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说》经脉与地支
四时阴阳,万物之根本。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阳。
内经把十二经脉对应一年十二个月,《灵枢·五乱》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内经医学处天地之和,从四时八风之理,法天则地,援物比类。人体经脉循行如环无端、天人相应,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月亏月盈等规律就会影响人体经脉及其在经脉中运行着的气血,所以九针治病一定要“和于四时阴阳”。
“四时”可谓是《黄帝内经》里提及最多的词语之一,四时指一年十二月份的春夏秋冬,又指一天十二时辰里的早中晚半夜。《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内经把人体与自然规律类比,认为自然界的年、季、日、时的周期变化,也影响人的气血随着相应变化。如我们常常见到很多患者的病情是上午轻、下午重、夜晚更重,这种情况就和气血运行有关。因为气血的运行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类似一个大的循环通道,所以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就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用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那么,十二时辰和十二个月的地支是怎么回事呢?
天干地支是怎么来的?现在有多种说法,那不是我要关心的,我只寻找最符合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解释来为我所用,因为在我看来,符合自然规律的解释,即便不完全对,也错不到哪里去。
有学者根据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考证,认为干支在古代最主要是用于纪日,后世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天干地支系统,用来纪年月日时。以此推测,古人在甲骨文之前应该是取树木的“干枝”来纪日,上古之人一无所有,需要记事的时候他会本能的捡块石头划个痕迹做记号,再后来用兽骨刻符号记事,但如果事情多了复杂了,仅靠刻画的符号也不便于计算,于是就会折几段粗细大小不同的树干与树枝,来推演某些事情,类似最古老的计算器,我觉得这个论说可信度比较高。
天干与地支的关系犹如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一样,天干为树干,地支为树枝。天干共有十个字数,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字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源自于自然界树木的生长过程: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我们从植物的生长过程来看就明白了,子(种)初入土中,为先天之元,到丑种象始裂,寅萌芽出于土,也就是说植物其实是从寅开始生长的。
支者犹树之枝也,地支也就是植物从种子入地逐渐生长的过程。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而生。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古人根据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就叫一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来表示,称为十二时辰,这就是地支纪日:
23—1时为子时属水,1—3时为丑时属土,3—5时为寅时属木,5—7时为卯时属木,7—9时为辰时属土,9—11时为巳时属火,11—13时为午时属火,13—15时为未时属土,15—17时为申时属金,17—19时为酉时属金,19—21时为戌时属土,21—23时为亥时属水。
而地支纪月是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准的,如正月从立春开始,到惊蛰结束,为寅月;二月从惊蛰开始,到清明结束,为卯月……十二月从小寒开始,到立春结束,为丑月。所以十二月分别为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
如果从时辰来看,寅时天光始明,代表一天的开始。从人象来看,阴阳交合为子,丑为胎孕之期,寅为胎儿离母之时,凡婴儿出生后第一声哭,是肺的功能,因哭叫而使肺接触后天的空气,就开始呼吸,人有了后天的呼吸,气血才能循经脉运行。肺似压气机,心似压水机,心肺的机能不停,则人的生命长存,一旦失常,或发生病变,或导致死亡。所以十二经纳地支,寅时配肺经为十二经气血流注的始源。
回复关键字“立新说”,收阅本栏目近期文章