到一台手机,正在洋洋得意之时,其所在的位置就已经被后台发送到了服务器上。真正的用户不仅可以看到蠢贼的位置、甚至还能收到手机自动拍下的面部解锁图片。即使是手机被更换了SIM卡,经由特殊的远程指令激活之后,也会自动开启数量流量,用盗窃者的话费来追踪它自己的位置、记录下小偷试图解锁手机的指纹、偷偷录下周围的环境声音,并最终有效协助警方将之捉拿归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然,以上的剧情只是笔者自身的归纳+脑洞,如有雷同、纯属偶然。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手机厂商都有实力提供如此详细的后台防盗服务。只不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如果主流的手机品牌都能够在防盗、找回服务上做到极致,是否就能直接起到震慑三只手的作用了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TD-SCDMA面临退网,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或将退网的TD-SCDMA,我们帮你了解了一下。
微软向开发者让利,但是UWP俨然已然无力回天
尽管微软开始对UMP开发者让利,但可能也无法阻止这个平台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