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里来‖文/Daphne

从土地里来

世界上很少有这样一种东西,像土地一样,能够让人魂牵梦绕。若让人遥想自己与土地的故事,那回忆之人的嘴角一定是带着微笑的吧。记忆像一条拉动嘴角上扬的弧线,目光也会因回想而变得悠远透彻。

土地万物之源头,万物之本,起点与归宿同在。

悄悄地,春天的脚步来了。年仅五岁的我在门前的灌木丛中,闻着芬芳的鲜花,触摸着树木的青翠,在春天中徜徉。一只蝴蝶,两只,三只,围绕在小公园里。我时而摘几朵娇艳欲滴的花,捧在手里,眼前仿佛五彩缤纷的花精灵从树丛里走来。我总是对于土地有太多的好奇,她从哪里来,她何能培育出花、草、树……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地。

长大后,通过课本,我了解了土地,了解了“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层,它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是由土壤、植被、地表水以及表层的岩石和地下水等诸多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但这种对土地的依恋之情却是无论如何也表达不说出来的呀。雨过天晴,我常喜爱享受在地上行走,走过林荫小道,蹲下,用手触摸大地,感受来自土地的巨大魅力,让心与地浑然一体,心之所向了。
书中,我遇到了一位同样热爱土地的诗人——海子。他留下的诗歌中,我眼前总能浮现出一位赤足走在田野上的少年向我走来。一花,一草,一木。当我站在土地上,俯下身问土地“你好吗?”四周寂静。就如同当年小学老师点名,我们一齐举手说:“在。”是啊,山在,水在,岁月也在,只可惜,海子已不在。

他死于自杀,只给世人留下诗歌。我上网查了他的事迹。他确实是个天才,海子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即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他留给世人的仿佛只有光辉的一面,一位来自农村的少年在成长中寻找着梦想的远方。是的,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海子正是踏着故土,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用笔和纸写下诗篇。只是,他太过于感性,敏感,卧轨自杀,放弃了对生活的追求,也放弃了对生的希望。或许对于他而言,死亡是最好的解脱吧,梦想不能实现无疑是对诗人来说最残酷的惩罚。只愿留下诗稿,以梦为马,自己选择与大地永远合二为一。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

沉默不语或大声谈吐,

我要在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

这是海子的诗。土地,即故乡。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大地却永远长存。土地永远是我们的家,我们从土地里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